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齐子芳

作品数:18 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泰山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梗死
  • 5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4篇血清
  • 4篇反应蛋白
  • 3篇聚体
  • 3篇二聚体
  • 3篇CRP
  • 3篇D-二聚体
  • 2篇胆固醇
  • 2篇蛋白
  • 2篇球菌
  • 2篇维生素
  • 2篇维生素C
  • 2篇细胞
  • 2篇钠尿肽
  • 2篇进展型
  • 2篇进展型脑梗死
  • 2篇老年
  • 2篇急性

机构

  • 15篇聊城市第二人...
  • 3篇泰山医学院

作者

  • 18篇齐子芳
  • 6篇任更朴
  • 4篇王克俊
  • 3篇刘淑会
  • 3篇张树仁
  • 2篇许光霞
  • 2篇李恩杰
  • 2篇姚桂芳
  • 2篇张德
  • 2篇刘西忠
  • 2篇荆蕊平
  • 1篇刘秀华
  • 1篇赵庆昌
  • 1篇蔡庆岭
  • 1篇汪明红
  • 1篇代怀静
  • 1篇付秀红
  • 1篇岳宗柱
  • 1篇彭玉华
  • 1篇王新强

传媒

  • 4篇放射免疫学杂...
  • 2篇临床输血与检...
  • 2篇检验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邯郸医学高等...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年份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维生素C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测定的干扰被引量:8
2008年
血糖(GLU)、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脂(TG)是实验室测定13益增多的项目.维生素C(VC)是临床广泛应用的药物.而VC恰恰是三者现在实验室测定常用方法(GOD—PAP、CHOD—PAP、GPO—PAP)的干扰物,VC对三者的干扰程度如何?在不同的检测系统干扰是否有区别?就此问题我们同时在Roche检测系统和Beckman检测系统进行了实验.报道如下。
齐子芳
关键词:甘油三脂总胆固醇维生素C干扰物血糖BECKMAN
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SAU)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特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细菌鉴定应用VITEK 32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系统,采用K-B法对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头孢西丁和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检测MRSA;双纸片扩散法检测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结果 216株SAU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30株,占60.2%;MRSA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100.0%耐药;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100.0%敏感;对氯霉素耐药率为8.5%;对呋喃妥因耐药率为14.6%;对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61.5%~90.0%),且存在多药耐药;MRSA耐药率普遍高于MSSA。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较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判断MRSA的漏检率为4.6%;克林霉素诱导耐药检出率为56.3%。结论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已十分严重;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是检测MRSA简便、可靠的方法;临床微生物室应常规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以指导临床正确使用抗菌药物。
齐子芳李恩杰田立华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诱导耐药
脂蛋白(a)、总胆汁酸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死诊断的应用研究
2010年
目的主要研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脂蛋白(a)、总胆汁酸水平同时进行联合检测,以对其病情程度做出准确判断,并可由所得数据进行急性脑梗死与其他脑血管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利用我科的罗氏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PPI,采购朗道公司提供的进口试剂,对于研究期间在我院就诊和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脑出血患者、健康查体者清晨用普通管空腹抽取静脉血进行脂蛋白(a)和总胆汁酸的分组检测。所得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各计量数据均为(x±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结果通过研究发现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内的脂蛋白(a)和总胆汁酸水平较正常人群及脑出血对照组明显增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不同梗死面积的患者血清内的脂蛋白(a)和总胆汁酸水平比较,呈现大梗死组〉小梗死组〉腔隙性梗死组的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脂蛋白(a)和总胆汁酸两者水平联合检测可以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提供更加准确快速的诊断,提高诊断阳性率。说明了脂蛋白(a)和总胆汁酸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梗死面积呈正相关。
任更朴齐子芳王克俊张树仁刘淑会
关键词:总胆汁酸急性脑梗死
进展型脑梗死D-二聚体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进展型脑梗死患者血中D-二聚体和C-反应蛋白(CRP)含量变化与进展型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入选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根据临床症状、体征有无进展分为进展型脑梗死组、非进展型脑梗死组。并入选46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浆D-二聚体和C-反应蛋白浓度。结果进展型脑梗死组和非进展型脑梗死组的血浆D-二聚体和C-反应蛋白的比较,进展型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和CRP含量明显高于非进展型脑梗死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D-二聚体和C-反应蛋白在进展型脑梗死患者血浆含量显著增高,对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许光霞彭玉华王新强齐子芳代怀静
血浆BNP测定在老年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2007年
目的:探讨血浆BNP水平在老年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呼吸困难的老年患者共96例,选择对照组46例,用荧光免疫法快速测定BNP水平。结果:对明确诊断的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43例和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5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血浆BNP水平分别为(841.32±431.22)pg/ml和(158.43±96.26)pg/ml;对照组46例,其血浆BNP水平为(51.26±19.16)pg/ml。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与对照组及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比较,其血浆BNP水平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测定对老年性呼吸困难的快速鉴别诊断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王克俊荆蕊平任更朴齐子芳刘俊茹
关键词:B型钠尿肽
荧光定量PCR检测NG、CT和UU三种性病混合感染的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的混合感染现状、特点和规律性。方法:采用FQ-PCR方法对674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同时进行检测。结果:患者同时感染CT和UU、CT和NG、NG和UU及NG、UU、CT的阳性率存在着差异。结论:NG、UU、CT三种致病微生物混合感染检测结果中,CT+UU感染率最高,CT+UU+NG感染率最低。
张德王克俊齐子芳
关键词:淋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
长期固定使用一试剂“船”对均相法测定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影响的研究
2005年
目的探讨长期固定使用一试剂“船”对均相法测定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时所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方法用出现问题的试剂“船”,装入一套新开启的HDL-C测定试剂,用出现问题的试剂和新开启试剂交叉组成两套试剂,模拟日常实际工作,分别用这些试剂测定质控血清和病人血清的HDL-C值。结果将测定结果经配对t检验,发现装入出现问题的试剂“船”中新开启的HDL-C试剂,前两天测定结果无明显变化(P>0.05);第三天开始发生明显变化,第四天变化最显著(P<0.01)。出现问题的试剂中试剂2的变化要比试剂1大(P<0.01)。结论要定期更换试剂“船”。
赵庆昌张德王金兰蔡庆岭齐子芳
关键词:均相法
心肌梗死患者对氧磷酶-1 Q/R192基因多态性及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AMI)患者对氧磷酶-1(PON1)Q/R192基因多态性及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紫外线分光光度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LP)法检测65例AMI患者和70名健康体检者PON1活性及PON1Q/R192基因多态性。结果 AMI组血清PON1活性[(78.56±16.69)U/m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118.65±30.25)U/mL](P<0.01)。AMI组与健康对照组3种基因型及2种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与健康对照组间不同PON1 Q/R192基因型间血清PON1活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内及健康对照组内PON1 Q/R192不同基因型间血清PON1活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ON1活性降低是AMI的危险因素之一;PON1Q/R192基因多态性与AMI的发生无相关性。
刘淑会付秀红齐子芳
关键词:对氧磷酶-1心肌梗死基因多态性
CRP和Lp(a)检测对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
2009年
齐子芳
关键词:进展型脑梗死脑梗死患者CRP血清C反应蛋白神经功能恶化
CRP、CHE测定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究C反应蛋白(CRP)和胆碱脂酶(CHE)的测定对肝炎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临床价值,CRP对肝炎后肝硬化感染的预测。方法:用散射比浊法检测101例肝炎后肝硬化血清CRP水平、用速率法测定CHE活性,正常对照40名。结果:各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感染组和无感染组CRP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CHE活性随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积分增高而降低。结论:CRP和CHE的测定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密切相关,可用于肝硬化患者的病情估计和预后;动态观察血清CRP水平有助于肝硬化继发感染的早期诊断。
齐子芳
关键词:C反应蛋白胆碱脂酶肝硬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