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一

作品数:21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文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11篇文学
  • 4篇瑞恰慈
  • 3篇文论
  • 3篇香港文学
  • 2篇代文
  • 2篇新诗
  • 2篇新诗现代化
  • 2篇学史
  • 2篇诗学
  • 2篇台湾文学
  • 2篇文化
  • 2篇文学史
  • 2篇小说
  • 2篇美学
  • 2篇抗日
  • 2篇比较诗学
  • 1篇当代文学
  • 1篇道家
  • 1篇道家美学
  • 1篇新诗史

机构

  • 16篇南开大学
  • 5篇山东大学
  • 4篇南京大学

作者

  • 20篇黄一
  • 4篇黄万华

传媒

  • 2篇东岳论丛
  • 2篇暨南学报(哲...
  • 2篇社会科学辑刊
  • 2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世界华文文学...
  • 1篇文艺评论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中国比较文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南开学报(哲...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当代作家评论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1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写什么和怎样写:十七年小说的生存限度
2014年
小说的价值在于其"写什么"的独一无二性和"怎样写"的最大发展空间。从解放区的扩展到共和国的建立,新的世界和新的生活使小说面对新的"写什么"的课题,并带来小说自身能写的无穷可能性、小说叙事方式的多样性和小说家被允许写什么、怎样写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冲突。当"写什么"决定了一切,排斥了"怎样写",小说的生存空间就大大萎缩;而当"写什么"被封闭进规定的"写生活是什么",小说生存的限度就更加岌岌可危。
黄万华黄一
关键词:十七年文学小说文体文学转型
越界与整合——黄万华教授访谈录被引量:4
2019年
2018年12月6日至8日,黄万华教授在家中接受了黄一博士的访谈,从文学研究的"越界"和"整合"的角度,回顾了1981年后其经历的华文文学教学和研究的往事,谈及包括中国大陆、台湾、港澳、海外在内的中华民族文学的整体观,华文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文学的关系,华文文学研究的意义、价值,华文文学的教材建设,研究者的个人之力与学科的发展等问题,提供了近40年华文文学学科的一种个人性记忆,和其他相关的个人性记忆一起,让人看到华文文学学科史的生成与发展。
黄一黄万华
关键词:文学史观中文系台湾文学研究文学史研究
个性驾驭网络——安妮宝贝的10年创作被引量:4
2010年
一、导言在大陆,安妮宝贝(以下简称"安妮")是个自觉利用网络而"起家"的作家,她曾这样说过:"……上网,一直是我很喜欢的事情……网络对我来说,是一个神秘幽深的花园。我知道深入它的途径。而且最终让自己长成了一棵狂野而寂寞的植物,扎进潮湿的泥土里面.
黄一
关键词:安妮宝贝网络寂寞
“异”审美视野中的香港文学
2011年
"异"审美常常发生于不同民族、国度的人、事、物的接触相处中,香港社会开放性、包容性和封闭性、排斥性构成的社会张力,使香港文学的"异"审美视野独异而丰富。香港文学中的异族形象突破了单一意识形态性或乌托邦的表达,而香港本土作家笔下的异族形象比外来香港作家所写同类形象更多"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亲和感。香港文学最丰富地表达了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日常感受,香港作家与西方文化之间复杂的心理距离反映出香港人对于西方这一"非一"存在的认知,而香港意识正形成于香港人这一"他者视域"的言说及其超越中。香港叙事常有"越界"的流动性,不同文化空间穿插、交置,作家摆脱了以往时间性的叙事模式,更关注空间性叙事,由此呈现出"异"审美在"自我"超越中的多元魅力。
黄一
关键词:香港文学
瑞恰慈与中国文论现代化进程被引量:2
2014年
艾·阿·瑞恰慈(I.A.Richards)文学思想所彰显出的包容性,其理论成熟于中西跨文化语境中的对话性,是其思想能积极影响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的根本性原因,也为西方现代文论资源和中国文学传统经验对话、融合提供了丰富内容。中国学界在瑞恰慈思想影响下的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包括中国文学在文学独立价值、语义分析和文本细读的文学批评方法、综感的审美理想三个层面的现代转换。传统是现代转换的基础,现实需要是现代转换的内在动力,瑞恰慈文学思想对中国学界产生影响的过程中,中国文学的传统形态和中国文学的现实需要同时起着作用。包容儒家"中庸"美学特质的综感审美理想,使1930年代后期的中国新诗找寻到一种新型的诗美学。而与中国文学批评传统有所悖离的科学化批评理论,则是在中国学人寻找其与中国文学传统方法、中国语言文学特性的对接点中达到真正的本土化。瑞恰慈文学思想与中国传统、现实的交汇、综合,中国文学传统和瑞恰慈的思想互证、互释,是在巩固、丰富中国传统的基础上的中西汇通,而双向对话中的"舍"与"取",构成中国文论的现代化途径。
黄一
关键词:瑞恰慈中国现代文论中西文化交流文学本体
“热文学”与“冷文学”:中华传统的两种现代形态——莫言、高行健创作比较谈被引量:1
2013年
莫言和高行健作为中文世界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各自在外来文化的开阔参照背景下,找到了民族文化传统中他们最感兴趣也最能化用的内核,以文学的自由心灵展示了传统的现代价值。高行健创作呈现的世界倾向于"隐逸"(自由)、性灵,更多联系庄子世界的传统,但又是"现代庄子的凯旋",将庄子开辟的"大逍遥精神"转化为现代个人的自由心灵;莫言创作表现的是根植于中原"乡土"(历史),更多生发于乡村儒家知识分子的传统,这一传统既有儒家文化的社会价值观念,又有民间文化的生命活力,而莫言的化用既延续了感时忧国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又有着他追求的人类性高度。两人创作可以构成某种现代儒道互补,但又始终落实于文学层面,莫言幻觉想象、生命感觉始终围绕其社会思考展开的"热"文学和高行健静观和内省的"冷"文学都走出了政治意识形态的阴影,抗衡包括商业文化在内的现实功利压力,凸现的都是中国语境和中国经验,展示出现代中文文学达到的高度。
黄一
关键词:高行健诺贝尔文学奖
“中西文论从未有过的接近”——瑞恰慈的《孟子论心》和多重定义法被引量:1
2014年
中西文化之间如何对话,并非纯然的理论问题,而是需要通过实践及其总结,一步步互参互显、互证互补才能解决。七十多年前,瑞恰慈的《孟子论心》和多重定义法使得"中西文论从未有过的接近",而这种接近是在显示、理解双方的语言、思维差异中完成的,从语言学角度为中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理论方法。由此反映出来的开放平等的对话立场和多重定义法在不同文化对话中的切实可行性,至今仍有丰富的启迪意义和借鉴价值。
黄一
关键词:瑞恰慈中西文化语言
传统的力量——从《滚滚辽河》重新考察东北抗日救亡文学
2016年
"九一八"后整整十四年的东北抗日救亡斗争的存在,使得中国的抗战最早开启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持久地进行了现地反法西斯战争,为二次大战的历史写下了独特而辉煌的一页,而东北沦陷时期的文学也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文学中历史体验最丰富的一种存在。
黄一
关键词:台湾作家小说叙事抗日活动二次大战文化政策
欧洲华文文学:远行而回归中的文化中和
2014年
欧洲现已成为继东南亚、北美之后的第三个华人聚居中心,而欧洲华文文学没有东南亚华文文学在殖民统治时期和民族独立以后都要承受的因族群冲突、民族压迫而带来的文化压力,也无美国一度实行歧视华人法案而造成的艰难境地,其移民的儒、道等文化背景的"非排他性",使其文化易与欧洲的多元文化传统和睦对话,其创作一直体现出长远平和的文化融合。以程抱一、高行健等人的创作为代表的欧华文学在新世纪更有骄人成就,或在关注所居地文化中以各种方式回归民族文化传统,或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传统的多源多流,或在中西文化的对话中完成了传统的现代性转化,甚至"推开了中文的自我封闭"(赵毅衡语),让中华文化在西方世界真正站住了脚。
黄一黄万华
关键词:中华文化传统文化融合
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审美文本——生态美学视域中的台湾原住民文学被引量:1
2015年
台湾原住民特定的族群历史和文化心理,以及口传的文学传统,造就了其质朴的自然世界观,这种将人与自然交融在一起的世界观同时也是一种存在论意义上的自然观。在这种自然世界观的影响下,台湾原住民文学通过山林与海洋"场所"的独特视域,描绘了原住民与山林海洋相依相伴的本真生活,表现出生态审美的自然性、整体性等特征,呈现了特有的生态存在之美。作为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审美文本,台湾原住民文学对于生态美学、生态批评的建设性意义和价值不可低估。
黄一
关键词:台湾原住民文学生态审美存在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