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敏 作品数:34 被引量:44 H指数:4 供职机构: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电气工程 理学 化学工程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纳米磷酸铁合成碳包覆磷酸铁锂的研究 具有橄榄石结构的磷酸铁锂(LiFePO4)由于其成本低,安全性能好,循环寿命长被认为最具应用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然而低的电子电导率和锂离子扩散速率使得LiFePO4的大规模应用受到限制,目前解决这些缺陷最好的技术是... 张志鹏 严鹏 刘晓敏 杨晖微通道反应器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a_2Mn[Fe(CN)_6]的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微通道反应器法直接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并且采用XRD、FESEM、FT-IR和电化学测试系统对样品进行一系列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流速为100mL/min,反应物浓度为0.1mol/L时制备得到了分散比较均匀的样品,该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在0.1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36.6mAh/g。在0.4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93.73mAh/g,50个循环之后,容量基本无衰减。 周润超 王宁 宋传涛 刘晓敏 杨晖关键词:微通道反应器 相转化法制备一种新型的复合离子液体的微孔聚合物电解质 翟玮 王龙 刘晓敏 杨晖EMIMTFSI基离子液体用于中温钠/氯化金属电池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17年 采用室温离子液体乙基三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酸亚胺盐(EMIMTFSI)替代原有钠/氯化金属电池(ZEBRA电池)的高熔点电解质氯铝酸钠(NaAlCl_4)来降低ZEBRA电池运行温度。利用循环伏安法、热分析法和交流阻抗法测试过渡金属Fe、Zn、Cu在离子液体中氧化还原可逆性、热稳定性以及电导率。结果表明:Cu和Zn电极在该离子液体中的可逆性良好,可组装中温ZEBRA电池,组装的Na/CuCl_2电池可在175℃下平稳运行,首次放电比容量达273 m A·h/g,库伦效率接近100%。 张艺伟 马帅 余勇 陈云超 刘晓敏 杨晖关键词:离子液体 离子液体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研究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因为具有良好可塑性和较高的离子电导率,一直是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研究重点.但是长期的研究并没有使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导率得到明显提高.室温离子液体(即低温熔融盐)在室温下为液态,完全由离子构成,具有较高的离... 王龙 翟伟 左翔 蔡烽 刘晓敏 杨晖球磨法制备茶碱-对乙酰氨基酚共晶 被引量:5 2015年 利用球磨法制备茶碱-对乙酰氨基酚共晶,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P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来定性分析茶碱(THEO)、对乙酰氨基酚(APAP)、茶碱-对乙酰氨基酚共晶(THEO-APAP),研究了溶剂加入量、球磨时间对药物共晶过程及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溶剂的量与球磨时间要对应才能制备出纯度较高的共晶,茶碱通过共晶降低了熔点。 厉爱凤 刘海芬 刘晓敏关键词:茶碱 对乙酰氨基酚 共晶 球磨 一种纳米磷酸铁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磷酸铁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领域,其特征是将含三价铁离子的第一原料溶液和含磷酸根离子的第二原料溶液以一定进料速率输入到撞击射流反应器中,使两股流体在反应器出口处发生碰撞从而快速实现两股流... 刘晓敏文献传递 微通道反应器-固相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PO_4/C 被引量:3 2017年 采用微通道反应器-固相烧结法制备纳米级磷酸锰锂(LiMnPO_4)正极材料。通过微反应器将反应溶液快速混合,得到了颗粒较小的前驱体产物Mn_3(PO_4)_2·3H_2O,通过与锂源、碳源球磨混合,固相烧结得到最终产物LiMnPO_4/C。通过X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恒电流充放电对样品进行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考察不同煅烧温度对LiMnPO_4/C的颗粒尺寸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50℃条件下制备出的样品具有最小的颗粒尺寸以及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在0.05C(1C=171 m A·h/g)倍率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21 mA·h/g,经2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6.8%。 陈云超 余勇 王国静 刘晓敏 杨晖关键词:微通道反应器 固相法 LIMNPO4 碳包覆 锂氧气电池阴极催化剂网状多孔CoO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2016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网状多孔CoO催化剂,并采用X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比表面积分析(BET)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oO催化剂对氧的氧化-还原反应具有良好的双向催化效果,降低了电化学极化,展现出平坦的充放电平台(3.6 V),提高锂氧气电池的比容量至7 450 mA·h/g,并且改善了循环稳定性。 宋传涛 周润超 王宁 张艺伟 刘晓敏 杨晖一种新型物理交联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6 2013年 以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MPEGM)和十六烷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HPEGM)为单体,三乙二醇二甲醚(TEGDME)为增塑剂,与锂盐(高氯酸锂,LiClO4)和光引发剂(安息香二甲醚,DMPA)复合制成光敏体系,经紫外(UV)固化得到物理交联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薄膜.用红外(IR)光谱、差热分析(DSC)、拉伸测试和交流阻抗(AC)等方法对聚合物基体和电解质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共聚物P(MPEGM-co-HPEGM)中HPEGM含量为50%(w)时,十六烷基链段(C16)在聚氧化乙烯(PEO)链段静电斥力的作用下发生聚集,自组装形成了物理交联,提高了共聚物的空间稳定性;温度和电解质中各组分的含量对电导率均有较大的影响,综合性能较好的电解质在30°C时电导率可达8.7×10-4S·cm-1;采用循环伏安法测得该电解质的电化学窗口为0-4.5V(vsLi/Li+),可以满足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要求;组装成的LiFePO4/GPE/Li电池,在30°C时以0.1C和0.2C倍率进行充放电测试,首次放电容量分别为154.7和148.0mAh·g-1. 左翔 蔡烽 刘晓敏 杨晖 沈晓冬关键词: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增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