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初 作品数:39 被引量:60 H指数:6 供职机构: 暨南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文化科学 农业科学 更多>>
PPP2R5C-siRNA处理后Jurkat细胞基因表达谱改变特点 在利用RNA干扰技术,下调T细胞白血病细胞株Molt-4和Jurkat细胞中PPP2R5C基因的表达后,可抑制明显细胞增殖的研究结果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分析PPP2R5C基因对Jurkat细胞增殖抑制的相关分子机制.利用... 陈宇 刘思初 沈琦 查显丰 郑海涛 杨力建 陈少华 吴秀丽 李萡 李扬秋铅接触及铅中毒工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CRVγ基因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了解铅接触及铅中毒工人外周血中T细胞抗原受体(TCR)的Vγ基因表达水平。方法:利用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12例铅接触工人、8例铅中毒工人和20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CRVγ基因表达情况,以β2微球蛋白基因(β2M)作为内参,根据相对定量公式(2-△Ct×100%)计算铅接触、铅中毒工人与正常人的TCR VγⅠ、TCR VγⅡ和TCR VγⅢ基因表达水平差异。结果:正常人、铅接触和铅中毒工人外周血的TCR VγⅠ基因表达水平的中位数分别为0.79%、1.22%和0.96%;TCR VγⅡ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0.94%、1.26%和2.74%;TCR VγⅢ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0.46%、0.43%和1.04%。与正常人相比,铅中毒工人的TCRVγⅡ基因表达显著上升(P<0.05)。结论:铅接触及铅中毒工人中外周血TCRVγ基因表达异常。 刘思初 潘焕玉 李萡 杨力建 陈少华 刘薇薇 杨志前 李扬秋关键词:铅 实时定量PCR 2020年淋巴瘤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2021年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淋巴瘤临床研究中取得令人欣喜的疗效,治疗模式也从单药摸索逐渐进化为免疫联合化疗、免疫联合靶向药物、双免疫治疗手段。2020年淋巴瘤研究领域的最新动向显示,有更多的免疫组合疗法进一步拓展至一线。1霍奇金淋巴瘤维布妥昔单抗(brentuximab vedotin,BV)是靶向CD30单克隆抗体与微管蛋白活性抑制剂单甲基澳瑞他汀E(monomethyl auristatin E,MMAE)通过蛋白酶敏感的交联剂偶联而成的新型靶向药物. 刘思初 李文瑜关键词:淋巴瘤 CD3复合物和FcεRI?基因在铅接触工人驱铅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 <正>目的:了解驱铅治疗前后铅接触工人外周血中T细胞受体信号传导分子CD3各组成基因及FcεRI?基因的表达特点。方法:利用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9例健康人及16例临床上进行驱铅治疗的工人驱铅前后外... 刘思初 牛宇哲 李萡 刘薇薇 杨志前 陈少华 杨力建 李扬秋文献传递 靶向抑制PPP2R5C基因表达和肿瘤T细胞增殖的PPP2R5C-siRNA991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靶向抑制PPP2R5C基因表达和肿瘤T细胞增殖的PPP2R5C-siRNA991及其应用。PPP2R5C-siRNA991的正义链为5’-CAGUGGUGAUGGCACUUCUCAAAUA -3’;反义链... 李扬秋 陈宇 郑海涛 陈少华 杨力建 沈琦 刘思初 李萡长链非编码RNA PVT1在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PVT1(lncRNA-PVT1)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株NB4增殖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实时定量PCR(qRT-PCR)的方法检测APL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以... 余锡宝 刘思初 李扬秋 曾成武 成晶晶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长链非编码RNA 增殖 QRT-PCR 职业铅接触工人外周血中GATA-3和T-bet基因表达的变化 2012年 研究表明.人体内铅蓄积过多会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前期研究也发现,职业铅接触工人胸腺输出功能明显低于健康人。辅助型T细胞依其所分泌的细胞因子类型及其功能效应可以分为Th1和Th2两种亚型。 牛宇哲 李萡 刘薇薇 杨志前 杨力建 陈少华 刘思初 李扬秋关键词:GATA-3 人外周血 机体细胞免疫 胸腺输出功能 铅接触工人 细胞因子类 2019年恶性淋巴瘤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7 2020年 在精准医学时代,随着小分子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抗、双抗及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e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治疗的发展,恶性淋巴瘤的治疗疗效不断提升,患者获得生存期的延长。2019年淋巴瘤领域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靶向治疗与化疗联合、双靶向或多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与化疗联合、双免疫治疗的联合。2019年是免疫治疗获得丰硕果实的一年,本文对2019年淋巴瘤大事件及重要研究成果进行阐述。 黄玲 陈林杰 江新苗 庞迪文 陈菲莉 魏小娟 郭汉国 刘思初 梁湛丽 李文瑜关键词:恶性淋巴瘤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TRGV亚家族和相关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基因的表达情况 目的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具有高度的异质性,是最常见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容易出现难治复发。由于γ δ T细胞具有抗肿瘤的潜能,我们的前期研究分析了部分初发DLBCL患者外周血γ δ T细胞的T细胞受体(... 王欣玉 吴秀丽 罗强 金真伊 刘思初 陈少华 杨力建 李萡 李文瑜 李扬秋驱铅治疗后铅中毒患者CD3γ和CD3δ及CD3ε链mRNA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了解驱铅治疗后铅中毒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受体信号转导分子CD3γ、CD3δ、CD3ε链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9例健康人及16例铅中毒患者临床上进行驱铅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3γ、CD3δ、CD3ε链mRNA水平,以β2微球蛋白(β2M)基因为内参基因,根据相对定量公式2-△Ct×100%计算各基因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健康人和铅中毒患者驱铅治疗前后CD3γ、CD3δ、CD3ε链mRNA水平相关性。结果铅中毒患者驱铅治疗前后CD3γ链mRNA水平与健康人相比无明显差异;驱铅治疗前后CD3δ链mRNA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人,驱铅治疗后CD3δ链mRNA水平较治疗前更低;驱铅治疗前CD3ε链mRNA水平与健康人相比显著升高,驱铅治疗后CD3ε链mRNA水平有所恢复。健康人中CD3γ链与CD3δ链、CD3γ链与CD3ε链、CD3δ链与CD3ε链均无相关性;铅中毒患者驱铅治疗前CD3γ链与CD3δ链,CD3γ链与CD3ε链,CD3δ链与CD3ε链均呈显著正相关,驱铅治疗后仅CD3δ链与CD3ε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铅中毒患者CD3γ、CD3δ、CD3ε链mRNA水平呈不同趋势的改变,提示铅中毒后对机体免疫系统有一定影响并且在不同基因之间存在差异;驱铅治疗后体内铅负荷降低,CD3δ链表达水平仍然与健康人不同,说明驱铅治疗后机体的免疫功能仍存在异常。 郭理杏 肖彦凯 刘思初 李萡 杨志前 张伊利 刘薇薇 李扬秋关键词:铅 荧光定量PCR MRNA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