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君

作品数:10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精神分裂症
  • 7篇分裂症
  • 5篇症状
  • 5篇精神分裂症患...
  • 4篇女性
  • 3篇利培酮
  • 2篇银杏叶
  • 2篇月经
  • 2篇月经期
  • 2篇女性精神分裂...
  • 2篇女性精神分裂...
  • 2篇疗效
  • 2篇精神病
  • 2篇精神病性症状
  • 2篇经期
  • 2篇激素
  • 2篇雌激素
  • 1篇多奈哌齐
  • 1篇盐酸
  • 1篇盐酸多奈哌齐

机构

  • 10篇自贡市精神卫...
  • 1篇自贡市第五人...

作者

  • 10篇刘君
  • 4篇彭瑾
  • 3篇何玉华
  • 1篇童颜
  • 1篇张仁刚
  • 1篇卓子禄
  • 1篇王灿灿
  • 1篇张丽
  • 1篇彭谨
  • 1篇彭瑾

传媒

  • 2篇四川医学
  • 1篇淮海医药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8~35岁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性症状与月经期激素水平相关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18~35岁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不同月经期其精神病性症状与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患者经期和经期后的各项性激素水平、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等。结果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经期时的雌二醇水平显著低于经期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经期时的精神病性症状、BPRS总分高于经期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月经期低雌激素水平与18~35岁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且其精神病性症状更为突出。
蒋合萍张仁刚彭瑾刘君蔡端芳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精神病性症状雌激素
临床护理路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整体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干预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0.01),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出院后研究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疾病复发率。
何玉华彭瑾刘君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首发精神分裂症依从性复发率
18~35岁月经期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与阳性症状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月经期与18~35岁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症状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患者经期(观察组)和非经期(对照组)的各项性激素水平、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表(PANSS)评分、智商数等。结果:经期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E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期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PANSS总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月经期低雌激素水平与18~35岁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月经期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更为突出。
蒋合萍彭谨何玉华刘君夏剑兰张丽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雌激素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 对比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101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29例使用利培酮治疗,990例使用氨磺必利治疗.对比两组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氨磺必利组CDSS和PANSS减分均明显低于利培酮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利培酮组(P<0.05).结论 利培酮和氨磺必利都是临床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常用药.与利培酮相比,氨磺必利的安全性更高,效果更好.
王灿灿刘君
关键词:氨磺必利利培酮
盐酸多奈哌齐联合银杏叶治疗阿尔次海默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盐酸多奈哌齐与银杏叶治疗阿尔次海默病的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60例阿尔次海默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单独使用盐酸多奈哌齐,B组多奈哌齐同时联用银杏叶,分别在治疗后6个月与12个月重新进行MMSE及ADL评分。结果应用盐酸多奈哌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症状,而联合应用银杏叶12个月后改善MMSE评分,ADL评分及痴呆进展程度与单独应用盐酸多奈哌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应用盐酸多奈哌齐与银杏叶治疗阿尔次海默病改善阿尔次海默病的症状,延缓该病的进程比单独应用盐酸多奈哌齐疗效更显著。
蒋合萍彭瑾刘君
关键词:银杏叶盐酸多奈哌齐
国产奎硫平或利培酮合并碳酸锂治疗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女性躁狂发作的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比较国产奎硫平和利培酮合并碳酸锂治疗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女性躁狂发作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以80例入院治疗,符合ICD-10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标准,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分≥16分,精神病阴性/阳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分≥60分的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碳酸锂合并奎硫平和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BRMS、PANSS总分及因子分评定治疗前,治疗后2、4、8周减分差异。疗效按治疗8周时减分率评定,以痊愈+显效作为有效率评价。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各40例均完成8周治疗,使用碳酸锂(1.2±0.3)g/d和(1.33±0.24)g/d。奎硫平组剂量(500±150)mg/d,利培酮组剂量(4.2±1.5)mg/d。8周有效率为72.5%和80%,两组疗效经Ridit分析,P=0.59。治疗2周后两组BRMS、PANSS总分及因子分均呈现同步下降趋势,但8周时利培酮组PANSS阴性症状因子分明显高于奎硫平组(P=0.03)。TESS评定中两组均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便秘、心动过速、体重增加等现象。但奎硫平组更多出现困倦嗜睡,利培酮组则以静坐不能、肌张力增高,特别是催乳素增高率显著(P〈0.05~0.01)。结论奎硫平虽有困倦嗜睡,但较少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和高催乳素血症。因此从治疗风险/效益比评价,奎硫平较利培酮更适合于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女性躁狂症,特别是年青女性的治疗。
卓子禄刘君夏小露
关键词:躁狂发作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女性奎硫平利培酮
奥氮平、利培酮及阿立哌唑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奥氮平、利培酮及阿立哌唑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疗效观察。方法对93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利培酮组及阿立哌唑组各31例,分别给予奥氮平、利培酮及阿立哌唑进行治疗,比较3组患者认识功能。结果阿立哌唑组患者分类完成、言语流畅、记忆力及显性判断方面的表现明显优于其它2组(P<0.05),3组患者持续错误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奥氮平组患者与利培酮组患者认知功能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奥氮平、利培酮及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分类完成、持续错误、言语流畅、记忆力及线性判断方面的作用不同,阿立哌唑对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更为显著。
彭瑾刘君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
熄风通窍中药联合银杏叶胶囊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对认知功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观察熄风通窍中药联合银杏叶胶囊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对认知功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奥氮平口服,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熄风通窍中药联合银杏叶胶囊治疗,2组治疗时间均为2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分、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分、听觉注意测验(AAT)评分及BDNF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幻觉妄想、情感平淡偶见激惹、思维联想障碍、孤独退缩、舌红无苔、脉细数或沉细积分和PANSS评分、CGI评分及WCST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AAT评分和BDNF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锥体外系反应、嗜睡及体质量增加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恶心呕吐、失眠、心电图异常、肝功能异常、性欲改变及视线模糊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熄风通窍中药联合银杏叶胶囊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可有效减轻精神症状,改善认知功能,上调BDNF水平,并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蒋合萍何玉华刘君夏剑兰王少琴
关键词: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伴有紧张性症状的女性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伴有紧张性症状的女性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以入院时具有紧张性症状特点,出院时符合ICD-10的双相情感障碍和紧张型精神分裂症进行比较。结果 2组各30例,年龄(34.5±8.8)岁和(33.3±7.7)岁,病期(17.4±12.7)d和(38.7±19.3)d(P<0.01),入出院诊断符合率为66.7%和96.7%(P<0.01)。临床现象比较中,双相障碍组起病急骤,多受应激因素影响,病前也反映出轻躁狂性格特点。出现紧张性症状时,多反映出"装相"、"作态"样的戏剧化行为,治疗反应较精神分裂症敏感,且多在1周内缓解。随症状缓解后,双相障碍组的BPRS评定显示"焦虑忧郁"、"激活性"因子分值较高(P均<0.05~0.01)。结论紧张性症状作为精神科常见的急性综合征,往往与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有关。但二者在起病形式、应激影响、性格特点、治疗反应性方面均有所不同。随紧张性症状缓解后,双相情感障碍更多反映出焦虑抑郁或兴奋的情绪化特点,与精神分裂症持久的"思维障碍"、"敌对猜疑"、"缺乏活力"有所区别。
童颜王慢利刘君彭瑾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女性
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近10年来,国内外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强迫症状的研究较多,为了解其系统研究的现状,本文对其发生率、病因学、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了简要综述。
蒋合萍刘君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患者强迫症状发生率病因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