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
- 作品数:11 被引量:8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患者心电复极指标的变化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背景既往研究认为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可以改善临床症状,而临床症状的改善与哪种心电复极指标改变相关,目前研究较少,且对其的认识处于初级阶段。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单支及多支血管CTO患者CTO-PCI后心电复极指标变化情况,从而为不同类型CTO患者进行CTO-PCI提供更多电生理方面的客观证据。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并成功行PCI(PCI成功的标准:CTO-PCI后血管残余狭窄<30%,前向血流TIMI>3级)的CTO患者249例。按照主要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CTO的血管支数分为单支CTO组(n=192例);多支(两支或三支)CTO组(n=57例)。比较两组患者心率、侧支循环Rentrop分级、校正QT间期(QTc)、QT离散度(QTd)、T波尖峰-T波末尾时限(Tp-Te)、T波改善比例以及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纽约心功能分级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单支CTO组和多支CTO组的侧支循环Rentrop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多支CTO组QTc小于单支CTO组,T波改善比例高于单支CTO组(P<0.05)。术后随访6个月,单支CTO组MACE发生率高于多支CTO组(P<0.05)。结论CTO患者血运重建后,复极指标均有改善,多支CTO患者复极指标改善更为明显,临床受益可能来自于细胞活力增强和复极离散指标的双重改善。
- 仇鑫余晓凡叶青周俊岭陈鸿武马礼坤
- 关键词:冠状动脉闭塞心电描计术复极心血管疾病
- 老年绝经女性冠心病发生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构建老年绝经女性人群发生冠心病(CHD)的预测模型,并对列线图的预测效率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2月在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就诊并接受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的639例老年绝经女性的临床资料,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其分为CHD组(439例)和对照组(200例),同时将研究对象依据7∶3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447例)和验证组(192例)。在建模组人群中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老年绝经女性人群发生CHD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个性化的列线图模型,并在验证组人群中对模型的预测效率和适用性进行外部验证。结果:建模组人群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每日睡眠时长(OR=0.674,95%CI:0.546~0.833)是老年绝经女性人群发生CHD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而生育个数(OR=1.798,95%CI:1.391~2.325)、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OR=1.572,95%CI:1.381~1.789)及餐后2h血糖(OR=1.197,95%CI:1.097~1.305)为老年绝经女性人群发生CH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利用上述指标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列线图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在建模组及验证中分别为0.815(95%CI:0.773~0.857)、0.823(95%CI:0.755~0.890),建模组及验证组人群中的校准曲线均提示列线图的预测概率与实际发生频率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临床决策分析曲线提示,当老年绝经女性人群发生CHD的阈值概率处于0.18~0.94时,采用列线图的临床净获益水平最高。结论:老年绝经女性人群发生CHD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能力和适用能力较好,可用于筛查此类人群的CHD发生风险。
- 闻伟叶青张理想马礼坤赵韧
- 关键词:冠心病
- 中药透皮吸收促进剂的研究与发展被引量:42
- 2003年
- 中药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倍受药学界的关注 ,中药透皮吸收促进剂已成为经皮给药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较多的中药透皮吸收促进剂有薄荷醇、冰片、精油类等多种中药提取物 ,应用中可单独作用 ,也可与化学透皮吸收促进剂联合使用。对中药促透机制的研究也是当前药学界的热点之一。在概述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
- 方晓阳叶青
- 关键词:中药透皮吸收促进剂
- 血清胱抑素C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年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且行急诊PCI的AMI患者306例,对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随访结束后根据患者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280例和死亡组26例。收集患者住院期间的相关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患者术后1年全因死亡的风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胱抑素C及LVEF对AMI患者术后1年全因死亡率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Gensini评分、年龄、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LVEF、红细胞计数、吸烟及合并糖尿病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χ^(2)=-2.498、-3.610、-4.661、-3.812、-5.356、-4.812、6.843、-2.564、8.052、5.32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胱抑素C是AMI患者术后1年死亡的危险因素[OR(95%CI)=4.382(1.331~14.428),P<0.05],LVEF是AMI患者术后1年死亡的保护因素[OR(95%CI)=0.894(0.853~0.936),P<0.05]。血清胱抑素C及LVEF对AMI术后患者1年全因死亡的预测界值分别为1.205 mg/L、54.5%,敏感度分别为0.69,0.88,特异度分别为0.81,0.63。结论胱抑素C和LVEF是AMI患者PCI术后1年全因死亡的重要影响因素,能够有效预测AMI患者术后1年死亡的发生。
- 张杰马礼坤张理想冯克福胡昊叶青周俊岭孔祥勇吴佳纬李丹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全因死亡胱抑素C左心室射血分数
- 情景式PBL教学在心内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 2021年
- 研究在心内科临床实习带教过程中实施情景式PBL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本院心内科临床实习学生180名,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实习生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0名,对照组实施常规心内科临床实习带教模式,实验组实施情景式PBL心内科临床实习带教模式,对两组实习生实习考核成绩以及对带教模式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实习生实习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习生带教模式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内科临床实习生实施情景式PBL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实习生实习考核成绩,提升实习生带教模式满意度,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叶青
- 关键词:心内科临床实习带教
- 人体核磁共振弛豫时间T2成象
- 当前在临床上所广泛采用的T加权自旋密度成象对某些疾病显示不明显、且不能直接判断良性与恶性肿瘤。人体弛豫时间成象和活体(Invivo)弛豫时间测量能做到这点。我国所引进的
- 冯义濂叶青陈迪榕王笑鹃孙亚雄
- 文献传递
- 甘油三酯和葡萄糖浓度指数TYG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早期临床预后的关系
- 目的 研究甘油三酯和葡萄糖浓度指数TYG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早期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2018年因急性心肌梗死入我院行急诊介入治疗的患者共283名.其中男性216名,女性67名,年龄27...
- 张杰马礼坤叶青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 中药促渗剂的若干问题研究
- 对中国古代方剂文献,尤其是膏药方中具有促渗作用的药物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先贤们在古代膏药中应用'促渗剂'的悠久历史,而且对现代中药促渗剂的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专业关系,该文从科技史研究的角度对中国古代膏药方剂文...
- 叶青
- 关键词:透皮吸收促进剂
- 文献传递
- 中国古代五种“秋石方”的模拟实验及研究被引量:6
- 2004年
- 对鲁桂珍、李约瑟明确认为“成功地制备了较为纯净的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混合制剂”的 6种秋石方中至今没有做过模拟实验的颐氏秋冰法、刘氏秋石法和虽有实验研究但仍有争议的秋石还原丹、阳炼法 ,以及祝亚平认为可能含有性激素的“乳炼法”等 5种“秋石方” ,分别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秋石”都不是“较为纯净的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混合制剂” ,而是一些无机盐 。
- 张秉伦高志强叶青
- 关键词:甾体激素理化检测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被引量:14
- 2020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AMI患者院内死亡的列线图模型。方法:收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2017-01-2018-12收治的331例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AMI患者,按住院期间是否发生院内死亡分为院内死亡组(25例)和非院内死亡组(306例),利用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患者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AMI患者院内死亡的列线图模型。结果:LASSO回归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均提示,NT-proBNP、心率、随机血糖、血肌酐、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为AMI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利用上述指标构建列线图模型,经内部验证(Bootstrap重抽样1000次)后可知,该模型预测AMI患者院内死亡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927(95%CI:0.855~0.998),灵敏度为88.00%,特异度为94.10%。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NT-proBNP、心率、随机血糖、血肌酐、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为AMI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此绘制的列线图模型能直观、简洁地为AMI患者提供个体化的院内死亡风险预测。
- 张杰马礼坤张理想冯克福胡昊叶青周俊岭孔祥勇吴佳纬李丹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列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