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汉华
- 作品数:26 被引量:148H指数:8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音乐活动:人以美的音响符号进行情感交往的特殊方式被引量:6
- 2007年
- 音乐活动是作曲家、演奏家和欣赏者以美的音响符号为中介进行的情感交往的特殊方式。在音乐创作环节中,表现为作曲家主体的本我的情感与物化为他我的符号文本的情感的自我交往;在音乐演绎环节中,表现为演绎者与作曲家以乐谱符号文本为中介的心灵—精神交往方式;在音乐欣赏环节中,则表现为聆听者通过音响符号这个中介与演绎者和作曲家进行的心灵—精神的双重交往。
- 黄汉华
- 关键词:音乐活动情感交往
- 词源学中的符号学及音乐符号学相关问题的考察
- 2024年
- 从词源学视角考察符号及音乐符号的“能指—所指”意指关系得以确立的条件,符号及音乐符号种类划分的依据及其行为特点,符号学及音乐符号学学科的联系与区别等问题,对准确把握符号学及音乐符号学的关系及其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 黄汉华
- 关键词:词源学音乐符号符号学
- 音乐符号、舞蹈符号律动形式与生命情态律动之同构被引量:12
- 2004年
- 音乐和舞蹈,作为艺术符号,其本质都是人的内在生命情态的符号表征。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人的内在生命情感的律动是激发舞蹈体态、音乐声态的律动形式的最直接的内在动力源。舞蹈体态符号和音乐声态符号的张弛、快慢、起伏的律动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受内在生命情态的力的张弛、快慢、起伏的律动激发和制约的,从符号形态学的角度看,舞蹈体态、音乐声态节奏律动形式与人的内在生命情感的律动形式存在着某种异质同构性,正因为这种异质同构性,人们才能通过舞蹈体态符号和音乐声态符号表达内心的生命感受,才能通过舞蹈体态符号和音乐声态符号体验把握其中蕴含的生命情态和生命意义。
- 黄汉华
- 关键词:音乐符号同构
- 关键词之音乐符号
- 2024年
- 对符号现象的思考,自古有之。我国古代有公孙龙“物莫非指,而指非指”的著名观点,认为但凡“物”都有名称,都能被指认;然而名称是概念,与被指示和指认的物是有区别的。“指”和“物”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具有了现代符号学的能指和所指的意思了。西方符号学思想萌芽可追溯至古希腊和古罗马语义学、逻辑学、修辞学或诠释学等学说。然而,现代符号学作为学科的确立是在西方的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音乐符号学则更晚些。音乐符号学近年来受到国内音乐学界的关注,文章以关键词的形式,对符号、音乐符号的词源内涵,符号学中的理论内涵及其分类问题进行了考察;对中外符号学及音乐符号学发展及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梳理,以期为学界进一步了解音乐符号学提供某种参照。
- 黄汉华
- 关键词:音乐符号符号学
- 音乐符号行为中的“物”“身”“音”“心”关系之思考被引量:16
- 2009年
- 从"物""身""心""音"的转化关系中探讨音乐符号行为过程,一方面可以揭示"音"(乐谱符号的音乐作品或音响符号的音乐作品)在作曲家、演奏家和听众的音乐符号行为的表达交流活动中所起的重要符号中介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揭示"身"(身体行为)在音乐符号的创作行为、演奏行为和欣赏行为中的"心——音"相互转化中所起的重要的行为中介作用。
- 黄汉华
- 关键词:音乐符号
- 对“新民乐”音乐表现的初探被引量:3
- 2008年
- 近年来,在我国的音乐视野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所谓"新民乐",并且在商业市场上获得了巨大成功。但这种音乐形式是真正的民乐吗?它能代表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方向吗?很多学者发表了文章对此表示否定。但是,这些文章都很少从音乐本体这个角度来分析。本文从音乐本体来分析其代表"女子十二乐坊"的音乐表现,试图对"新民乐"的本质分析打下基础。
- 黄汉华黄鳞逸
- 关键词:音乐表现新民乐音乐本体音乐形式民族音乐
- 文化阐释系统中的音乐符号的意义彰显被引量:9
- 2004年
- 音乐符号的意义只有在与它赖以产生和存在的特定的历史条件、特定的文化阐释系统、特定的文化环境以及特定的文化艺术符号发生关联的条件下,其蕴含的意义才能得到较全面的彰显。
- 黄汉华
- 关键词:音乐符号文化符号
- 音乐符号与舞蹈符号的互渗互阐被引量:14
- 2003年
- 音乐符号和舞蹈符号存在着某种互渗互阐。一方面,音乐符号的律动与舞蹈符号的律动之间具有某种互渗;另一方面,音乐符号的意义可通过舞蹈符号得到进一步阐释。舞蹈符号的意义,亦可通过音乐符号得到进一步阐释。
- 黄汉华
- 关键词:音乐符号
- 因特网音乐传播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 2006年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风靡全球的因特网传播无处不在,它已成为我们生活和学习的一部分.因特网音乐传播因拥有高度的兼容性和交互性而得以将传统艺术的发展纳入自身的轨道,因特网音乐传播正对音乐教育的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 白晨黄汉华
- 关键词:音乐传播音乐教育电子音乐作曲理论因特网互联网络
- 论筝乐的逸情之趣被引量:1
- 2017年
- 古筝乐曲所蕴含的逸情之趣是筝乐情趣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欲把握筝乐的逸情之趣,审美主体须胸怀飘逸气质,方能融情筝乐,体味飘逸之趣;筝乐营造的超越物态的意象之美能使欣赏者悠然生成怡然心境,融通共情于伴山乐水的逸境之中;进而伴随筝乐自身的旋律和意蕴,审美主体置身其中,尽享乐曲中的闲适之情、逸然之趣。
- 贾阳果黄汉华
- 关键词:古筝筝乐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