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川 作品数:13 被引量:28 H指数:3 供职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siRNA沉默c—FLIP基因表达与表柔比星联合应用对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沉默c-FLIP基因表达联合应用表柔比星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化学合成c—FLIP序列特异性双链小干扰RNA(siRNA),转染MCF-7细胞,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FLIP蛋白的抑制水平、检测Caspase-8的表达差异;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及表柔比星与c-FLIP—siRNA联合应用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c—FLIP—siR-NA能有效地抑制c-FLIP蛋白的表达(P〈0.05),促进细胞的凋亡(P〈0.05)。c—FLIP—siRNA和表柔比星联合应用较单用表柔比星能明显促进MCF-7细胞的凋亡(P〈0.05)。结论C-FLIP—siRNA能够促进MCF-7细胞的凋亡,并且能够增强表柔比星的抗肿瘤作用。 刘锋 孙根 何川 贺晓光 庞达关键词:C-FLIP RNA干扰 凋亡 表柔比星 钼靶图像定位技术下的乳管内隆起样病变切除术 目的:评价钼靶图像定位技术对乳管内隆起样病变的定位诊断和指导微创手术的价值。方法:对105例未扪及肿块乳头溢液患者行乳腺导管造影检查,钼靶图像定位方法精确定位导管内病灶,选择合适切口切除病变,将临床病理资料进行收集、整理... 张国强 周丹 庞达 王劲松 郁雷 何川关键词:乳头溢液 微创手术 白消安诱导SD大鼠产生后肢纵列缺损仔鼠 2010年 目的 建立白消安诱导SD大鼠产生后肢纵列缺损畸形仔鼠的动物模型.方法 将给药组30只孕鼠在GD 12 d按25 mg/kg经口投入给白消安,观察产生胎鼠四肢畸形情况,统计各种畸形出现率,比较趾指畸形仔鼠外观、HE染色及骨骼X线片异常情况.结果 可出现并指、多指(趾)、少指(趾)、缺指(趾)及纵列缺损等多种畸形.HE染色见后肢纵列缺损较其他畸形出现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骼X线片见骨骼变形、缺损、腓骨胫骨化、关节扭曲等表现.结论 白消安诱导SD仔鼠四肢畸形出现多种表型,其中后肢纵列缺损出现率最多且程度最严重.该实验为研究纵列缺损的发生过程提供理论依据. 宋燕妮 庞达 庞建华 张国强 何川 薛伟男关键词:白消安 肢体畸形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 Hepsin 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Hepsin蛋白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乳腺8例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39例中Hepsin蛋白表达情况。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Hepsin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所有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样本中98例(70.5%)Hepsin高表达,正常乳腺组织未见明显表达或弱表达。病理分期越晚,Hepsin蛋白表达程度越高;组织分化程度与Hepsin蛋白表达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Hepsin蛋白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进展密切相关,Hepsin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而与组织分化程度负相关。 何川 桃丽 孙根 张国强关键词:丝氨酸蛋白酶 浸润性导管癌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乳腺皮肤Bowen病1例 被引量:1 2010年 患者,女,64岁,左乳出现一红色斑丘疹5年余,如指甲大小,逐渐增大,皮肤局部红肿,无自觉症状。自述曾外用药物达克宁,皮肤红肿可缓解,于2008年3月入院,但病变未见好转,并时常有脓血样分泌物,近两年进展较快。 周丹 何川 张国强 庞达关键词:乳腺肿瘤 BOWEN病 恶性肿瘤 43例乳腺导管内癌伴微浸润的ER-β和Her-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研究乳腺导管内癌伴微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DCIS-MI)患者的病理与临床特征。方法对本院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43例Ⅰ、Ⅱ型DCIS-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ER-β及Her-2染色。结果①ER-β、Her-2阳性率分别为69.76%、25.57%;②病理分型DCIS-MIⅠ与DCIS-MIⅡ组,ER-β与Her-2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肿瘤大小与ER-β、Her-2表达呈正相关;淋巴结转移数量增多,Her-2表达增高。Her-2过表达与乳腺癌临床TNM分期显著相关(P<0.001)。结论乳腺癌ER-β、Her-2表达与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ER-β阳性可认为是乳腺癌预后良好的指标,而Her-2的过表达则提示预后不良。 鲁祥石 何川 李万喜 徐宏刚 李志高 庞达关键词:肿瘤浸润 雌激素Β受体 钼靶图像定位技术下乳管内隆起样病变切除术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评价钼靶图像定位技术对乳管内隆起样病变的定位诊断和指导微创手术的价值。方法2003年1月到2007年10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对105例未扪及肿块乳头溢液病人行乳腺导管造影检查,钼靶图像定位方法精确定位导管内病灶,选择合适切口切除病变,将临床病理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结果105例肿瘤均完整切除,包括3例恶性行局部扩大切除,良性病变术后乳房外形无明显改变。结论钼靶图像引导下的乳管内隆起样手术切除范围小,创伤小,此方法简便易学、经济实用,有效地提高了乳管内隆起样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周丹 张国强 庞达 郁雷 何川关键词:乳头溢液 微创手术 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BRCA1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分析中国黑龙江省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中BRCA1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 以黑龙江地区的92例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发病年龄≤35岁)为研究对象.由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对BRCA1基因的全部编码序列(除外1,4号外显子)进行扩增.由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SSCP)进行突变的初筛,之后进行DNA直接测序证实.结果 在92例乳腺癌患者中发现有5种致病性突变,其中3种为新发现的突变,发现的已报道的2种突变均为无义突变.结论 在中国黑龙江人群中,BRCA1基因的突变对于遗传性乳腺癌的发生可能具有较重要意义;新发现的3个突变位点可能是中国人群中的特有突变;黑龙江地区BRCA1在家族性乳腺癌中突变率明显低于国内外报道,但其中的移码突变3712insG分别在3个患者中检出,提示有可能成为该地区的基础突变. 薛伟男 王劲松 宋燕妮 何川 张有学 庞达关键词:乳腺癌 BRCA1 家族性 基因 突变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6 2015年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是乳腺浸润性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发生率低,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与普通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没有显著区别。这种病理类型可与普通浸润性导管癌混合出现,也可表现为单纯的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但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具有独特的组织学形态及分子结构,决定了其病理学分级较高、易于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特点。多数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在影像学上表现为边缘不清的不规则肿块影,常伴有微小钙化。其特征性病理形态为细胞膜上皮抗原(EMA)在肿瘤细胞簇外周的细胞和基质中腔隙边缘特异性染色,同时显微镜下瘤细胞表面发现微绒毛结构,说明了瘤细胞簇周围的空隙样结构实际上是管状腔隙,瘤细胞呈"极向倒转"方式排列。IMPC具有高度淋巴血管浸润倾向,局部复发率高,是一种预后较差的类型。本文对近年来关于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桃丽 张国强 何川 吴昊 尹慧子关键词:乳腺癌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肿瘤 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评价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患者20例,对照组22例.两组均采用TEC化疗方案,试验组加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治疗结束后评估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的安全性以及患者的耐受性.结果 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试验组RR率为75.0%(15例),高于对照组的54.6%(12例)(P〈0.01) 试验组有9例出现不良反应,4例给予特殊处理,其余均自行缓解.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能明显提高化疗对局部晚期乳腺癌的疗效且安全性良好,是治疗乳腺癌的一种良好的辅助用药. 周丹 王劲松 任延律 刘锋 刘扬 佟志国 何川 张国强 庞达关键词:假单胞菌 铜绿 免疫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