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永新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莆田学院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胸锁乳突
  • 2篇趾蹼
  • 2篇乳突
  • 2篇软骨
  • 2篇皮瓣
  • 2篇晚期
  • 2篇晚期面瘫
  • 2篇隆鼻
  • 2篇面瘫
  • 2篇肌瓣
  • 2篇肌瓣治疗
  • 2篇耳软骨
  • 2篇鼻尖
  • 2篇鼻尖成形术
  • 2篇鼻小柱
  • 2篇成形术
  • 1篇第一趾蹼皮瓣
  • 1篇胸锁乳突肌
  • 1篇胸锁乳突肌瓣
  • 1篇游离皮瓣

机构

  • 7篇莆田学院

作者

  • 7篇傅福仁
  • 7篇黄永新
  • 4篇邱著文
  • 3篇陈国立

传媒

  • 2篇中国美容医学
  • 2篇2014中华...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符合美学的改良Z成形术矫正内眦赘皮
目的探索符合美学的改良"Z"成形术矫正内眦赘皮的效果。方法自2010年5月至2014年6月,对128例应用符合美学的改良"Z"成形术矫正内眦赘皮,"Z"字四个角...
傅福仁黄永新陈国立
第一趾蹼游离皮瓣修复鼻小柱鼻端缺损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吻合血管的第1趾蹼皮瓣修复鼻小柱鼻端缺损的效果。方法供区为第1趾蹼游离皮瓣。于下颌缘面动脉处作一3cm长切口,解剖出面动、静脉,保护好面神经下颌缘支。在鼻小柱与一侧下颌缘面动静脉间皮下分离一弧形隧道,把皮瓣安置在鼻部创面上,血管蒂穿过皮下隧道到达受区,足背动脉与面动脉、大隐静脉与面静脉进行吻合,将皮瓣以5-0丝线缝合于鼻尖和鼻小柱部位。结果2003年2月至2006年12月于临床应用6例,所有皮瓣全部成活,经6个月-1年的随访,再造鼻小柱鼻端外形、质地、色泽、抗损伤能力均良好。结论第1趾蹼游离皮瓣是修复鼻小柱鼻端缺损的理想皮瓣。
傅福仁黄永新邱著文
关键词:鼻小柱缺损
耳软骨在二次隆鼻术及鼻尖成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索二次隆鼻术及鼻尖成形术的方法。方法:采用鼻小柱“飞鸟”形切口加鼻翼软骨缘切口,切开分离皮肤、皮下组织,显露假体并取出,分离两侧鼻翼软骨及侧鼻软骨等,将取下的耳软骨缝合固定于新雕刻假体的顶部及短壁上,插入鼻背固定,缝合双侧穹窿部鼻翼软骨,缝合切口。结果:自2010年6月~2013年6月对46例不满意隆鼻术行二次隆鼻及鼻尖成形术,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术后鼻尖形态自然、鼻长度延长、高度增加、歪鼻也得到矫正等。结论:用自体耳软骨及硅胶假体行二次隆鼻术及鼻尖整形术,能解决鼻尖不良形态,矫正鼻偏斜、鼻孔外露、增加鼻长度,获得鼻部整体形态自然协调的效果,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傅福仁陈国立黄永新
关键词:硅胶耳软骨鼻尖成形术
应用胸锁乳突肌瓣治疗晚期面瘫
<正>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们应用同侧胸锁乳突肌瓣治疗晚期面瘫8例,经近期随访,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3例,女5例;年龄26-42岁,平均30.5岁.病史最长22年,最...
傅福仁黄永新邱著文
文献传递
第一趾蹼皮瓣修复鼻小柱鼻端缺损
<正>鼻小柱鼻端缺损因处于面中央凸出位置,虽然面积不大,但对面部容貌的影响较大。通常采用局部皮瓣或岛状皮瓣进行修复,往往在供瓣区遗留较明显的继发畸形,患者难以接受。为此,我们采用面部以外的第一趾蹼皮瓣来修复鼻小柱鼻端缺损...
傅福仁黄永新邱著文
文献传递
耳软骨在二次隆鼻及鼻尖成形术上的应用
目的 探索二次隆鼻术及鼻尖成形术的方法。方法?采用鼻小柱"飞鸟"形切口加鼻翼软骨缘切口,切开分离皮肤、皮下组织,显露假体并取出,分离两侧鼻翼软骨及侧鼻软骨等,将取下的耳软骨缝合固定于新雕刻假体的顶部及...
傅福仁陈国立黄永新
应用胸锁乳突肌瓣治疗晚期面瘫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应用胸锁乳突肌瓣治疗晚期面瘫的疗效。方法:保留胸锁乳突肌的乳突附着点将胸骨的胸骨头和锁骨头切断,游离肌腹,经颊部皮下的弧形隧道与患侧的上下唇口轮匝肌缝合,替代口周瘫痪的肌肉,治疗因面瘫所致的口鼻畸形、皮肤松弛及口角活动障碍。结果:本组8例面瘫患者术后静态时口角对称,1周后能活动患侧口角,术后1个月经训练能恢复笑容,经电话随访,所有病例口部活动术后半年恢复满意。结论:胸锁乳突肌瓣能矫正晚期面瘫所致的口鼻畸形,并重建患侧口部活动、恢复部分口部表情。
傅福仁黄永新邱著文
关键词:胸锁乳突肌瓣晚期面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