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明
- 作品数:40 被引量:6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同步扫描水下激光成像距离的分析被引量:6
- 1996年
- 利用双流辐射传输理论和准直光束的散射理论分别计算也接收端目标反射光信号和背向散射光的辐照度,从而得出水下激光成像距离的理论值。一般条件下,该值约为12倍衰减长度,从理论上分析了成像距离与接收器视场角,激光器和接收器间距,目标反射率等主要参数的定量关系。
- 刘雪明谭志飞
- 关键词:反散射激光成像水下激光
- 一种应用于绿光波段的高双折射抗弯曲空芯反谐振光纤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绿光波段的高双折射抗弯曲空芯反谐振光纤,属于光纤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自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包层、内包层和空气纤芯区域;外包层区域为具有一定厚度的空心圆柱;内包层为嵌套包层管结构,包括圆包层管和设置在...
- 刘雪明朱威
- 一种应用于深紫外光谱分析的单模单偏振空芯光纤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深紫外光谱分析的单模单偏振空芯光纤,由外至内依次设置为外包层区域,内包层区域和空气纤芯区域。外包层区域为kagome型,由圆形和三角形相间排列形成的网状周期孔环组成;内包层为三嵌套反谐振型,由圆形和...
- 刘雪明房蕴珠朱威
- 石英光纤中二次非线性级联波长转换的理论分析被引量:1
- 2000年
- 提出了利用周期性热及电场诱导D型光纤光栅的二次非线性级联 (χ(2 ) ∶χ(2 ) ) ,实现在波分复用网中波长转换的方法 ,并进行了理论分析 .推导出 χ(2 ) ∶χ(2 ) 的耦合模方程 ,得出了小信号条件下转换产生光波的场强振幅和功率 ,以及转换效率 η的解析式 ,该式与数值计算相吻合 .解析式和数值结果都表明 ,在近似满足相位匹配条件下 ,η与抽运光功率平方、光栅总长度L和二次非线性系数d的四次方分别成对数关系 .计算结果表明 ,这种光纤光栅的波长转换效率 η和转换带宽Δλ分别可达 - 17dB和 12 0nm ;随着L的增加 ,η迅速地增加 ,但Δλ却很快减小 .模拟计算和理论分析结果都表明 ,χ(2 ) ∶χ(2 ) 级联过程不同于准相位匹配差频产生过程 .
- 刘雪明刘琳孙小菡张明德
- 关键词:石英光纤级联波长转换光纤光栅
- 解决波分复用星形单跳网容量受限的一种有效途径
- 2001年
- 针对波分复用星形单跳网网络容量受限问题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单根光纤连接节点的星形耦合器并联组网解决方法 .文章首先论述了星形耦合器并联组网的网络结构 ;接着分析了各节点之间的通信情况 ;
- 甘朝钦刘雪明谢斌孙小菡张明德
- 关键词:波分复用网络容量网络结构光通信网
- 一种基于反谐振结构的二氧化碳激光传输的空芯光纤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反谐振结构的二氧化碳激光传输的空芯光纤,属于中红外光纤激光技术领域,包括自外到内依次设置的外包层、反谐振区域和空气纤芯区域;其外包层包覆反谐振区域和空气纤芯区域;反谐振区域由多个反谐振单元构成;反谐振单...
- 刘雪明向鹏飞陈晨罗万里
- 胸腺肽α-1调节树突状细胞提呈肿瘤细胞来源凋亡小体抗原的功能及机制研究
- 胸腺肽α-1(Thymosin α-1,Tα-1)是一种小分子活性肽,临床上已与化疗联合应用于肿瘤患者的治疗,但分子机制尚未明了。我们前期研究发现:多种化疗药物(如:紫杉醇、顺铂、硼替佐米等)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巨噬细胞...
- 刘雪明
- 关键词:胸腺肽Α-1树突状细胞凋亡小体抗原提呈功能T细胞应答
- 热及电场诱导的多载流子模型及分析被引量:1
- 2000年
- 提出了热及电场诱导的多载流子模型 ,在完全耗尽近似下 ,得出了耗尽区厚度和电场强度的计算公式。公式表明 ,耗尽区厚度、耗尽区最大电场与诱导时外界电压成平方根关系 ,而二次谐波的转换效率与应用电压成平方关系。耗尽区的厚度为 3~ 8μm;耗尽区的最大场强为1~ 4 V/ nm,并位于阳极表面下 1~ 6 μm。
- 刘雪明张明德孙小菡甘朝钦黄海峰
- 关键词:电场诱导
- 一种基于二阶非线性级联的新颖全光开关
- 2001年
- 利用光子流概念研究了三波混频中本征模状态的相位和光子流的变化 ,以及该状态对光波的初始相位和初始光子流的要求 ,研究了三波混频中只有光子流的交换却没有相位变化的特殊状态 ,提出了本征模状态推拉式非线性光环镜的全光开关 ,并数值计算了这种全光开关的性能 ,数值结果表明 ,该光开关的性能稳定性好 ,并且易于实现和控制输出信号光的光强及相位 .
- 刘雪明张明德孙小菡刘琳
- 关键词:二阶非线性级联全光开关全光通信网
- 基于超快光纤光源的脉冲内差频产生中红外激光的研究进展(特邀)
- 2024年
- 超快中红外(MIR)激光处于大气透射窗口和人眼安全波段范围内,在环境监测、光电对抗、激光雷达和外科手术等领域有着重要作用。目前主要由晶体的非线性频率变化来产生宽带宽、长波长以及窄脉冲宽度的超快MIR激光。其中,基于短波长的超快光纤激光源的脉冲内差频产生(IP-DFG)技术是一种非常简便的非线性频率变换方法。本文阐述了MIR激光的产生、IP-DFG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研究进展以及超快MIR激光的应用,并且对IP-DFG系统未来的发展与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 陈晨罗万里刘雪明
- 关键词:超快光学中红外激光非线性频率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