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齐辉连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曲霉
  • 2篇聚糖酶
  • 2篇壳聚糖酶
  • 1篇低聚异麦芽糖
  • 1篇选育
  • 1篇烟曲霉
  • 1篇乙烯
  • 1篇乙烯醇
  • 1篇异麦芽糖
  • 1篇诱变
  • 1篇诱变选育
  • 1篇诱变育种
  • 1篇育种
  • 1篇预处理
  • 1篇原生质
  • 1篇原生质体
  • 1篇真菌
  • 1篇质体
  • 1篇溶酶
  • 1篇糖苷

机构

  • 5篇广西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广西亚热带生...

作者

  • 5篇齐辉连
  • 4篇陈桂光
  • 3篇梁智群
  • 3篇张云开
  • 2篇李玮
  • 1篇石君连
  • 1篇梁钰
  • 1篇黄时海
  • 1篇朱婧
  • 1篇李有志
  • 1篇李灿明
  • 1篇黄珊
  • 1篇刘演景
  • 1篇秦会娟
  • 1篇袁媛
  • 1篇覃拥林
  • 1篇黄晓婷
  • 1篇廖福真

传媒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中国酿造
  • 1篇广西农业生物...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灭活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提高豆鼓纤溶酶菌产酶量被引量:5
2009年
以豆豉纤溶酶产生菌株蜡状芽孢杆菌UV-101和MW-101作为亲本菌株,首先对亲本原生质体进行紫外灭活,然后用PEG(6000)作为融合剂对灭活双亲进行原生质体融合。通过对再生平板上长出的融合子进行平板初筛和摇瓶复筛,最终获得一株高产菌株PF-101,其酶活比亲本菌株分别提高了74·47%和86·36%,并且该菌株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李灿明黄时海张云开黄珊齐辉连陈桂光覃拥林梁智群
关键词:原生质体灭活纤溶酶
聚乙烯醇复合凝胶固定壳聚糖酶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以聚乙烯醇(PVA)和海藻酸钠复合凝胶为载体,利用反复冻融法固定壳聚糖酶,利用响应面中心复合设计法优化聚乙烯醇与海藻酸钠的浓度,结果分别是10·88%、1·07%,并对游离的壳聚糖酶和固定化酶的特性进行比较,经固定化的酶,其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都得到显著提高,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pH由5·0降至4·5,最适反应温度由60℃升至65℃,其米氏常数由7·24mg/mL升至10·12mg/mL,固定化的酶在连续使用7次后,仍可保持79%的酶活。
陈桂光刘演景朱婧齐辉连石君连廖福真
关键词:壳聚糖酶聚乙烯醇固定化响应面法
黑曲霉低聚异麦芽糖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被引量:7
2011年
以黑曲霉GXM-3为出发菌株进行60Co-γ射线与紫外线照射复合诱变育种,通过苔盼兰平板筛选及摇瓶培养,获得42株转化木薯淀粉液化液生成低聚异麦芽糖浆能力较强的突变株。其中,突变株D-597的转化能力最强。其在3L发酵罐中发酵80h,糖浆产物中低聚异麦芽糖含量达到最高值169.4mg/m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37.2%,发酵周期则缩短了40h。突变株D-597在利用木薯淀粉生产低聚异麦芽糖方面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前景。
陈桂光李玮齐辉连张云开梁智群
关键词:黑曲霉低聚异麦芽糖诱变育种Α-葡萄糖苷酶
烟曲霉菌株发酵产壳聚糖酶条件的优化被引量:2
2011年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选育的一株产壳聚糖酶菌株UC-233进行发酵条件优化,结果表明其最适氮源是黄豆粕粉,最适碳源是壳聚糖,其最适发酵条件是:黄豆粕粉3.3%,胶体壳聚糖1.5%,培养基初始pH为4.0,250mL三角瓶装液量为50mL,接种量为1mL,发酵温度是30℃,发酵时间为48h,在此条件下菌株发酵液的壳聚糖酶活力达39.5U/mL,是优化前的1.43倍。
齐辉连陈桂光李玮张云开梁智群
关键词:壳聚糖酶发酵条件
预处理方式对微紫青霉菌(Penicillium janthinellum)菌株GXCR吸附Zn^(2+)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方式对微紫青霉菌(Penicillium janthinellum)菌株GXCR的Zn2+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匀浆化+NaOH(0.5 mol/L)预处理的菌体(匀浆碱化菌体)的吸附效果最好,Zn2+的吸附增加率达到39.74%;匀浆化+酸化处理导致菌体的Zn2+吸附能力下降。匀浆碱化菌体吸附Zn2+的适宜pH为5~6,吸附是一个快速过程,在5 min内基本趋于平衡。等温曲线和荧光检测表明,匀浆碱化菌体吸附Zn2+是一种表面吸附为主的单分子层吸附行为。经吸附-解吸-吸附循环使用4次后,碱化菌体的Zn2+吸附率仍可达到第一次吸附率的73.24%。
黄晓婷梁钰秦会娟齐辉连袁媛李有志
关键词:预处理真菌ZN^2+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