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汉兴
-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胃癌组织中Survivin,Bcl-2,Bax蛋白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探讨Survivin,Bcl-2,Bax蛋白在胃癌中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Survivin,Bcl-2,Bax蛋白在胃癌(年龄30~82岁,男68例,女32例)中的表达。结果: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为47.0%;Bcl-2表达阳性率为57.0%;Bax表达阳性率为33.0%。分化较好组的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低于分化较差组,有显著性差异(30.0%vs54.3%,P〈0.05),分化较差组的Bcl-2阳性表达率(64.3%)明显高于分化较好组(40.0%),有显著性差异(P〈0.05),分化较好组中Bax蛋白阳性率高于分化较差组,有显著性差异(56.1%vs22.9%,P〈0.05)。Survivin,Bcl-2表达率在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Bax表达率正相反。结论:Survivin,Bcl-2和Bax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它们的检测对胃癌恶性程度的判定、预后分析和进一步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 吴永廉郑建盛蔡庆发黄汉兴
- 关键词:SURVIVIN基因,BCL-2BAX胃肿瘤
- 食管癌癌细胞核CyclinD1和CyclinE表达的定量检测及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观察CyclinD1、CyclinE在食管癌和癌周正常食管组织的表达,从量化角度阐明其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的病理学意义。方法常规石蜡包埋、HE切片确诊,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CyclinD1、CyclinE在食管癌和癌周正常食管组织的表达,Image-proplus图像分析软件对其表达强度进行定量分析,并用表达的阳性单位(positiveunit,PU)反映其表达强度。结果 CyclinD1、CyclinE蛋白在食管癌和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主要定位在细胞核;CyclinD1、CyclinE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和腺鳞癌癌细胞核中表达的PU值高于正常食管组织(P<0.001);CyclinD1、CyclinE蛋白表达的PU值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分化程度有关(P<0.001);随着食管鳞状细胞癌分化程度的降低,CyclinD1蛋白表达量逐级增高;CyclinE蛋白在低分化鳞状细胞癌表达的PU值高于高分化及中分化鳞状细胞癌。CyclinD1与CyclinE在食管癌中表达具有相关性(r=0.652,P<0.01)。结论 CyclinD1、CyclinE蛋白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及食管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有关,可能成为判断其指标之一。食管癌Cy-clinD1的表达与CyclinE的表达密切相关,CyclinD1和CyclinE可能在食管癌癌变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 张金添黄汉兴
- 关键词:食管癌CYCLIND1CYCLINE免疫组化
- 食管鳞状细胞癌ID-2的表达及其与新生血管生成的关系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通过观察ID-2在食管鳞癌(ESCC)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探讨ID-2在ESCC发生及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SP法对115例ESCC组织、60例切缘正常组织进行ID-2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癌组织、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ID-2的表达,并分析ID-2的表达与ESCC临床病理特征及与MVD之间的关系。[结果]ID-2在E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5.2%(98/115),切缘正常组织中阳性率15.0%(9/6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及是否伴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而与肿瘤浸润深度、MVD、肿瘤分期以及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ID-2高表达组术后生存率低(P<0.05)。[结论]ID-2在ESCC的发生及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ESCC的重要促血管生成因子之一,ID-2蛋白高表达者ESCC患者预后差。
- 李志雄林杰成吴宁许燕常林文霖郭仁杰黄汉兴
- 关键词:食管肿瘤分化抑制因子血管生成
- 贲门癌中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研究贲门癌中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3(TIMP-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及其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并分析与临床病理之间关系。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MSP)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5例贲门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正常胃组织中TIMP-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TIMP-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贲门癌和癌旁正常胃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5%(51/65)和13.8%(9/65)(P=0.018),其甲基化率与肿瘤直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病期呈正相关。TIMP-3蛋白在贲门癌和癌旁正常胃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2%(17/65)和95.4%(62/65)(P=0.016),其在贲门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直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呈负相关。贲门癌TIMP-3启动子甲基化及蛋白表达呈负相关(相关系数γ=0.455,P=0.000)。结论TIMP一3启动子甲基化在贲门癌中导致蛋白表达缺失,并在贲门癌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许雪峰林杰成郑茂松黄朝青蔡耀武黄汉兴
- 关键词:贲门癌免疫组织化学甲基化
- 贲门癌中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mRNA水平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贲门癌中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3(TIMP-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及mRNA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MSP)技术和RT-PCR方法检测65例贲门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正常胃组织中TIMP-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mRNA的表达水平,结合随访资料分析二者问关系及TIMP-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贲门癌和癌旁正常胃组织TIMP-3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8%(35/65)和96.9%(63/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912)。TIMP-3mRNA在贲门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均呈负相关[黏膜及肌层比浆膜及浆膜外:83.3%(10/12)比45.3%(24/53);淋巴结转移比淋巴结未转移:73.9%(17/23)比40.5%(17/42),均P〈0.05]。TIMP-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TIMP-3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276,P=0.026)。肿瘤大小、TIMP-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贲门癌中TIMP-3启动子甲基化在贲门癌侵袭、转移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可以作为预测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独立指标。
- 许雪峰林杰成郑茂松黄朝青蔡耀武黄汉兴
- 关键词:甲基化信使预后
- 胃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异常糖链糖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胃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异常糖链糖蛋白(TAP)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114例胃肠癌患者,均行胃肠癌根治术。比较患者手术前后TAP凝聚面积及阳性率;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链抗原(CA19-9)水平;比较不同TAP表达患者疗效。结果患者手术后TAP阳性率40.35%低于术前的90.35%, TAP凝聚面积(102.45±31.89)μm^2小于术前的(223.37±72.21)μ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CEA、AFP、CA19-9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AP表达水平上升患者有效率为20.45%,低于TAP表达水平下降患者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癌患者手术前后TAP的表达对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预后有重要作用,可对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判断提供依据。
- 吴海燕吴宁郭仁杰黄汉兴许燕常李志雄
- 关键词:胃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