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僧海霞

作品数:36 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历史地理
  • 12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3篇哲学宗教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9篇唐宋
  • 9篇唐宋时期
  • 8篇敦煌遗书
  • 6篇敦煌文书
  • 4篇药酒
  • 4篇药用
  • 4篇意象
  • 4篇历史时期
  • 3篇信仰
  • 3篇医方
  • 3篇唐代
  • 3篇景观
  • 2篇山神
  • 2篇宋初
  • 2篇唐五代
  • 2篇唐五代宋初
  • 2篇起义
  • 2篇清代
  • 2篇区域社会
  • 2篇文化

机构

  • 32篇西北师范大学
  • 4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36篇僧海霞

传媒

  • 4篇中医杂志
  • 4篇中医药文化
  • 3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敦煌研究
  • 2篇北方民族大学...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暨南学报(哲...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地理科学
  • 1篇社科纵横
  • 1篇农业考古
  • 1篇中国边疆史地...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西藏民族学院...
  • 1篇许昌学院学报
  • 1篇石河子大学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当代教育理论...
  • 1篇西北民族论丛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兴废殊途:明代松山新边沿线城堡的变迁与环境
松山新边沿线13座城堡,是明朝万历年间为防御蒙古部侵扰而兴建的军事设施,因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而深受其影响,旱燥是其常态。清中期以后,这些城堡随着边疆内地化和军事功能丧失而兴废殊途,这与所处区域位置及其水资源密切相关。转型...
僧海霞
关键词:城堡
从敦煌本《百行章》看唐初的法制思想被引量:2
2006年
唐代的法制思想,主要有两大特征,即仁刑恤典和厉行法制。对此,学者们多从正史的角度加以探讨和分析。而从敦煌所出唐代蒙书《百行章》所述内容同样清楚地显示了唐初的法制思想的以上特点。这一研究可以起到补充正史的作用。
僧海霞
关键词:唐初法制思想
敦煌《备急单验药方卷》考补被引量:2
2018年
检索传世医药文献,发现多有与敦煌《备急单验药方卷》相似处,甚至完全相同的药方,自晋代以来就备受历代中外医家的推崇,对其编撰和抄录蔚然成风。这是医家普世心胸使然,缘此得以传承的药方,就为敦煌《备急单验药方卷》的考补提供了现实依据,藉此在王淑民拼合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考补,以期能为学界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僧海霞
关键词:药方
晚清陕甘回民起义与关中地区汉人信仰的变迁——以寺庙宫观的新建、重建和废弃为中心被引量:4
2009年
同治年间,陕甘地区爆发了历时近十年的回民起义,关中地区信仰景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战中和战后,以庙宇为主体的信仰景观经历了新建、重建和废弃,这体现了地方社会对国家意志的认同,见证了区域民众对信仰客体的重新选择。庙宇是信仰存在的表征,它的暂时缺失未必造成信仰的中断或消失,庙宇的建造情况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信仰的变迁。
僧海霞
关键词:陕甘回民起义庙宇信仰变迁
唐宋时期敦煌行药法再探被引量:2
2015年
行药,汉时谓之"行解",是中医辅助疗法,发展至唐宋虽谓之"行散",但早已超出当初的概念范围,具体方法不再局限于"宽衣、步行、移居凉处",显然还有"食粥""啜白酨浆""饮暖水""服酒""索""灸"等;也大大超出了当初的适用范围,不再局限于纠正"石发",而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它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医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僧海霞
关键词:敦煌文献唐宋时期
历史时期太白山主体信仰景观变迁与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太白山主体信仰景观,作为山神的象征,独特地理概貌和由此形成的小气候对自身发展演变产生很大影响;在促进太白山神信仰的兴盛,丰富区域文化内涵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自汉魏以来,太白山主体信仰景观在其形成、演替、功能集中、转移等演变过程中逐渐特征化——神秘意象不断增强。从表象看,是人们对其选择或调整的结果;究其实质,是太白山独特地理环境的长期诱导,人们因生产生活、民间宗教和政治的需求,以及基于此的民众精神和心灵的必然诉求等因素构成的动力机制的激励,祷雨文化行为进行地理优选的结果。
僧海霞
关键词:景观
晚清回民起义后的关中地区伊斯兰教变迁被引量:1
2012年
晚清陕甘回民起义前,伊斯兰教在陕西尤其是关中地区已得到长足发展。回民起义由生存抗争而起,其结果改变了关中地区伊斯兰教持续发展的态势,使当地回民遭受屠杀,清真寺尽毁,关中地区伊斯兰教从此一蹶不振。
僧海霞
关键词:回民起义晚清
唐宋时期敦煌地区中医遣方汤剂制作溶媒及用量考析
2013年
中医遣方的组分及其结构复杂,有效成分含量很低,甚至为微量或痕量,有效成分的析出和含量直接关乎其制剂的临床疗效。因此,正确选取汤剂制作的溶媒及用量,不仅有助于遣方组分性味的正确表达,而且也有利于遣方制剂功能的正常发挥。针对当前普通中医药制剂过程中溶媒及其用量选取的诸多误区,通过对敦煌遗书中中医遣方汤剂制作溶媒及用量的考析,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深化对中医理论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的疗效。
僧海霞
关键词:唐代宋代
20世纪初地理环境决定论视野下的中亚人群性格及成因探析被引量:1
2019年
20世纪初,美国地理学家亨廷顿用4年时间进行中亚考察,他归纳行经的各地人群性格并探析其成因。他认为,中亚人群的排外冷漠与热情好客、闲适与勤劳等性格的形成,受地貌、交通、生产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其变迁途径有三:一是居住环境的变动,二是外来人群的影响,三是外出游历。由此视之,亨廷顿对中亚人群性格及变迁的认识,是对20世纪初盛行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深化和改进,对解析20世纪初的中亚人群有重要意义,也为认识地理环境决定论提供新的视角。
僧海霞
关键词:性格决定论
区域视野下的信仰与景观 ——以清代陕西太白山神信仰为中心
中国传统社会的民间信仰,是多学科都给予关注的研究对象。对信仰发展与区域社会进程之间关系的认知,是已有研究的重点,也是信仰值得关注之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讲,区域社会的差异,是民间信仰千姿百态的基础。民间信仰是区域社会的产物,...
僧海霞
关键词:信仰景观区域社会清代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