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文波

作品数:39 被引量:115H指数:6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卫生厅基金山东省卫生厅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细胞
  • 6篇免疫
  • 5篇大肠
  • 4篇子宫
  • 4篇组织化学
  • 4篇坏死
  • 4篇GST-PI
  • 4篇病变
  • 4篇病理
  • 3篇大细胞
  • 3篇肾上腺
  • 3篇组织学
  • 3篇淋巴
  • 3篇免疫组织
  • 3篇基因
  • 3篇肥大
  • 3篇肥大细胞
  • 3篇肠癌
  • 3篇超微
  • 3篇超微结构

机构

  • 24篇潍坊医学院附...
  • 22篇潍坊医学院
  • 4篇潍坊市人民医...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昌邑市人民医...

作者

  • 39篇黄文波
  • 13篇吴洪娟
  • 11篇郭文君
  • 11篇刘雨清
  • 7篇郭爱华
  • 6篇孙永红
  • 6篇张伟栋
  • 5篇张伟栋
  • 4篇王亦进
  • 4篇吕世军
  • 3篇郑世良
  • 2篇张丽芹
  • 2篇陈昭日
  • 2篇张贺
  • 2篇吕爱敏
  • 2篇杨爱华
  • 2篇李联忠
  • 2篇戴淼
  • 2篇王燕华
  • 2篇李连忠

传媒

  • 19篇潍坊医学院学...
  • 7篇山东医药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现代康复
  • 1篇临床神经电生...
  • 1篇眼科研究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医学教育
  • 1篇中国体视学与...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 4篇2000
  • 4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4
  • 1篇1993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上皮细胞中PCNA、EGF、VEGF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观察慢性胃炎胃黏膜上皮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皮生长因子(E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特点,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诊治水平。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CNA、EGF、VEGF在1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3、4例单纯CAG、28例CAG伴肠上皮化生、30例CAG伴不典型增生患者胃粘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结果从CSG、CAG到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随胃黏膜病变加重,PCNA、EGF、VEGF的表达阳性率呈递增趋势,CSG与CAG者比较三者表达无显著差异;IM患者三者表达明显高于CSG及CAG者,P<0.05;DYS者较伴肠上皮化生者PCNALI升高P<0.05;EGF、VEGF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伴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可能通过PCNA、EGF、及VEGF的过度表达而促进胃粘膜细胞增殖和恶性转化,此对于CAG的病理诊断及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价值。
孙永红孙良华黄文波乔颜春张圆圆
关键词:增殖细胞核抗原表皮生长因子
核酸原位杂交检测尖锐湿疣的临床价值
1997年
目的提高尖锐湿疣的诊断正确率。方法选光镜下初诊尖锐湿疣病例13例,临床怀疑尖锐湿疣而光镜下不典型者8例,进行尖锐湿疣乳头状瘤病毒(HPV)6B/11型核酸原位杂交检测。结果光镜下初诊尖锐湿疣的13例中9例阳性,阳性率为69%;光镜下不典型的8例中仅3例为阳性,阳性率为38%。结论仅以临床表现诊断尖锐湿疣正确率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合核酸原位杂交检测是确诊尖锐湿疣有价值的方法。
刘雨清吴洪娟张伟栋张伟栋王建丽
关键词:原位杂交尖锐湿疣乳头状瘤病毒
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的急症手术被引量:1
2004年
张贺吕爱敏黄文波
关键词:脑血管破裂出血急症手术治疗手术方法
食管癌组织AgNOR的形态学观察被引量:1
2002年
张式暖王亚利王艳华张伟栋魏志新黄文波
关键词:食管癌AGNOR病理学
氨茶碱和肾上腺素联用在心肺复苏早期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早期联用氨茶碱和肾上腺素的临床效果。方法心搏骤停患者69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早期联用氨茶碱和肾上腺素,对照组应用肾上腺素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自主循环恢复率和24 h存活率增高(P<0.01),自主循环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持续时间明显延长(P<0.01)。结论心肺复苏早期联用氨茶碱和肾上腺素明显促进自主循环和自主呼吸的恢复,并能维持其稳定。
郑世良刘瑜曹波王敏张忠霞黄文波
关键词:心脏骤停氨茶碱肾上腺素心肺复苏
颅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附53例报告)被引量:7
2003年
王道奎张振兴王增武王玉亭王吉吉黄文波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直视手术显微外科技术安全性
坏死性淋巴结炎组织中肥大细胞的分布及定量分析被引量:2
2001年
研究肥大细胞(MC)在坏死性淋巴结炎和正常淋巴结组织中的分布及意义,应用组织化学甲苯胺蓝染色法和图像分析系统对43例坏死性淋巴结炎和10例正常淋巴结内肥大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与检测。结果发现,在正常淋巴结内,MC弥散分布于皮质及髓质内,数量多,面积小,光密度低;而在坏死性淋巴结炎中,MC稀疏散在分布,有嗜酸性颗粒释放于组织中,数量少,面积大,光密度高;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上述结果表明,MC参与了坏死性淋巴结炎的炎症发生过程,但并非起主导作用,对于探讨坏死性淋巴结炎的发病机理有参考意义。
郭文君郭爱华姜红心吴洪娟黄文波
关键词:肥大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淋巴结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作用机制探讨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检测米非司酮治疗后子宫肌瘤患者的肌层、肌瘤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ER,PR)的表达的变化,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机制。方法20例患者从月经第1天起给予米非司酮12.5mg/d,连续90d,停药后立即手术;对照组为同期手术的36例未服用米非司酮的子宫肌瘤患者。米非司酮组患者于用药前后分别行盆腔妇科检查和B超测定子宫和最大肌瘤体积;两组手术后子宫标本均采用ER,PR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肌层、肌瘤组织的ER,PR表达。结果①米非司酮组治疗后子宫体积和最大肌瘤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1)。②对照组子宫肌瘤组织中ER,PR表达均高于肌层组织(P<0.01)。③米非司酮组子宫肌瘤组织中ER,PR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1)。④两组肌层组织中ER,PR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明显,其治疗子宫肌瘤的机理可能是降调肌瘤局部的高ER,PR水平。
张丽芹刘华陈相英邵明霞黄文波
关键词:子宫肌瘤米非司酮
ras p21在大肠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探讨ras癌基因在大肠腺瘤、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54例大肠癌、17例大肠腺瘤和31例正常粘膜中的rasp21的分布。结果癌组织及腺瘤组织中均有rasp21过量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7.4%和29.4%,均高于正常粘膜(P<0.05),在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组p21阳性表达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rasp21的过量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rasp21在大肠腺瘤不典型增生上皮中的高表达,可作为早期癌变的参考诊断指标,大肠癌p21表达阳性率与癌分化程度。
郭文君张伟栋刘雨清吴洪娟郭爱华黄文波
关键词:癌基因腺瘤
GST-pi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54例大肠癌,17例大肠腺瘤和31例大肠正常粘膜中GST-pi的表达状态及分布特点。并应用免疫电镜技术对6例新鲜癌组织进行GST-pi的定位观察。结果GST-pi在大肠癌、腺瘤及正常粘膜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1.48%,47.10%和12.9%,在不典型增生的腺瘤中阳性率高达85.7%。大肠癌组、腺瘤组中GST-pi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粘膜(P<0.01,P<0.05),而大肠癌与不典型增生腺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GST-pi的高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GST-pi在不典型增生的腺瘤中的过量表达。
郭文君吴洪娟刘雨清张伟栋郭爱华黄文波
关键词:大肠癌免疫组化超微结构GST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