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冰
-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南宁市1株人感染高致病H7N9禽流感病毒遗传特性分析
- 2018年
- 目的通过对广西省南宁市2017年首例人感染高致病H7N9禽流感病毒株血凝素(HA)及神经氨酸酶(NA)基因测序,从分子水平分析毒株的溯源及遗传特性。方法通过RT-PCR扩增H7N9禽流感毒株HA基因和NA基因并测序,经NCBI数据库BLAST比对,利用MEGE 5.1等软件构建进化树及统计蛋白关键位点的变异情况。结果系统进化树表明中国H7N9毒株HA基因与NA基因主要为2个类群,长三角分支和珠三角地区分支,南宁毒株A/Nanning/01/2017(H7N9)HA和NA基因均在珠三角分支上,与广东毒株高度同源。病毒HA蛋白裂解位点插入4个氨基酸由PEIPKGR↓GLF突变为PEVPKRKRTAR↓GLF,含有5个碱性氨基酸,使其具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毒力相关位点225由天冬氨酸(D)突变为甘氨酸(G)(D225G),毒力增强;受体结合186位点由甘氨酸(G)突变为缬氨酸(V)(G186V);飞沫传播关键氨基酸位点没有发生突变组合;糖基化位点高度保守。NA蛋白丢失5个氨基酸,毒力可能增强,耐药性位点、糖基化位点均相对保守,未发生突变。结论南宁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可能来源于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禽类的感染,人传人的可能性不大,对NA抑制剂药类敏感,但毒株已经具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毒力增强。南宁市外环境已经检测到H7N9核酸阳性标本,提示需要加强监测有效防控传染源。
- 裴建新秦剑秋农皓詹鑫婕杨丞何冰刘海燕
- 关键词:高致病性
- 一起食堂从业人员带菌致学生肠道传染病爆发的调查
- 2006年
- 黄纯建何冰
- 关键词:传染病疾病爆发流行食品处理和加工
- 南宁市193份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了解南宁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防控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定点随机采样的原则采集市售的10类193份食品样品,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检验方法和《广西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规定的检测技术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分离、培养、鉴定。结果从193份各类食品中检出致病菌25株,总检出率为12.95%(25/193)。其中腊样芽胞杆菌检出率为63.64%(14/22),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5.75%(10/174),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为0.65%(1/155)。结论南宁市市售食品有不同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现象,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 雷鸣尹俐何冰王亮黄世美
- 关键词:食品食源性致病菌食源性疾病污染
- 2019年南宁市登革热疑似病例监测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对南宁市登革热疑似病例进行监测分析,为制定南宁市登革热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9-01/12月南宁市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送检的1161例登革热疑似病例的血液,用RT-PCR检测登革病毒核酸RNA,采用ELISA检测登革特异性NSI抗原、Ig M抗体、Ig G抗体。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南宁市登革病毒血清型主要是DENV-1,存在DENV-2、DENV-3、DENV-1+DENV-3和DENV未分型血清型。不同性别病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P>0.05);各年龄段病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59,P<0.001),病例主要在20~50岁年龄段,占总病例数的75.08%。不同月份间的送检标本阳性率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4,P<0.001),病例主要出现在9、10和11月份时间段,占总病例数的96.83%。南宁市各县、城区标本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22,P<0.001),病例主要集中分布在江南区、青秀区、兴宁区、西乡塘区,占总病例数的87.87%。结论南宁市应继续加强登革热的监测力度,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防控策略对控制疫情有重要意义。
- 陆鸿燕农皓唐安达扬丞尹刘江何冰
- 关键词:登革热
- 疑似登革热疫情标本检测方法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登革热是一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因此,快速准确的对登革热疑似病例进行有效的检测在疫情监测和防控工作中至关重要。本文就登革热病原学、血清学检测方法优缺点进行分析,以期为指导临床快速、准确、有效地检测登革热,提高登革热的检出率,避免出现误诊、漏诊及延诊。
- 陆鸿燕农皓唐安达尹刘江何冰杨丞
- 关键词:登革热标本
- 南宁市O157大肠埃希菌的监测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南宁市肠出血性O157大肠埃希氏菌人感染、动物和媒介昆虫带菌状况。方法2008年所采集的腹泻病人粪便、动物粪便和苍蝇等标本,经处理后接种mEC肉汤增菌,先用免疫胶体金标法做初筛,阳性标本用免疫磁珠浓缩目标菌,划线接种CHROMagarO157显色琼脂平板,纯化后进行血清学诊断,然后集中进行系统生化鉴定和毒力检测等。结果共检测1083份标本,检出10株O157大肠埃希菌,总阳性率为0.92%,其中猪粪便为9.38%,牛粪为4.00%,苍蝇为4.35%,鸡粪为0.49%,腹泻病人粪便和鸭粪均未能出O157大肠埃希菌,部分标本中检出与O157大肠埃希菌有相关抗原的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和未能定型的大肠埃希氏菌;对所检出10株O157菌做SLT1、SLT2、eaeA、hly44种毒力基因的检测,发现3株菌(同一猪场的1份猪粪便和2份苍蝇中检出)eaeA+hly44阳性,未见含有SLT1SLT2基因,其他菌株SLT1SLT2eaeAhly44均为阴性。结论南宁市养殖场部分动物体携带有一定程度致病力的0157大肠埃希菌,并已造成了周围环境污染,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提示加强宿主动物0157大肠埃希菌监测和研究是防止未来大流行的关键。
- 冯景强潘海西曾毅吴杰何冰黄汝忠汤洪洋
- 关键词:腹泻病人动物毒力基因
- 2份疑似O157大肠埃希菌感染腹泻粪便的病原学检测
- 2010年
- [目的]了解肠道中与O157大肠埃希菌有共同抗原的部分菌株特性,为防止误诊提供参考。[方法]对胶体金免疫层析法阳性的腹泻病人粪便接种mEC肉汤增菌,用免疫磁珠浓缩目标菌株,划线CHROMagarO157显色琼脂平板,纯化后进行血清学诊断,再集中进行系统生化鉴定和毒力检测等。[结果]2份腹泻粪便中检出与O157大肠埃希菌有共同抗原的菌株,分别为普通大肠埃希菌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其中前者的毒力基因SLT1、SLT2、eaeA和hly4检测均阴性。[结论]与O157大肠埃希菌存在共同抗原的菌株比较普遍,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做为快速诊断只是诊断中一个的提示,临床诊断必须辅以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实验室生化结果加以综合判断。
- 冯景强尹俐王鸣柳何冰潘海西黄汝忠
- 关键词: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共同抗原腹泻病人粪便
- 南宁市职业人群布鲁菌感染状况调查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了解南宁市职业人群布鲁菌感染状况,为开展科学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试管凝集试验对南宁市南、北2大奶场的饲养员、挤奶工和农贸市场的生畜肉的销售员进行3年的布鲁菌抗体血清学跟踪检测。结果 636人份血清中检出阳性37份,阳性率为5.81%,南边奶场和农贸市场畜肉类销售员均为阴性。阳性感染者集中在北边奶场,且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检测和回访中发现阳性感染者血清抗体滴度以1:100~200者占97.30%(36/37),达到1:400仅1份,感染者未见有临床症状或有不适。结论本市职业人群布鲁菌感染者的抗体阳性滴度不高,几乎均无临床症状。控制家畜布鲁菌病的流行是降低人群布鲁菌感染率的关键,同时应继续关注并跟踪隐性感染者的健康状况。
- 尹俐冯景强何冰潘海西吴杰
- 关键词:布鲁菌抗体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