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守强

作品数:69 被引量:1,022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天文地球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29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矿业工程
  • 12篇天文地球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8篇突水
  • 26篇煤层
  • 22篇底板
  • 22篇煤矿
  • 19篇底板突水
  • 19篇煤层底板
  • 14篇煤层底板突水
  • 11篇地质
  • 8篇水害
  • 6篇变权
  • 6篇表土
  • 6篇脆弱性指数法
  • 5篇灾害
  • 5篇煤层开采
  • 4篇地裂缝
  • 4篇顶板
  • 4篇信息系统
  • 4篇神经网
  • 4篇神经网络
  • 4篇水层

机构

  • 67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煤炭科学研究...
  • 4篇武汉长盛煤安...
  • 3篇华北科技学院
  • 3篇国家煤矿安全...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大同煤矿集团...
  • 2篇北京城建勘测...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国煤炭地质...
  • 1篇中国石油集团...
  • 1篇北京市水文地...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赟国际工程...
  • 1篇霍州煤电集团...

作者

  • 69篇刘守强
  • 55篇武强
  • 45篇曾一凡
  • 12篇孙文洁
  • 8篇刘宏磊
  • 7篇陈奇
  • 6篇崔芳鹏
  • 6篇董东林
  • 6篇牛磊
  • 6篇李术才
  • 4篇李博
  • 4篇徐生恒
  • 3篇赵苏启
  • 3篇宫厚健
  • 3篇孙海洲
  • 3篇李哲
  • 2篇刘建功
  • 2篇尹尚先
  • 2篇洪益清
  • 2篇林刚

传媒

  • 9篇煤炭学报
  • 4篇煤炭技术
  • 4篇煤炭工程
  • 2篇太阳能学报
  • 2篇矿业安全与环...
  • 2篇中国煤炭地质
  • 1篇中国煤炭
  • 1篇中国能源
  • 1篇工程勘察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矿业研究与开...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地下水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矿业科学学报
  • 1篇中国地质教育
  • 1篇地球科学
  • 1篇能源与环保
  • 1篇中国工程科技...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7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10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打造我国主体能源(煤炭)升级版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探讨被引量:165
2019年
我国“相对富煤、贫油、少气、缺铀”的能源禀赋特征决定了煤炭资源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地位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同时,相对丰富的煤炭资源仍然是我国目前稳定供应最有保障、成本可接受的优势能源矿产,抛弃以煤为主的现实能源选择去解决中国的能源问题,是本末倒置,是不现实、不科学、不明智的,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可以说,煤炭产业虽然不是“朝阳产业”,但短期内也决不会变成“夕阳产业”。但是,应该看到煤炭资源在过去的地质勘查、开发和消费利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损害、资源浪费、超高排放等诸多问题。因而,在新时代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必将发生重大变革,以科学化、安全化、生态化、高效化、标准化、数字化、和谐化和智能化等为特征的科学勘查和开发及清洁化、低碳化的消费利用方式,将是实现我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我国煤炭工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分析了煤炭资源从地质勘查到开发和利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制定了打造我国主体能源(煤炭)升级版的战略思路,提出了在实现我国主体能源(煤炭)升级版过程中面临的十一大关键科技难题,即:煤炭资源在地质勘查过程中的综合协调、绿色、深部、智慧难题和开发过程中的绿色化、安全、采出率、职业健康、高效益难题以及消费利用过程中的清洁化和低碳化难题,并探讨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措施,对推动我国从煤炭生产大国转变为煤炭工业强国的转型升级、破解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尖锐矛盾,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武强涂坤曾一凡曾一凡
关键词:煤炭资源
一种双向地质构造变形模拟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向地质构造变形模拟装置,弹性体水平设置,所述的活动透明挡板垂直的固定在弹性体上表面;还包括围成框形的固定透明挡板,所述的固定透明挡板固定在机架系统上;所述的弹性体位于固定透明挡板底部,并滑动接触;所述...
刘守强林中月刘源刘安源韦仙宇
文献传递
一种煤层底板灾害模拟装置及方法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煤层底板灾害模拟装置及方法,包括:模拟箱及控制机构;所述模拟箱,用于承载试验主体,所述模拟箱的一侧设置有观察窗;所述控制机构设置于所述模拟箱上与所述观察窗相对一侧,用于控制所述试验主体。...
孙文洁武强董东林林刚曾一凡刘守强杨恒
文献传递
煤矿陷落柱突水地质力学流固耦合试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陷落柱突水地质力学流固耦合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台架和陷落柱模拟装置,试验台架为上部开口的箱型结构,其内部铺设若干层相似材料,相似材料中能开挖巷道或开采面;陷落柱模拟装置包括上部和下部均开口的有机玻璃桶,...
武强牛磊李术才刘守强曾一凡
文献传递
基于GIS的信息融合型含水层富水性评价方法——富水性指数法被引量:138
2011年
为了查明矿井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分布规律,以平朔井工一矿4煤顶板含水层为例,在分析确定影响含水层富水性主控因素基础上,充分挖掘矿井基础地质资料,采集各主控因素数据信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各自专题层图,并对多源地质信息进行复合叠加处理,运用非线性(如人工神经网络等)或线性(如层次分析法等)信息融合方法,确定影响含水层富水性的各主控因素"权重"系数,建立基于GIS的信息融合型的含水层富水性分布规律评价模型,计算确定富水性指数,最终实现对充水含水层富水性评价,提出其分区划分方案。
武强樊振丽刘守强张耀文孙文洁
关键词:富水性GIS层次分析法
煤层底板突水变权脆弱性评价法中调权参数的确定方法
煤层底板突水变权脆弱性评价法中调权参数的确定方法,在确定矿区各主控因素及常权权重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步骤:1.状态变权向量公式的构建;2.选取或给定符合约束条件的一个评价单元;3.确定选定评价单元的理想变权权重值;4.根...
武强李博刘守强曾一凡
文献传递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华北型煤田矿压破坏带深度预测被引量:9
2020年
为防治煤层底板水害,在总结矿压破坏带深度预测方法和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矿压破坏深度的各项因素,选取华北型石炭二叠系煤田典型工作面综采条件下的矿压破坏深度实测数据;通过运用MATLAB软件对实测数据进行训练和拟合验证,构建了基于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矿压破坏带深度预测模型。经过对比传统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优化模型与实际吻合更好,预测精度更高。基于MATLAB进一步开发了可视化预测预报系统,使得操作更为便捷。研究成果为防治煤层底板水害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依据。
赵铭生刘守强纪润清纪润清刘德民胡棉舒
关键词:华北型煤田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
一种煤层顶板水害成灾机理与危险性的模拟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顶板水害成灾机理与危险性的模拟装置,包括支撑平台、固定在所述支撑平台上的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远离所述支撑平台的端部的模拟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模拟单元的上方的上覆层;所述模拟单元包括控制组件、煤层和冒裂带...
孙文洁武强董东林刘守强曾一凡杨文凯李芳李奎朋杨开瑞
文献传递
矿井断裂构造带滞后突水的流–固耦合模拟方法分析与滞后时间确定被引量:36
2011年
矿井断裂构造带滞后突水是威胁煤矿深部开采的主要水害类型。基于流–固耦合理论,提出弹塑性应变–渗流耦合、流变–渗流耦合及变参数流变–渗流耦合3种模拟评价模型。将断层破碎带物质等效为连续介质模型,材料本构模型分别采用弹塑性模型和流变模型,应用FLAC3D软件,对上述3种评价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弹塑性应变–渗流耦合模拟结果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适用;流变–渗流耦合模拟结果最接近实际;渗透性可变的条件下变参数流变–渗流耦合对渗流参数变化机制的解释最好。以流变–渗流耦合模拟结果为例,最危险滞后突水可能发生时间得以确定,在模拟开采的不同阶段,岩石巷道附近(即模型8#点处)分别产生3.26,3.63,3.77 MPa的最高水压,对应滞后时间分别为15,131,546 d。
武强朱斌刘守强
关键词:采矿工程滞后突水FLAC3D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含水层富水性评价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为了查明东北某矿5煤顶板含水层富水性分布规律,在综合考虑该矿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结合矿井勘探和生产实际,选取了脆塑性岩厚度比、含水层厚度、渗透系数、岩芯采取率和单位涌水量5个因素作为影响含水层富水性的主控指标。并针对各主控因素与含水层富水性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采用非线性数学方法 BP神经网络,建立起含水层富水性评价模型,划分出5个等级的富水性区域,总结富水性的分布规律。
宫厚健刘守强曾一凡
关键词:煤矿水害人工神经网络富水性评价指标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