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跃群
- 作品数:9 被引量:59H指数:3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 高拱坝与坝肩开挖边坡的相互作用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我国西南地区特殊的地质构造,以及水利枢纽的高拱坝、高边坡特点,使得边坡和坝体的相互作用问题在该地区尤为突出。在弹塑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以塑性余能范数为指标的结构稳定分析方法;指出在一定荷载作用下,弹塑性结构在失稳情况下,总是趋向于塑性余能范数最小的状态。如果塑性余能范数等于0,则表明存在同时满足平衡条件和屈服条件的协调应力场,结构稳定;如果塑性余能范数大于0,则表明不存在同时满足平衡条件和屈服条件的应力场,结构失稳。同时,基于大荷载步长下的弹塑性本构积分算法,进行岩体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以锦屏一级拱坝左岸坝肩开挖边坡为对象,计算分析边坡与拱坝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拱坝拱端推力对边坡的整体稳定是有利的;边坡降强在超过1.5倍以后才会对拱坝的受力性态和整体稳定产生影响。
- 刘耀儒黄跃群杨强常强
- 关键词:拱坝边坡稳定相互作用
- 水利工程智能建造进展及关键技术被引量:20
- 2022年
- 智能建造成为近年来工程建设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通过集成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推进了水利工程的安全、高效、高质、经济和绿色建设。简要回顾了水利工程智能建造的发展历程,从大坝智能建造的角度总结了智能碾压、智能温控、智能灌浆、智能安全监测和大坝智能施工机械5个方面的关键技术进展,并从隧洞智能建造的角度总结了围岩条件智能感知、地质灾害智能预测预警、TBM智能掘进、智能支护、隧洞智能施工机械5个方面的关键技术进展。目前,水利工程智能建造已逐渐由探索阶段向系统化发展阶段过渡,且已在一些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示范,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局限性。最后,从4个方面探讨了水利工程智能建造中的技术难点及展望,包括专业机理知识和数据驱动模型的融合、少样本条件下跨工程/工况的迁移学习、多源多模态异构互补数据信息的融合和基准数据集开发与数据标准化。
- 刘耀儒侯少康程立黄跃群
- 关键词:水利工程大坝隧洞多源数据
- 基于三维非线性有限元的边坡静—动力稳定分析
- 边坡的稳定对工程的安全建设和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人们普遍采用安全系数的评价体系分析评价边坡滑块的稳定性,但对边坡的整体失稳和局部破坏问题研究较少。本文基于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将变形加固理论拓展应用于边坡的静-动...
- 黄跃群
- 关键词:边坡非线性有限元
- 文献传递
- “短-中-长”期嵌套实时灌溉预报模型研究及其应用
- 2025年
- 为了提高灌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出了一种以TIGGE数值天气预报和公共天气预报驱动实时灌溉预报的理论框架,该框架采用Hargreaves-Samani公式结合遗传算法率定地区差异化参数,开展了参考作物腾发量预测以及预见期分别为3、7和15 d的短期、中期、长期实时灌溉预报。以衡邵干旱走廊的犬木塘灌区为实施案例,结果表明:①数值天气预报产品的精度尚可,能够有效延长灌溉预报的预见期。②通过对HS公式中关键参数的优化调整,ET_(0)预报的准确性得以提高,相关系数可达到0.9。③分析了不同预见期下稻田与旱作物的节水效果,相较于短中期预报,长期预报采取多次少量的灌溉策略,在降低灌后遇雨风险的同时显著减少了灌水浪费。④制定了逐日滚动的“短(1~3 d)-中(4~7 d)-长(8~15 d)”期嵌套式灌溉策略,可为灌区水资源调度及规划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 崔璨董增川彭宇晴王佳晟韩亚雷张天衍黄跃群
- 关键词:参考作物腾发量灌溉预报数值天气预报预见期
- 岩土边坡的变形和稳定分析
- 变形加固理论是主要研究荷载超出结构极限承载力的理论。它指出,对给定外荷载下的结构,结构出现不平衡力的区域即为首先破环的区域。在详细阐述变形加固理论两个重要概念——不平衡力和塑性余能范数的基础上,通过典型边坡算例,分析了边...
- 刘耀儒黄跃群杨强王峻
- 关键词:岩土边坡工程应用稳定分析
- 文献传递
- 水利水电工程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以犬木塘工程为例被引量:27
- 2022年
- 水利水电工程具有多种功能,发挥着各方面效益,在“双碳”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目前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研究还较少。该文以湖南省犬木塘工程为样本,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提出了水利水电工程碳排放量的分组计算方法,对碳排放进行了核算和分析。研究表明,此计算方法简单准确,更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计算结果显示,犬木塘建设和运行阶段总体碳排放风险可控,并依据其碳排放特点,提出了注重设计优化、研发绿色建材、加快智慧化、强化减排理念等降低碳排放的策略。
- 黄跃群刘耀儒刘耀儒黎军锋
-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碳排放
- 岩土边坡的变形和稳定分析
- 变形加固理论是主要研究荷载超出结构极限承载力的理论。它指出,对给定外荷载下的结构,结构出现不平衡力的区域即为首先破坏的区域。在详细阐述变形加固理论两个重要概念——不平衡力和塑性余能范数的基础上,通过典型边坡算例,分析了边...
- 刘耀儒黄跃群杨强王峻
- 关键词:边坡工程
- 文献传递
- 1979—2018年资水流域降水演变趋势分析
- 2025年
- 该研究采用资水流域1979—2018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应用线性分析、M-K检验法和小波分析法等方法对资水流域降水进行年尺度和季节尺度的特征分析和趋势分析。结果显示:(1)资水流域平均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481.3mm,多年来整体呈现波动趋势,周期性较弱,季节性降水呈现不显著下降趋势;(2)资水流域降水空间分布总体呈现“中间高,南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对于该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和农业生产规划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黄跃群黄跃群董增川杨家亮张天衍崔璨李卓铮
- 关键词:降水时空演变特征小波分析资水流域
- 基于变形加固理论的岩土边坡稳定和加固分析被引量:8
- 2011年
- 传统的刚体极限平衡法和强度折减法在分析边坡稳定和加固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变形加固理论,建立了基于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的边坡稳定和加固分析方法。以余能范数作为边坡整体稳定评价的指标,通过强度参数降低过程中的余能范数的变化来确定边坡的整体稳定安全系数。加固的关键部位和加固力的大小通过边坡中不平衡力的分布来确定。滑动面则由方向相反的、成对的不平衡力的分界面来确定。针对3个经典边坡算例,分析了强度参数逐渐降低过程中的余能范数的变化和不平衡力的分布,确定了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以及相应的加固关键部位和加固力的大小。结果表明,变形加固理论基于岩土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以此来进行边坡的稳定和加固分析是非常有效的,强度参数降低过程中不平衡力的发展演化过程反映的是边坡的破坏过程。
- 刘耀儒黄跃群杨强宋胜武冯学敏
- 关键词:边坡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