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志伟

作品数:8 被引量:45H指数:3
供职机构: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2篇手术
  • 2篇胃癌
  • 2篇胃癌组织
  • 2篇胃肿瘤
  • 2篇癌组织
  • 1篇蛋白
  • 1篇端粒
  • 1篇端粒酶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血栓形成后综...
  • 1篇抑制肿瘤
  • 1篇抑制肿瘤细胞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炎
  • 1篇深静脉
  • 1篇深静脉血栓
  • 1篇深静脉血栓形...

机构

  • 8篇烟台市莱阳中...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烟台毓璜顶医...

作者

  • 8篇黄志伟
  • 3篇张智
  • 3篇邵淑芹
  • 2篇陈敏胜
  • 2篇隋英丽
  • 1篇车海杰
  • 1篇曹志新
  • 1篇王峻
  • 1篇孙建军

传媒

  • 6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3
  • 2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地塞米松对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16年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普外科2012年3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86例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88例,对照组9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原发疾病和手术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张智邵淑芹黄志伟
关键词:喉返神经甲状腺手术气管插管麻醉手术类型组织肿胀
PTEN、p27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2012年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PTEN和p27蛋白的表达及二者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9例胃癌组织、49例癌旁组织和13例正常胃黏膜中PTEN和p2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P11EN和p2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22%(30/49)和57.14%(28/49),较癌旁组[91.84%(45/49)、93.88%(46/49)]和正常组织[100%(13/13)、100%(13/13)]明显降低(均P〈0.05)。两者在胃癌中的表达有相关性(r=0.580,P=0.000),且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PTNM分期有关。结论PTEN和p27基因的异常改变可能参与胃黏膜细胞的恶性转化过程,且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联合检测两者表达水平可作为评价胃癌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之一。
孙建军陈敏胜黄志伟王峻曹志新
关键词:胃肿瘤PTENP27免疫组织化学
TGF-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及作用的研究进展
2013年
胃癌的发生是多步骤过程,包括癌基因激活和/或抑癌基因失活而导致的细胞增殖增强与凋亡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广泛存在于各种正常或癌变的组织细胞中,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凋亡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TGF—β1在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表达上调,
黄志伟隋英丽
关键词:胃肿瘤转化生长因子-Β1
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术治疗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12例被引量:2
2016年
探讨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术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的1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SHPT患者的资料。患者均行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术,骨痛、全身瘙痒症状明显缓解,血甲状旁腺素、血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较术前明显下降。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术对SHPT有效。
张智邵淑芹黄志伟
关键词:尿毒症
闭合性肝外伤的非手术治疗决策(附105例报道)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闭合性肝外伤非手术治疗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5年来两所医院急诊收治的闭合性肝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从流行病学角度分析国内在不同时期闭合性肝外伤非手术治疗的选择、影响因素、结果的异同及变化。结果:国内闭合性肝外伤非手术治疗比例近8年明显升高,成功率有所下降,CT检查应用还不充分,治疗方案选择观念较陈旧。结论:非手术治疗是闭合性肝外伤治疗的重要手段,血流动力学稳定或经复苏稳定的患者均可列为候选对象;应适当扩大CT检查指征;观念更新很有必要。
陈敏胜黄志伟朱忠杰
关键词:外伤性肝破裂闭合性
35例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外科治疗被引量:34
2017年
探讨并总结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外科手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9月接受手术治疗的35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35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均获临床治愈,其中3例行瘘管切除术,25例行区段切除术,7例行病灶切除并"随意皮瓣"转移术。全组病例随访1年,复发2例,经二次手术切除复发病灶后皆愈合良好。手术是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有效手段。手术的关键在于彻底清除病灶并保证乳腺外观。
张智邵淑芹黄志伟
关键词:乳腺炎外科手术
下肢PTS患者术后静脉支架通畅率及危险因素
2024年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患者术后静脉支架通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和烟台毓璜顶医院收治的106例下肢PT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5例,女41例;年龄29~79(58.71±9.64)岁。所有入组患者均接受静脉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评估静脉支架通畅情况。根据静脉支架通畅情况将患者分为通畅组与不通畅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静脉支架通畅的危险因素。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经统计,在106例下肢PTS患者中,术后1年静脉支架通畅88例,通畅率为83.02%(88/10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存在静脉曲张、支架数量均为静脉支架通畅的危险因素(OR=2.349、3.509、2.604,P=0.002、0.002、0.007),而血栓清除分级、抗凝药物-利伐沙班治疗、抗凝治疗时长、接受抗血小板治疗、接受压力治疗均为静脉支架通畅的保护因素(OR=0.400、0.335、0.460、0.316、0.356,P=0.016、0.028、0.003、0.028、0.016)。结论下肢PTS患者静脉支架通畅率受多种因素影响,控制体重、改善静脉曲张、有效清除血栓、合理选择抗凝药物、抗凝6个月以上、术后行抗血小板治疗和压力治疗,或许可以有效提高患者静脉支架通畅率,保障治疗效果。
崔杰黄志伟卢健车海杰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通畅率影响因素
反义端粒酶RNA抑制肿瘤细胞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端粒酶具有很高的肿瘤特异性,迄今发现约90%的人肿瘤细胞中可以检测到端粒酶活性,而大部分正常细胞不表达端粒酶。抑制端粒酶活性是目前肿瘤治疗的一个新靶点。端粒酶RNA组分中含有与端粒DNA序列互补碱基模板序列,针对该模板序列设计的反义核甘酸可阻断其模板作用,从而使端粒酶合成端粒DNA序列。如此既能高特异性杀死、杀伤肿瘤细胞,对正常组织又不会造成大的毒副作用,因而成为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基因治疗靶点。
黄志伟隋英丽
关键词:肿瘤治疗基因治疗端粒酶反义端粒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