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卫红

作品数:54 被引量:215H指数:10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4篇政治法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9篇细胞
  • 10篇分化
  • 9篇造血
  • 9篇造血干
  • 9篇祖细胞
  • 8篇人胎
  • 8篇人胎盘
  • 8篇胎盘
  • 8篇染色
  • 7篇染色体
  • 7篇干细胞
  • 5篇羊膜
  • 5篇诱导分化
  • 5篇人羊膜
  • 5篇间充质干细胞
  • 5篇充质干细胞
  • 4篇人胎盘组织
  • 4篇胎盘组织
  • 4篇免疫
  • 4篇扩增

机构

  • 53篇遵义医学院附...
  • 6篇遵义医学院
  • 5篇贵州大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药理学教研室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54篇万卫红
  • 36篇方宁
  • 32篇章涛
  • 32篇陈代雄
  • 31篇刘祖林
  • 25篇刘金伟
  • 22篇祁莹
  • 18篇胡锡阶
  • 15篇余丽梅
  • 11篇肖瑜
  • 9篇肖建辉
  • 5篇梁宗琦
  • 4篇赵春华
  • 3篇宫黎明
  • 3篇张潜
  • 2篇余舰
  • 2篇赵玉洁
  • 2篇宋秀军
  • 2篇闵迅
  • 2篇王丽

传媒

  • 11篇遵义医学院学...
  • 5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解剖学杂志
  • 3篇中华血液学杂...
  • 3篇免疫学杂志
  • 2篇贵州医药
  • 2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解剖学报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年份

  • 1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8篇2009
  • 12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3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dentifiler体系在276例单亲亲权鉴定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Identifiler体系在单亲亲权鉴定案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荧光标记STR-PCR复合扩增、毛细管电泳基因分型技术,应用3100 Avant遗传分析仪对276例单亲亲权鉴定的个体进行15个短串联重复串联序列(STR)基因座的基因分型。结果在276例的单亲亲权鉴定中,认定亲权关系199例,占72.10%,其中亲权指数(CPI)≥2 000,父权相对机会(RCP)≥99.95%有183例,13例CPI<2 000,3例出现一个基因座单步突变;排除亲权关系77例,占27.90%,其中2例只出现1~2个不符合遗传规律基因座,通过加测母亲样本,排除指标均大于3个。结论应用Identifiler体系的15个STR基因座对常规单亲亲权案例能成功地开展鉴定分析工作,但当CPI<2 000或有1~2不符合遗传规律基因座时,须增加检测基因座和加测母亲样本,以提高亲权指数或增加排除指标,规避可能的错误鉴定结论。
胡锡阶万卫红陈代雄余丽梅刘金伟
关键词:短串联重复序列突变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性反转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附3例46,XY性反转女性病例报道)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评价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在性反转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常规G显带方法分析3例生殖器发育障碍的社会性别为女性患者的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并采用FISH分析其X、Y染色体。结果FISH结果与G显带核型一致,3例患者均为46,XY女性性反转。结论FISH对于性反转颇具诊断价值,对中期分裂相有限及分散不佳的染色体标本均可作出明确诊断。
方宁刘祖林万卫红祁莹陈代雄
关键词:性反转综合征荧光原位杂交染色体畸变
人胎盘组织来源造血干/祖细胞及其特性(英文)被引量:2
2008年
背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除已知的人骨髓、外周血和脐带血中存在造血干/祖细胞外,人胎盘组织中也有造血干/祖细胞存在。目前为止,还缺乏对人胎盘组织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分化特性及人胎盘组织淋巴细胞亚群组成和免疫原性等的深入研究。目的:探究人胎盘组织是否含有比脐带血更丰富的造血干/祖细胞,并对其造血祖细胞系增殖分化能力进行检测,同时对人胎盘组织淋巴细胞亚群组成及表型特征进行分析。设计、时间及地点:开放性实验,于2004-01/2006-12在贵州省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经产妇知情同意,无菌采集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健康足月分娩新生儿胎盘和脐带血共12份。淋巴细胞亚群检测试剂盒,CD34绝对计数试剂盒(Becton Dickinson公司);CD34磁珠分选试剂盒,FITC标记的CD38单克隆抗体,抗FITC磁珠和MS/LS免疫磁式细胞分选柱(Miltenyi Biotec)。方法:脐带血与RPMI-1640培养基(含体积分数为0.1的胎牛血清)按1∶1的比例混合,采用Ficoll-Histopaque分离液离心30min,吸取界面层细胞,PBS洗涤一次,获得脐带血单个核细胞。采用机械法加0.25g/L胶原酶消化制备胎盘组织单个细胞悬液,之后同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分离步骤分离胎盘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胎盘单个核细胞中CD34+CD38-,CD34+CD38+造血干/祖细胞(HSPCs)和淋巴细胞亚群的组成比例。免疫磁珠分选法分选人胎盘CD34+CD38-、CD34+CD38+造血干/祖细胞,并分别进行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生成单位、红细胞爆裂型集落生成单位、混合集落生成单位系集落形成培养,以评价其造血祖细胞系增殖分化能力。实验全程用脐带血作平行比较分析。主要观察指标:胎盘和脐带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组成百分率、祖细胞系集落形成能力、淋巴细胞亚群表型及组成特点。结果:①胎盘CD34+造血干/祖细胞百分率是脐带血的8.8倍,差异有显著性
章涛方宁陈代雄刘祖林刘金伟万卫红祁莹肖建辉肖瑜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人胎盘
江西虫草液体深层培养条件优化被引量:15
2004年
通过摇瓶液体培养实验,确定江西虫草培养基为蔗糖2%,甘油1%,黄豆浸液0.5%,酵母膏0.5%,KH2PO40.1%,MgSO40.05%,蒸馏水1000mL,初始pH6~7。装液量200~250mL 500mL,加入10粒分散球,按培养液量的5%~7.5%接种6d左右菌龄的菌种,于26~28℃、旋转式摇床150~180r min培养8d,最大菌丝体生物量可达16.6g L。
肖建辉刘金伟刘祖林方宁肖瑜祁莹万卫红陈代雄梁宗琦
关键词:生物量菌丝体接种培养基
燃煤砷中毒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44黏附分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燃煤砷中毒(CAP)患者外周血CD44黏附分子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70例CAP患者按病程及是否癌变分为4组(CAP1<10年23例,未癌变;CAP210~19年21例,未癌变;CAP3≥20年20例,未癌变;CAP4≥20年6例,癌变),采用流式细胞仪对不同患病时间组的CA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44黏附分子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正常人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CD44水平为(36.81±10.71)%,而CAP1、CAP2、CAP3和CAP4组则分别为(36.53±9.08)%、(40.31±8.21)%、(45.18±10.48)%和(49.61±12.15)%;随着病程时间延长,CD44黏附分子表达百分率逐步增高,患病时间20年以上组增幅明显(P<0.05),但CAP4肿瘤组和同一患病年限的CAP3非肿瘤组之间的CD44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患病20年以上的CA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44黏附分子明显增加,外周血CD44表达水平可作为CAP患者肿瘤风险评估、监测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方宁章涛胡锡阶万卫红祁莹张信江陈代雄
关键词:砷中毒外周血淋巴细胞CD44
间充质干细胞与巨噬细胞共培养体系的细胞因子表达模式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比较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PBMSC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与巨噬细胞(M0型)共培养后的细胞因子表达差异。方法分离培养大鼠PBMSCs、BMMSCs和M0型巨噬细胞,采用Transwell培养体系分别进行PBMSCs和BMMSCs与M0共培养,同时还采用PBMSCs、BMMSCs和M0单独培养组作为对照。共培养3 d后采用Bio-Plex免疫微球法对各组培养上清液中IL-10、IFN-γ、IL-1β、TNF-α细胞因子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与PBMSCs组比较,PBMSCs+M0共培养上清液中的IL-10、IL-1β含量升高(P<0.05),TNF-α的含量降低(P<0.05),而IFN-γ的含量没有变化(P>0.05);BMMSCs+M0共培养组的细胞因子表达变化模式同PBMSCs+M0共培养组,但变化程度均高于后者(P<0.05)。结论 PBMSCs和BMMSCs与M0共培养均可促进IL-10、IL-1β表达,抑制TNF-α的表达,且BMMSCs的调节能力强于PBMSCs,表明PBMSCs和BMMSCs均具有炎症免疫调节潜力并具有差异性,为间充质干细胞在不同疾病状态下的治疗应用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高弘斐张潜陈龙宋公宇赵玉洁万卫红刘祖林余丽梅章涛
关键词: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巨噬细胞细胞因子
人胎盘组织细胞表型特征及其意义
2008年
目的:研究足月分娩胎盘组织细胞的表型特征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人胎盘组织单个核细胞(MNC)中CD133+细胞及其亚群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胎盘组织CD133、CD34、KDR、vWF和CD144的表达分布。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在胎盘MNC中,CD133+细胞所占百分率为(1.7±1.1)%,其中CD133+CD34+细胞亚群的比例为(0.5±0.5)%;胎盘CD133+细胞中表达CD34的细胞占(24.1±11.2)%。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绒毛间质存在CD133+和CD34+细胞;胎盘绒毛合体滋养层和细胞滋养层细胞也表达CD133;而KDR、vWF和CD144的表达限于胎盘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其表达CD34,但不表达CD133。结论:人足月胎盘组织间质中存在CD34+和CD133+细胞,晚期胎盘绒毛血管无内皮祖细胞存在。
徐菁陈代雄方宁刘祖林章涛万卫红刘金伟祁莹
关键词:CD133CD34胎盘组织
185例不孕不育妇女辅助生殖前TORCH抗体的检测
2007年
目的在准备作辅助生殖的不孕不育妇女中进行TORCH抗体的检测。方法运用ELISA方法进行弓形体(TOX)、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五种病原体IgM、IgG抗体的检测。结果185名患者中这五种病原体IgM、IgG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1.62%、1.08%、4.32%、2.70%、2.16%和3.24%、89.73%、91.35%、90.27%、74.59%。结论CMV、HSVⅠ两种病原体有较高的感染性,HSVⅡ在不孕不育妇女中有较高的感染史。
胡锡阶祁莹万卫红方宁
关键词:TORCH辅助生殖ELISA
习惯性流产伴染色体核型异常21例分析
2008年
采用培养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对76对习惯性流产夫妇152例样品进行染色体核型遗传学分析。发现异常染色体核型21例,其中女18例、男3例,总检出率为13.8%。在检出的21染色体异常核型中含片段易位17例(包括平衡易位11例,罗氏易位6例)、插入2例、缺失和臂间倒位各1例,平衡易位和罗氏易位分别占全部异常核型的52.4%和28.6%,提示习惯性流产夫妇染色体畸变发生率高。认为降低习惯性流产的发生率和提高其病因诊断率,应重视婚前遗传学筛查并对流产夫妇进行遗传学检测。
章涛祁莹方宁胡锡阶万卫红
关键词:习惯性流产遗传筛查异常核型
脐血CD133^+细胞体外扩增巨核系祖细胞的研究
2008年
本研究探讨脐血CD133+(UCB-CD133+)细胞体外扩增巨核系祖细胞的能力和最佳收获时间。采用免疫磁珠激活细胞分选系统(MACS)分选UCB-CD133+细胞,将纯化的UCB-CD133+细胞接种于含TPO、IL-3和SCF的无血清液体培养体系中体外扩增巨核系祖细胞,在培养第7、10和14天进行细胞计数,流式细胞仪检测扩增过程中CD133、CD34、CD41抗原表达的动态变化,并采用半固体法对不同扩增阶段的细胞进行巨核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培养。结果表明:培养至第7天时,UCB-CD133+细胞扩增效果最佳,扩增了8.2±2.2倍;培养至第14天,细胞总数扩增了116倍;培养至10天时,平均1个CD133+细胞所产生的CD133+CD41+和CD34+CD41+细胞数最多,分别为2.5±0.9和2.6±0.5个,所产生的CD41+细胞为20.3±5.9个;扩增前后的UCB-CD133+细胞均能形成CFU-MK,扩增第10天的UCB-CD133+细胞所形成的CFU-MK总数最多,CFU-MK扩增倍数为59.5±11.8倍。巨核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扩增后的巨核系细胞多呈幼稚状态,未见血小板形成。结论:UCB-CD133+细胞具有较强的体外扩增巨核系祖细胞的能力,培养第10天扩增效能最佳。
王丽陈代雄方宁刘祖林章涛万卫红祁莹刘金伟
关键词:CD133^+细胞巨核系祖细胞体外扩增脐血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