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晓宁

作品数:34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北京市教委面上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4篇精神分裂症
  • 14篇分裂症
  • 9篇抑郁
  • 8篇抽搐
  • 7篇痉挛
  • 6篇电痉挛治疗
  • 6篇住院
  • 5篇抑郁症
  • 5篇双相
  • 5篇住院患者
  • 5篇无抽搐电痉挛
  • 5篇疗效
  • 5篇精神分裂症患...
  • 5篇急性
  • 4篇单侧
  • 4篇无抽搐电痉挛...
  • 4篇急性期
  • 3篇抑郁发作
  • 3篇影响因素
  • 3篇双相障碍

机构

  • 33篇首都医科大学...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北京脑重大疾...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六...

作者

  • 33篇史晓宁
  • 16篇路亚洲
  • 9篇张玲
  • 7篇姜玮
  • 7篇赵茜
  • 6篇胡昌清
  • 6篇李艳茹
  • 6篇任艳萍
  • 6篇王刚
  • 5篇朱雪泉
  • 5篇丰雷
  • 4篇马辛
  • 4篇田腾飞
  • 4篇甄龙
  • 3篇王茜
  • 3篇赵莹莹
  • 2篇张玲
  • 2篇杨杨
  • 2篇罗炯
  • 2篇杨蕊

传媒

  • 6篇2014中华...
  • 3篇临床精神医学...
  • 3篇中国健康心理...
  • 3篇国际精神病学...
  • 2篇心理与健康
  • 2篇精神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四川精神卫生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7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9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和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刺激参数对疗效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精神分裂症时患者临床特点及刺激参数与疗效的相关性,为无抽搐电痉挛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共入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无抽搐电痉挛治疗8次,使用自编临床资料记录表记录患者社会人...
姜玮路亚洲史晓宁李艳茹任艳萍马辛
双额与单侧顶颞抽搐电痉挛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
2014年
目的比较双额与单侧顶颞抽搐电痉挛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效果。方法将5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双额极(双侧组28人)与单侧非优势半球顶颞极(单侧组30人)抽搐电痉挛治疗。共给予抽搐电痉挛治疗8次,在治疗前、治疗4次、6次、8次时分别给予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症状。结果双侧组和单侧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评分比较显示,双侧组和单侧组治疗后和治疗前相比,PANSS总分均明显降低,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单侧组:t=16.65,P=0.001;双侧组:t=19.84,P=0.001);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双侧组和单侧组PANSS量表各因子分的组间差异,结果发现阳性量表评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评分治疗后双侧组降低较单侧组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阳性症状:F=7.87,P=0.01;一般精神病理评分:F=7.74,P=0.01)。以PANSS总分减分率≥75%作为痊愈的标准,双侧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P=0.04)。在起效时间上,双侧组治疗6次症状改善与单侧组治疗8次改善程度相当,双侧组起效更快。结论双额抽搐电痉挛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症状与单侧顶颞相比总体效果相当,治愈率更高,对阳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病理症状效果更好,起效更快。
路亚洲姜玮史晓宁李艳茹任艳萍马辛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疗效
双额与单侧顶颞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比较双额极与单侧顶颞极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双侧组28例,单侧组30例。一组接受双额极(双侧组)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另一组接受非优势半球单侧顶颞极(单侧组)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共给予无抽搐电痉挛治疗8次,应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手册在治疗前、治疗4次、6次、8次时进行认知功能检测。结果治疗4次时,单侧组和双侧组RBANS总分和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单侧:t=3.398,P=0.002;双侧:t=4.459,P=0.000),两组间相比无差异。治疗8次时,单侧组和双侧组RBANS总分和治疗前相比增高,单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3.223,P<0.01),双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对视觉空间的影响上,单侧组评分增高,双侧组评分降低,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3,P=0.03)。结论 MECT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与电极安放位置和治疗次数等参数有关,对认知功能的不同成分有不同的影响。
姜玮路亚洲史晓宁李艳茹任艳萍马辛
关键词:无抽搐电痉挛治疗
双额与单侧顶颞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 比较双额极与单侧顶颞极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双额极(双侧组)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另一组接受非优势半球单侧顶颞极(单侧组)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共给予...
姜玮路亚洲史晓宁李艳茹任艳萍马辛
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和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刺激参数对疗效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精神分裂症时患者临床特点及刺激参数与疗效的相关性,为无抽搐电痉挛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共入组5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无抽搐电痉挛治疗8次,使用自编临床资料记录表记录患者社会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无抽搐电痉挛刺激参数等资料,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疗效。结果依据治疗结束时PANSS评分减分率65%分为显著好转组(≥65%)和非显著好转组(<65%),共有如下因素纳入回归方程:年龄(回归系数为0.13)、性别(回归系数为2.84)、发病年龄(回归系数为-0.18)、MECT峰值强度(回归系数为0.00)、MECT发作时间(回归系数为0.09)、治疗前阴性症状(回归系数为-0.42)、攻击症状(回归系数为-0.95)、PANSS总分(回归系数为0.13)。结论患者年龄大、女性、发病年龄晚、峰值强度大、发作时间长、阴性症状轻、攻击症状轻、病情重的患者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效果好。
姜玮路亚洲史晓宁李艳茹任艳萍马辛
关键词: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
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外周血5-HT转运体mRNA表达水平的研究
目的 研究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之间,外周血粒细胞5-HT转运体(5HTT) 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 纳入符合美国精神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44人(其中男性患者...
胡昌清王刚丰雷杨蕊冯媛史晓宁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
目的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多发于青壮年的常见精神疾病,临床多表现为行为、情感、思维等障碍和精神活动不协调。相对于精神病性症状,认知功能损害的程度对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更显著。近年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史晓宁胡昌清丰雷朱雪泉田腾飞甄龙王刚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艾司西酞普兰利培酮
文献传递
16项抑郁症状快速自评量表自杀条目在抑郁症自杀风险筛查中的有效性研究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评价患者16项抑郁症状快速自评量表(QIDS-SR16)中的自杀条目能否作为抑郁症自杀风险评估的筛查工具。方法:入组来自中国5家精神病院的门诊抑郁症患者,使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5.0.0的自杀模块作为患者是否有自杀风险的标准,患者完成QIDS-SR16的抑郁症状自评后使用Kappa一致性检验将QIDS-SR16自杀条目的评估结果与MINI结果进行比较,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准确性和特异度的评估。结果:共分析患者数据352例,使用MINI自杀模块和QIDS-SR16的自杀条目筛选出具有自杀风险的患者比例分别为23.3%和47.4%。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MINI自杀模块和QIDS-SR16的自杀条目评估结果存在一致性差异(Kappa=0.34,P<0.001),在QIDS-SR16自杀条目筛查判定自杀风险阳性的患者中(自杀条目得分≥1),60%(99/167)被MINI评估为无自杀风险。进一步按照QIDS-SR16自杀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这部分评估结果不一致的患者中,70%(69/99)判定为轻度自杀风险,20%(20/99)判定为中度自杀风险。QIDS-SR16自杀意念条目筛查自杀风险的诊断价值分析结果显示,当以QIDS-SR16的自杀条目≥1分为筛查标准,评估患者自杀风险的灵敏度为83.1%,特异度为63.6%,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3(95%CI:0.68~0.78)。结论:利用症状评估工具QIDS-SR16量表中的单个条目进行自杀风险的筛查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及应用的便利性。QIDS-SR16的自杀条目能够对抑郁症人群自杀风险进行初步的筛查。
赵莹莹史晓宁王鹏飞张玲朱雪泉
关键词:抑郁症自杀风险
快感缺失相关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动物模型的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在精神分裂症NMDA受体功能低下神经发育假说基础上,建立快感缺失相关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动物模型。方法将新生大鼠随机分6组,每组8~10只,NS-NS组,NS-HAL(氟哌啶醇)组,NS-RIS(利培酮)组,MK801-NS组,MK801-HAL组,MK801-RIS组。大鼠出生后第5~14天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及MK-801,在大鼠成年期给予抗精神病药利培酮及氟哌啶醇干预,亚慢性给药2周后进行糖水实验,检测糖水消耗量及糖水偏爱度。结果新生期暴露于MK-801的动物糖水偏爱度(0.63±0.046)显著低于对照组(0.838±0.047),P<0.05,利培酮干预组动物的糖水偏爱度(0.86±0.060)显著高于氟哌啶醇干预组(0.631±0.055),P<0.05。结论新生期暴露于NMDA受体拮抗剂MK-801可导致动物出现快感缺失,利培酮可逆转该损害。NMDA受体功能低下神经发育模型可作为快感缺失相关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动物模型。
赵莹莹李继涛王茜史晓宁路亚洲贾军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NMDA受体神经发育动物模型
中关村破译致病基因超1500种健康风险将可预测
2015年
治未病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根据每个人的健康状况不同,采取相应的个体化预防方案进行治未病,是古今中外医学界不断追求的梦想。如今,在中关村这一梦想正在变为现实。
胡昌清杨杨陈静丰雷史晓宁田腾飞甄龙王刚
关键词:致病基因破译疾病发生治未病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