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笑山
- 作品数:20 被引量:133H指数:8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汉语史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切韵》于母独立试析被引量:17
- 1997年
- 《切韵》于母独立试析黄笑山一、关于于母归匣的研究陈澧《切韵考》根据《广韵》反切把等韵学中的喻母分成了余、于两组,这两组在韵图里分置在四等和三等格中,故有“喻四、喻三”之称,曾运乾《喻母古读考》在提出“喻四归定”说的同时,发展了邹汉勋《五均论》里的“论...
- 黄笑山
- 关键词:《切韵》《经典释文》《一切经音义》匣母《切韵》音系
- 比较构拟和内部一致性
- 2011年
- 构拟历史语音系统应该遵循内部一致的原则,当其他构拟原则跟一致原则有冲突的时候,一致性原则是否优先不能一概而论,应该考虑音系对历史语音现象及其演变的解释能力。
- 黄笑山周傲生
- 关键词:切韵
- 三国韦昭音注的声韵系统与介音规则
- 2017年
- 三国时期的经学家、史学家韦昭著有《汉书音义》和《国语解》两部著作。经文献考证,《汉书音义》大多属于韦昭本人对《汉书》的注解;《国语解》不光使用音注、声训等方式解释《国语》,还收入了三国以前经学家对《国语》的释读。两作虽已亡佚,我们仍可通过《史记》三家注、隋代陆德明《经典释文》、唐代颜师古《汉书注》等传世文献的辑佚,整理出韦昭所作的一部分音释。这对于研究三国时期汉语语音变化及传世文献中三国时期注音材料的整体留存情况有着重要学术价值:一方面,通过研究从古籍文献中辑佚的引音,可以整理归纳出韦昭音声韵系统的特征及介音规则;另一方面,我们对以韦昭注为代表的一批三国音释文献进行引介与阐释,以期挖掘出更多我国古典文献中蕴含的古汉语研究宝藏。
- 张冬磊黄笑山
- 中古诗文用韵考研究方法的进展被引量:6
- 2006年
- 利用古代诗文用韵来研究古代韵类的情况是音韵学文献考古研究方法之一。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于安澜、王力、罗常培系统地利用诗文用韵材料研究中古语音以来,诗文用韵考已经取得大量成果,这些成果在选取材料、记录韵字和归纳韵部、探讨韵以外的规律、所运用的统计方法等方面有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近年来,在数据库和用韵考分析软件开发方面的工作也已经取得进展,并展示了大有作为的研究前景。
- 金雪莱黄笑山
- 关键词:汉语史中古研究方法
- 《切韵》三等韵ABC——三等韵分类及其声、介、韵分布和区别特征拟测被引量:6
- 2012年
- 根据声韵分布和演变方向,枟切韵枠三等韵通常分成几类。各类的分布和发展有异,这说明它们语音上存在不同。不同性质的韵母对与之相拼的声母有所选择,这导致了分布的差异,分布的差异又导致不同的演变。所以三等韵的分类是汉语音韵学研究的ABC(基础)。各类三等韵尤其是重纽的语音差别何在有过较大的争议,通过反切结构分析可以看出反切上字和被切字'类相关'是介音和谐的反映,重纽AB两类都用C类反切上字的现象可用'呼读假说'来解释。枟切韵枠系统是由反切下字表现重纽区别的。重纽韵反切下字的舌齿音声母分成两组并与AB类唇牙喉分别相应,可以拟测两类三等韵介音来表示这种区分。两类三等韵介音与声母辅音的分组拟测相关联。诸家对枟切韵枠声母、介音、韵腹、韵尾的结构关系的理解以及不同的拟测,可用区别特征作统一关照。介音是否具有[rhotacized]特征、主要元音是否具有[back]特征、韵尾是否受DORSAL部位特征辖制,都直接影响着三等韵的类别、分布和发展,也影响着对声纽同各种韵类关系的认识。
- 黄笑山
- 关键词:中古音重纽介音
- 客家民系的形成与客家方言被引量:5
- 1996年
- 客家民系的形成与客家方言黄笑山(郑州大学中文系)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分支,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客家人被看成一个民系或一个族群。费孝通先生在谈论"民族"概念时曾说:"我认为在民族这个概念上是否可以设想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就是'中华民族';第二是汉、藏、蒙、回...
- 黄笑山
- 关键词:客家方言赣方言客方言送气音轻唇音
- 对国际音标及其译名的理解被引量:9
- 2006年
- 国际语音学会制订的国际音标有过许多版本,最新的是1993年版(1996年改版),而国内使用的国际音标多是1979年版的。国际音标表的翻译反映了对国际音标表中音标和术语的理解,以前有的翻译是对音标的性质采用意译为主的做法,有的则根据英文原文直译其中术语。两种翻译可能不涉及对和错的问题,但根据术语一致性、专门性的特点,也许应该采取跟国际音标命名原则一致的译名。
- 黄笑山
- 关键词:国际音标语音音韵学
- 《切韵》韵目小注“同”与“别”
- 2007年
- 一、《切韵》"综合"的性质在1960年代《切韵》性质的讨论中,周祖谟(1966)分析了《切韵序》和《颜氏家训》、王韵小注反映的前代韵书分合、齐梁陈的用韵、《玉篇》的反切,指出《切韵》的特点是折衷南北、审音精密,其音系基础是六世纪通行南北的雅言,其细致审音主要依据南方承用的书音。由于当时南北语音大类相去不远,在一大类之中区别同异,取其分不取其合。
- 黄笑山
- 关键词:《切韵》审音二等韵重纽
- 上古后期支、脂、之三部关系方言地理类型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支、脂、之三个韵部在上古早期相互独立,但从上古后期开始出现合并趋势,且不同地域合并路径各有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方言地理类型差异。支、脂部关系密切的"北方型"和之、脂部关系密切的"南方型"在上古后期已经形成。"北方型"中"秦晋型""齐鲁型"两个阶段式亚型的支、脂相通有声母条件的差异,其中"齐鲁型"是"秦晋型"继续发展的结果。南、北方言交互影响地带则呈现出南、北地理类型的叠置现象。
- 边田钢黄笑山
- 《经典释文》重纽反切的统计及结构特点被引量:4
- 2007年
- 用反切比较法和反切结构分析法重新统计观察《经典释文》首音中重纽反切,可以发现《经典释文》首音重纽反切结构具有两条规律:(1)用A或B类切上字时,切上字决定被切字的重纽归属;(2)切下字的声母类型可以区分被切字的重纽归属。按A、B类上字和非A、B类上字分别考察《经典释文》的重纽反切,仅有0.9%的反切不能区分重纽,这跟前贤认为《经典释文》不能清楚地区分重纽的看法大不相同。区分重纽时,规律1先于规律2起作用,但A、B类上字的区分率(45.13%)远远低于下字声母的区分率(95.80%)。因此,规律2是反映重纽的语音内涵的主要规律,规律1是反切和谐的表现。
- 黄笑山李秀芹
- 关键词:《经典释文》重纽反切结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