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齐朝月

作品数:21 被引量:8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直属医疗机构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7篇成像
  • 6篇综合征
  • 6篇磁共振
  • 5篇灌注
  • 5篇磁共振成像
  • 4篇LEIGH综...
  • 3篇血症
  • 3篇酸血症
  • 3篇突变
  • 2篇胰腺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同型半胱氨酸
  • 2篇同型半胱氨酸...
  • 2篇脑灌注
  • 2篇脑脊髓
  • 2篇脑脊髓病
  • 2篇基因
  • 2篇脊髓病
  • 2篇甲基丙二酸

机构

  • 1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1篇空军总医院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空军后勤部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0篇齐朝月
  • 11篇肖江喜
  • 11篇杨艳玲
  • 7篇时惠平
  • 6篇谢晟
  • 5篇秦炯
  • 5篇吴希如
  • 5篇黄鹤
  • 5篇孙鹏
  • 4篇蒋学祥
  • 4篇张尧
  • 3篇常杏芝
  • 3篇宋金青
  • 3篇孙芳
  • 2篇徐家兴
  • 2篇戚豫
  • 2篇马晓璇
  • 2篇宋宏涛
  • 2篇黄鹤
  • 2篇张丹卉

传媒

  • 3篇中华放射学杂...
  • 3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武警医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中国医刊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骨科
  • 1篇全军第十六届...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腓肠肌急性运动损伤的MRI表现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腓肠肌急性损伤的磁共振成像(MRI)征象,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16例临床、影像综合诊断为腓肠肌急性损伤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整理,MRI成像序列包括矢状位T1加权像、T2加权像和脂肪抑制或水激发序列像,以及轴位T2加权像。结果 16例患者的X线平片均未见骨折征象。MRI上均表现为肌肉损伤区的水肿、出血和肌纤维断裂,6例有肌间隙内有少量积液。水肿在T1加权像上呈稍低信号,在T2加权像及水激发序列上呈稍高或高信号。出血在T1和T2加权像上均表现为高信号。结论 MRI能特征性显示急性腓肠肌损伤的部位与病理改变,显示X线平片和CT无法显示的软组织损伤改变,为临床诊治提供很好的影像学资料。
朱卫峰时惠平黄鹤孙鹏齐朝月张宇哲
关键词:骨骼磁共振成像
丙酮酸脱氢酶E1α亚单位缺陷导致Leigh综合征被引量:18
2007年
Leigh综合征是由于线粒体呼吸链能量代谢障碍所导致的遗传性疾病,丙酮酸脱氢酶E1浕亚单位(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 E1 alpha subunit,PDHA1)缺陷是导致Leigh综合征的常见原因之一。该研究通过PDHA1基因分析首次确诊了1例中国患者。该患儿1岁后运动发育落后,无力,肌张力低下,肌腱反射消失,发热、感冒时间歇性加重,智力发育正常。肌电图检查、腓肠肌病理活检结果提示神经性损害。3岁时脑MRI扫描未见异常,5岁时脑MRI呈现双侧苍白球对称性损害,符合Leigh综合征表现。经基因分析证实患者及其母亲PDHA1基因外显子3存在C214T突变,导致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活性下降。经过维生素B1、辅酶Q10、左旋肉碱及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治疗后,患儿运动能力显著改善,现在8岁,正常就学。PDHA1缺陷为X连锁遗传性疾病,表型复杂,临床诊断困难,该患儿以无力为主要表现,经基因诊断确诊。
张尧孙芳杨艳玲常杏芝戚豫齐朝月肖江喜秦炯吴希如
关键词:LEIGH综合征无力基因突变
骨水泥中抗癌药的释放、活性及抗肿瘤效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确定化疗药丝裂霉素、长春新碱和5F-尿嘧啶掺入骨水泥后的释放及活性,评价其掺入骨水泥后经皮介入治疗小鼠移植瘤模型的抗肿瘤效应。材料和方法:采用洗提法和MTT法测量药物的释放及活性。60只昆明种小鼠,每只小鼠皮下注射,S180肉瘤细胞1×106,7天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3组为治疗组,每一组各以上述一种抗癌药骨水泥0.5ml瘤块内注入;另1组为对照组,仅注入单纯骨水泥0.5ml。记录每组10只荷瘤小鼠肿瘤大小变化,余5只作病理检查。结果:三种药物均可从骨水泥中释放并具有杀伤肿瘤细胞效应;3组治疗组中,肿瘤体积在1~10天内逐日缩小或不增大;而对照组中肿瘤体积持续增大。病理检查见治疗组水泥块周边肿瘤组织片状坏死。结论:骨水泥携带常用抗癌药具有抗肿瘤效应。
孙诚徐晓明齐朝月
关键词:肿瘤丝裂霉素长春新碱尿嘧啶骨水泥MTT
戊二酸血症I型患者的临床与脑磁共振成像特点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探讨戊二酸血症Ⅰ型患者的脑部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6例戊二酸血症Ⅰ型患者均经尿有机酸测定、血液酯酰肉碱谱分析确诊,通过磁共振成像了解脑损害特点,结合临床经过及生化特点进行研究。结果6例患者于生后2—8个月发病,因“肌张力异常、智力运动障碍”来院。患者尿液戊二酸、3-羟基戊二酸、血液戊二酰肉碱浓度显著增高。脑MRI显示6例患儿脑基底节区损害,受累的灰质核团呈对称性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5例患儿脑白质病变,其中4例出现在中央区白质,1例左侧顶叶下白质出现斑片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6例患儿中有3例出现额颞部脑萎缩并双侧裂池明显扩大。结论脑深部灰质核团基底节对称性异常信号及中央区白质MRI异常信号是戊二酸Ⅰ型的脑部MRI主要表现。额颞部脑萎缩、双侧侧裂池明显扩大为戊二酸血症Ⅰ型特征性MRI表现。脑MRI是评估戊二酸血症Ⅰ型患者脑损伤的重要手段,明显优于CT。
齐朝月宋金青肖江喜谢晟杨艳玲张尧孙芳秦炯吴希如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磁共振成像(MRI)戊二酸
婴幼儿甲基丙二酸尿症的MR表现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甲基丙二酸尿症婴幼儿患者的头颅MR表现。方法对17例被确诊为甲基丙二酸尿症的婴幼儿患者(其中9例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进行头颅常规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17例患儿中,14例有明显脑萎缩,7例表现出小脑萎缩,7例患儿有大脑白质脱髓鞘,7例白质髓鞘化程度落后,4例患儿苍白球可见对称性长T2信号,2例患儿合并双侧硬膜下积液。9例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表现与单纯甲基丙二酸尿症类似。结论婴幼儿甲基丙二酸尿症的影像学表现主要与代谢异常导致的白质损害有关,了解该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提供诊断的线索。
叶锦棠谢晟齐朝月杨艳玲肖江喜
关键词:甲基丙二酸尿症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磁共振成像
腰骶角与峡部裂性脊柱滑脱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X线诊断中腰椎峡部裂的腰骶角与峡部裂性脊柱滑脱的相关性。方法研究组为45例L5双侧峡部裂并L5脊柱滑脱,取站立侧位X线片采用Ferguson’s方法测量腰骶角度;对照组为100例无滑脱的同龄青年人,取站立侧位X线片采用同样方法测量腰骶角。比较两组腰骶角的差异及研究组腰骶角与L5滑脱的关系。结果研究组L5峡部裂并脊柱滑脱腰骶角平均为(43.42±6.76)°。对照组100例无滑脱腰骶角平均为(38.29±5.88)°。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5)。研究组L5滑脱与腰骶角相关性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系数:0.352,两者呈正相关。结论研究组腰骶角均值明显大于对照组,与L5脊柱滑脱有明确的相关性,与L5峡部裂性脊柱滑脱的发生及程度有直接的关系,是峡部裂性脊柱滑脱的(促进)因素之一。
屈国林齐朝月曲宝田张志虎李长彬朱岳龙徐家兴宋云龙
关键词:飞行学员腰椎峡部裂脊柱滑脱腰骶角X线诊断
甲基丙二酸尿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致多系统损害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甲基丙二酸尿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甲基丙二酸尿症中的特殊类型,对 5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本症的临床表现、生化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进行尿有机酸分析,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确诊后给予钴胺素、左旋肉碱、甜菜碱等药物治疗,予以长期随访.结果 5例患儿(男 2例,女 3例)起病年龄 3个月~ 13岁. 4例表现为进行性智力运动障碍伴蛋白尿、血尿, 1例因肌肉酸痛就诊,伴抽搐 2例,伴周围神经损害 2例,肝功异常 2例. 5例患儿尿甲基丙二酸为 29.4~ 805.9 mg/g肌酐(正常对照为 0.2~ 3.6 mg/g肌酐),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 42.5~ 215.22 μ mol/L(正常对照 5~ 15 μ mol/L),均明显增高,血浆游离肉碱浓度下降.经维生素 B12、左旋肉碱治疗后,患儿尿甲基丙二酸浓度明显下降,经甜菜碱治疗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逐渐降低.结论甲基丙二酸尿症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导致多系统损害,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对不明原因的脑病、周围神经病、肾损害等多脏器损害患者,应尽早进行尿有机酸分析等特殊检查,对于甲基丙二酸尿症患者应进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定.
常杏芝杨艳玲孙芳齐朝月宋金青张月华王爽肖慧捷肖江喜秦炯吴希如
关键词:甲基丙二酸尿症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多系统损害甜菜碱
儿童基底神经节病变的病因与鉴别诊断被引量:4
2006年
齐朝月肖江喜杨艳玲
关键词:病因
Leigh综合征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线粒体脑肌病Leigh综合征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表现及其临床意义,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资料与方法对32例Leigh综合征患者和38名正常对照者行2D-MRS检查和常规MRI检查,比较病例组中苍白球、丘脑区域的MRI阳性、MRI阳性病例及正常对照组相应区域代谢物胆碱/肌酸(Cho/Cr)、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NAA/Cr)、乳酸/肌酸(Lac/Cr)、肌醇/肌酸(mI/Cr)比值的差异。结果24例(75%)患儿脑内出现异常信号,其中15例深部灰质核团受累,13例累及白质,8例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苍白球、丘脑区域MRI阳性组NAA/Cr比值明显低于MRI阴性组(P<0.01)及对照组(P<0.01);而MRI阳性组Lac/Cr比值较MRI阴性组和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MRI阴性组的苍白球区可探及Cho/Cr明显升高(P=0.019)和丘脑区的NAA/Cr减低(P=0.044)。丘脑区域mI/Cr比值MRI阳性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2)。结论Leigh综合征典型的MRI改变对临床诊断和鉴别具有重要辅助作用。1H-MRS显示MRI异常组较MRI阴性组的NAA/Cr下降和Lac/Cr升高更明显,提示神经损害更严重,有助于监测病情发展。1H-MRS可先于MRI发现脑内病变,为家系性病例的临床监控和早期干预提供帮助。
肖江喜齐朝月杨艳玲谢晟王霄英蒋学祥
关键词:线粒体脑肌病LEIGH综合征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MELAS综合征患者脑灌注异常的MRI特征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MELAS综合征患者的MR脑血流灌注异常特征。方法对13例确诊的MELAS综合征患者和13名对照组受试者行流速敏感交替反转恢复免除独立T,测量(FAIREST)序列扫描,通过后处理生成脑血流量(CBF)图,分别测量他们的双侧基底节区、丘脑、颞叶和枕叶的相对脑血流量(rCBF)值,采用多元回归法分析对照组中测量部位和侧别对rCBF值的影响,将对照组、MELAS综合征组非病灶区和病灶区的rCBF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左侧基底节区、丘脑、颞叶和枕叶的rCBF值分别为0.83±0,23、1.17±0.30、0.93±0.28和1.11±0.25,右侧基底节区、丘脑、颞叶和枕叶的rCBF值分别为0.77±0.15、1.03±0.34、1.06±0.23和1.09±0.23,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不同测量部位和侧别对于rCBF值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感兴趣区的rCBF值为1.00±0.28,MELAS组综合征非病灶区和病灶区的rCBF值分别为1.01±0.31和1.95±0.43,MELAS综合征组病灶区的rCBF值大于非病灶区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99,P〈0.01)。结论MR灌注成像能够显示MELAS综合征患者发作期的脑血流改变,提示病灶区处于高灌注状态。
谢晟齐朝月肖江喜杨艳玲蒋学祥
关键词:MELAS综合征灌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