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敬祥
- 作品数:11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被引量:1
- 2006年
-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是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指针和重要内容。我们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执政能力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最高价值目标;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执政理念,不断提高党在执政中的统筹兼顾能力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能力。
- 危敬祥吴昌林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执政理念执政能力
- 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德育主渠道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 <正>全球化是指当代人类社会生活空间正日益超越民族国家主权版图的界限,在世界范围内展现全方位的沟通、联系、交流与互动的客观历史进程及趋势。全球化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
- 危敬祥
- 文献传递
- 正确处理教学改革中的几个关系被引量:1
- 2005年
-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在教学理念上,要处理好主体性和客体性的关系,倡导双主体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要处理好理论性和现实性的关系,增强时代性和现实感;在教学方法上,要处理好理论性教学环节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关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教学手段上,要处理好多媒体教学环节和其他教学环节的关系,充分发挥多种教学环节的作用.
- 危敬祥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 解放思想 实现跨越式发展
- 2001年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论的必然要求。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密不可分、完全一致的。解放思想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先导,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改革攻坚的任务以及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问题,都要求解放思想。解放思想,要摒弃小农经济的观念,打破唯上唯书不唯实的思想禁锢,破除封闭的“内陆意识”,摒弃传统的发展观,加快科技进步和发展教育,更新观念,克服各种不利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思想障碍。
- 危敬祥
- 关键词:小农经济跨越式发展生产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
-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被引量:12
- 2006年
-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揭示了社会是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有机整体,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发展是社会诸领域全面协调的发展;实现社会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哲学和发展观为基础,体现了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发展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具有深厚的哲学基础。
- 危敬祥吴昌林
- 关键词:发展观哲学基础
- 哲学现状及未来走向浅析
- 1997年
- 哲学现状及未来走向浅析危敬祥世纪之交的哲学,如何承担起以自己的方式影响时代的使命,这是摆在哲学工作者面前的严肃课题。因此,对哲学的过去进行深刻,反思,对哲学的现状作出理性分析,预测未来的中国哲学走向,从而构建出有生命力的当代哲学,发挥哲学的功能和作用...
- 危敬祥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工作者哲学发展哲学研究社会生活
-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被引量:3
- 2004年
-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发展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五个领域,只有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 危敬祥
- 关键词:人口可持续发展
- 略论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因素被引量:3
- 2004年
- 正确处理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 ,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不协调 ,归根到底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不协调 ,即人与社会的关系不协调。制度是人的社会性存在的显著标志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制度对于各种不同的利益关系具有协调和整合功能 ,对人的行为具有刚性的规范和约束功能 ,对人的行为具有激励和导向功能。制度因素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加强制度建设 ,推动制度创新 ,建立和完善可持续法制 ,实现持续发展。
- 危敬祥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
- 邓小平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被引量:6
- 2004年
- 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发展观的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继承、深化和创新 ,是发展观的重大突破。它与邓小平发展观既一脉相承 ,又与时俱进 ,丰富了发展内涵 ,创新了发展理念 ,开拓了发展思路。
- 危敬祥
- 关键词:邓小平发展观
- 两课教学要坚持以大学生为本的原则
- 2004年
- 坚持以人为本是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两课”要坚持以大学生为本的原则,发扬学生的主体性:贯彻以大学生为本的原则,要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这是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 危敬祥
- 关键词:两课实效性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