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利 作品数:28 被引量:32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医药卫生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四川省攀枝花市发现贡山链蛇 被引量:2 2018年 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在四川省境内的攀枝花大黑山森林公园、攀枝花盐边县红宝苗族彝族乡共采集到贡山链蛇(Lycodon gongshan Vogel and Luo,2011)标本2号,为四川省首次发现该物种。2号标本(标本号R20140901和PZH20170901)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陈泽柠 陈勤 唐业忠 宋昭彬 徐海根 丁利中国毒蛇多样性研究进展,分布格局和物种鉴定 中国是蛇类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蛇伤高发的地区之一。过去有中国十大毒蛇的说法。随着现代分子遗传学、生物信息学在物种分类和演化中的广泛应用以及生物多样性调查演技剧的深入开展,蛇类新物种近年来不断被发现。截止到20... 丁利关键词:毒蛇 物种分类 关于“台湾钝头蛇-中国钝头蛇复合体”的分类探讨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考察"台湾钝头蛇-中国钝头蛇复合体"(Pareas formosensis-chinensis complex,后简称"复合体")分类的历史、现状及进展。【方法】主要依据最新文献资料及色斑、鳞被特征等形态学资料,对"复合体"的分类进行探讨。【结果】1)分子系统学研究恢复了中国钝头蛇(Pareas chinensis)的分类地位,它的分布范围可能仅局限于四川省及邻近省份;2)综合分类研究恢复了阿里山钝头蛇(Pareas komaii)的分类地位,并设立新种泰雅钝头蛇(Pareas atayal);3)根据形态特征,云南钝头蛇(Pareas yunnanensis)应为有效种;4)台湾钝头蛇(Pareas formosensis)、广东钝头蛇(Pareas kuangtungensis)、缅甸钝头蛇(Pareas hamptoni)可能是亚种关系。【结论】"复合体"并非1个种,最少应包含5个种。综合分类学方法为解决本类群的的分类争议提供了方向。 郭玉红 丁利关键词:分类学 河南省蛇类新纪录——颈槽蛇 被引量:1 2013年 2009年7月,在河南省栾川县进行两栖爬行动物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时,于伏牛山采得一批蛇类标本。其中一种经鉴定为颈槽蛇Rhabdophis nuchalis,隶于游蛇科颈槽蛇属。该蛇采集于伏牛山自然保护区(33°18’N,111°12’E,700m)阔叶林路边的草丛中。经检索,颈槽蛇在河南未被报道过,系河南省蛇类分布的新纪录种。标本现存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CIB),标本号为CIB94009。标本为雄性成体,头体长438mm,尾长97mm。头背面橄榄绿色。从头至尾,有不明显红色及黑色斑点。 雷隽 丁利关键词:蛇类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 两栖爬行动物 生物多样性 标本馆 一种基于多模态信息的图像处理方法及生态相机伴侣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模态信息的生态图像处理方法,包括连续采集图像生成点所处环境的多模态信息,确定图像生成时多模态信息平均值;确定生成图像的目标物位置信息,并将多模态信息平均值和目标物位置信息显示到输出的生态图像上;以及... 唐业忠 方光战 丁利文献传递 四川贡嘎山黄喉貂猎杀横斑锦蛇 被引量:2 2021年 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也称青鼬,为食肉目大型鼬科动物,头体长45~65 cm,粗大显眼的尾长37~45cm(李晟2019),为相对严格的昼行性动物(Grassman et al.2005,朱博伟等2019)。黄喉貂的食谱很广,包括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无脊椎动物、植物的果实、蜂蜜等,在部分地区被称为"蜜狗"。仅Zhou等(2011)在黄喉貂粪便中发现蛇的碎屑。 廖婷婷 蒋勇 陈贵英 丁利 王杰关键词:食肉目 无脊椎动物 两栖类 小鳖的有效性——基于分子和形态的分析 鳖属小鳖的有效性一直没有得到确定。本研究结合了分子和形态学数据探讨小鳖的新种有效性。通过五个线粒体基因(5308 bp的12S rRNA,16S rRNA,ND4,CO1和cyt b)的最大似然,最大简约和贝叶斯分析方法... 杨萍 唐业忠 丁利 郭宪光 王跃招关键词:物种有效性 文献传递 横斑玉斑蛇的补充描述 被引量:1 2017年 横斑玉斑蛇(旧称"横斑锦蛇")(Euprepiophis perlacea(Stejneger,1929))是一种相对罕见的无毒蛇。但自其命名报道以来,相关的基础研究资料甚为缺乏,关于该种清晰的生态照片就更加稀少。本研究基于数年来的野外观察和标本检视,发现该种幼体和成体有很大差别,解剖标本发现其有食鼠习性。近年来的野外调查中陆续报道了该种在四川西部更多的分布纪录,并报道了该种在陕西的省的分布,系该省蛇类新纪录。基于上述信息,对我国横斑玉斑蛇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和食性等进行补充描述,为对其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丁利 干少雄 史静耸 黄耀华 李书彬 刘家斌 周生焱 周财权横斑锦蛇生境适宜性关键因子选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017年 本研究根据天全县横斑锦蛇极小种群资源调查,结合现有横斑锦蛇发现点的生境条件,研究和分析横斑锦蛇的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旨在为横斑锦蛇种群保护和扩大种群数量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更好地保护这一濒危物种。 干少雄 丁利 杨洪忠 周材权 赵康林关键词:生境 横纹小头蛇的分类地位 蛇属有60 多种,我国已知有13 种,分布于亚洲南部、大洋洲和埃及.学者认为该属很多物种的分类地位有待进一步澄清.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分子系统学在分类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助于从系统进化的角度上去审视物种的分类地位. 雷隽 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