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代昭

作品数:4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油气
  • 3篇排烃
  • 2篇生油
  • 2篇排烃量
  • 2篇盆地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历史
  • 1篇岩性
  • 1篇岩性剖面
  • 1篇岩性学
  • 1篇油气初次运移
  • 1篇油气盆地
  • 1篇油气资源
  • 1篇油气资源评价
  • 1篇源岩
  • 1篇运移
  • 1篇生油气量
  • 1篇生油岩
  • 1篇数据采集
  • 1篇数学模型

机构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4篇吴代昭
  • 3篇旷理雄
  • 1篇何军
  • 1篇宋阳
  • 1篇张巨星
  • 1篇关正红
  • 1篇林红利
  • 1篇王先勇
  • 1篇严叔澜
  • 1篇宋阳

传媒

  • 4篇江汉石油科技

年份

  • 1篇2001
  • 2篇1998
  • 1篇199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岩性剖面的快速数字化
1998年
岩性卡片是进行地质分析的重要数据。目前工作中一般采用人工读取再分类汇总的方法。为了废除繁琐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出了利用数字化仪采集录井图,然后编程用计算机处理汇总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实际应用,效果明显。
何军吴代昭
关键词:数字化岩性学数据采集
昌图凹陷盆地模拟综合研究
1998年
根据昌图凹陷的实际资料,研究确定了各项模拟参数,进行了凹陷发育史、烃源岩的成熟史和生排烃史的定量模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油气资源量的测算。并根据排烃槽的概念,确定供油单元,分别进行了区带合油气远景评价,提出中央断裂构造带为勘探有利区,东部斜坡带为勘探较有利区,西部斜坡带为勘探较差区。
旷理雄吴代昭关正红张巨星王先勇林红利
关键词:数学模型生油气量排烃量资源量
江汉盆地下第三系油气形成历史及资源潜力
1995年
第二轮油气资源评价成果表明:江汉盆地下第三系具有较丰富的油气资源,从勘探层系分析,新沟咀组至沙市组油气资源所占比例大于潜江组目的层,应作为今后油气勘探的重点层系;潜江凹陷潜江组勘探程度高,探明储量多,但剩余资源仍较多,应继续作为增储上产的重要勘探领域之一。综合分析成油气地质条件及油气资源潜力,指出江陵凹陷荆沙构造带,潜江凹陷马王庙地区,周返断裂带及沔阳凹陷彭场构造带等油气勘探重点区带;同时指出潜北断裂带、拖谢、老新等地区勘探程度虽高,但仍有相当的剩余资源,应继续坚持老区挖潜;潜江凹陷潜江组盐间碳酸盐岩储层油气资源丰富,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勘探新领域。
严叔澜旷理雄宋阳吴代昭
关键词:江汉盆地油气资源评价地质历史生油岩排烃量
油气初次运移含油饱和度门限研究的一种新方法
2001年
油气初次运移研究表明:烃源岩内的液态烃由于受源岩吸附和毛细管阻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只有达到一定含油饱和度才能向储集层排烃,但排烃起始含油饱和度究竟是多少。不同研究者因其地质条件、研究方法的不同,其结果也不同。文章根据油气运移的机理并结合江汉盐湖盆地独特的地质特点,利用现今膏盐地质环境所具有的较分明的油气排运界限标志,提出了一种研究烃源岩排油门限含油饱和度的新思路。
宋阳旷理雄吴代昭
关键词:潜江凹陷烃源岩排烃含油饱和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