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鲍玉洲

作品数:86 被引量:218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南省眼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72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9篇角膜
  • 18篇基因
  • 14篇视网膜
  • 14篇网膜
  • 14篇细胞
  • 13篇表皮
  • 13篇表皮生长因子
  • 10篇视网膜脱离
  • 10篇人表皮
  • 10篇人表皮生长因...
  • 8篇蛋白
  • 8篇聚合酶
  • 8篇胶质
  • 8篇合酶
  • 7篇人脑
  • 7篇球蛋白
  • 7篇巨球蛋白
  • 7篇胶质瘤
  • 6篇聚合酶链式反...
  • 6篇角膜组织

机构

  • 59篇河南省眼科研...
  • 27篇河南省人民医...
  • 21篇郑州大学
  • 4篇洛阳市中心医...
  • 4篇河南医科大学
  • 3篇河南中医药大...
  • 3篇新乡医学院
  • 2篇河南省疾病预...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河南省中医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华中理工大学
  • 1篇郑州牧业工程...
  • 1篇郑州市儿童医...
  • 1篇北京肿瘤医院
  • 1篇河南省立眼科...

作者

  • 85篇鲍玉洲
  • 21篇张艳敏
  • 13篇郭希让
  • 13篇韩秀娴
  • 12篇周全
  • 11篇陈勤
  • 11篇安慧娟
  • 10篇步星耀
  • 9篇赵国强
  • 9篇王永淑
  • 7篇陈彩霞
  • 6篇孙声桃
  • 6篇张立华
  • 5篇张丽梅
  • 5篇李建新
  • 4篇徐予
  • 4篇蒋永祥
  • 4篇孙艳艳
  • 4篇陈刚
  • 4篇宋丹

传媒

  • 18篇眼科研究
  • 7篇河南医学研究
  • 6篇实用诊断与治...
  • 5篇郑州大学学报...
  • 4篇中华实验眼科...
  • 3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国外医学(眼...
  • 2篇河南医科大学...
  • 2篇临床医学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中华移植杂志...
  • 1篇眼科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8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7篇2006
  • 2篇2005
  • 14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 10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表皮生长因子促角膜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4年
EGF是促生长因子家族成员之一,呈单链多肽结构,通过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而发挥促细胞生长发育及组织损伤修复等作用。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进展,EGF重组蛋白已广泛用于组织损伤修复的研究。本文就EGF促进组织损伤愈合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张立华鲍玉洲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角膜损伤基因治疗
视网膜脱离状态下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变化对色素上皮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评价视网膜脱离状态下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变化对视网膜色素上皮增殖的影响。方法 在不同时期检测脱离视网膜内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并观察视网膜色素上皮的增殖情况。结果 视网膜脱离后8h视网膜内兴奋性氨基酸含量[Glu(4.68±1.22)nmol/mg,Asp(0.53±0.23)nmol/mg]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增殖指数(18.41%±0.22%)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视网膜脱离后早期视网膜内兴奋性氨基酸含量明显增加;脱离后视网膜色素上皮增殖,其机制与兴奋性氨基酸刺激密切相关。
鲍玉洲蒋永祥王永淑孙声桃郭希让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色素上皮兴奋性氨基酸
兔视网膜脱离眼后段谷氨酸含量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观察兔视网膜脱离状态下玻璃体、视网膜内谷氨酸含量及其动态变化。方法 建立视网膜脱离模型,应用高效液相反相柱前衍生法分别对正常眼及视网膜脱离后3,7,14,28天的兔玻璃体及视网膜内谷氨酸含量进行动态检测。结果 视网膜脱离后玻璃体内谷氨酸含量各时间点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视网膜内谷氨酸含量3天,7天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后逐渐减少。结论 玻璃体、视网膜内谷氨酸含量的动态检测有助于视网膜脱离后视网膜结构与功能损害机制的探索。
蒋永祥郭希让鲍玉洲王永淑兰尊海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眼后段谷氨酸高效液相色谱
α_2-巨球蛋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1996年
本文就α_2-巨球蛋白的结合位点、生物合成、与受体结合功能和临床意义等作一文献综述。
鲍玉洲陈勤
关键词:Α2巨球蛋白生化
家兔细菌性角膜炎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1
1991年
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注入家兔角膜实质层内,制成家兔实质层角膜炎模型。观察兔眼症状,在24、48和72小时分别定量计数了角膜感染细菌的菌落数。结果表明在接种细菌后6小时即出现早期角膜炎症状,24小时出现典型症状。在24、48和72小时不同时间内,从角膜分离出的细菌菌落数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认为该动物模型对临床与基础科研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鲍玉洲韩秀娴陈祖基周全周绪华蔡润芳周在咸
关键词:角膜炎细菌性动物模型
大鼠眼玻璃体内注射神经生长因子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研究大鼠眼玻璃体内注射神经生长因子 (NGF)后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方法 SD大鼠 40只 ,随机分为 10组 ,每组 4只 8眼 ,任选一组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不注射NGF ,测正常玻璃体内的NGF质量浓度 ;其余各组SD大鼠均玻璃体内注射NGF 2 0 μg ,分别于注药后 5、15、3 0min ,1、2、4、8、12和 2 4h各处死一组大鼠 ,取出玻璃体样本 ,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出玻璃体内NGF质量浓度。结果 正常大鼠玻璃体内NGF质量浓度为 3 69μg/L±3 75 μg/L。玻璃体内注射NGF后 ,在玻璃体内的消除半衰期 (t1/ 2 )为 0 93h( 5 5 8min) ,药 -时曲线下面积 (AUC0~t)为5 11 49μg/(L·h) 。
陈慷郭希让鲍玉洲黄爱国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药代动力学
叶黄素对H2O2诱导的人视网膜Muller细胞氧化应激干预的作用机制被引量:4
2015年
背景氧化应激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叶黄素对AMD有预防作用,但是其抗氧化机制仍不明确。Mμller细胞是视网膜氧化应激反应的靶细胞之一,研究叶黄素对MUller细胞的氧化应激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对于视网膜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的研究叶黄素对视网膜Mμller细胞核因子E2相关转录因子2/抗氧化反应原件(Nrf2/ARE)信号途径的影响。方法人Muller细胞株进行常规培养,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40、80、160、320、640ixmol/L)HO2,绘制Mμller细胞的凋亡曲线,取H2O2的半数致死量,即160μmol/L制备Mμller细胞氧化应激模型。将模型细胞分为模型对照组和不同质量浓度(12.5、25.0、50.0mg/L)叶黄素组,根据分组情况分别在培养液中加入相应质量浓度的叶黄素,用常规培养的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MTT比色法测定各组中Maller细胞增生值(吸光度,A值)和凋亡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中活性氧簇(ROS)的荧光强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Nrf2mRNA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Nrf2和HO-1蛋白的表达水平(灰度值)。结果MTT比色法检测显示,随着H2O2浓度的增加,细胞增生抑制率逐渐增加,各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890,P〈0.01)。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12.5、25.0、50.0mg/L叶黄素组细胞凋亡率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6.770,P=0.000),其中随着叶黄素质量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逐渐下降,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12.5、25.0、50.0mg/L叶黄素组细胞中ROS含量分别为1.92±0.18、64.89±2.86、52.70±2.80、3
杨旭王明臣孙艳艳安慧娟李庆福鲍玉洲
关键词:MULLER细胞
hEGF慢病毒载体的基因构建及表达
鲍玉洲张丽梅徐岩张艳敏宋丹安慧娟
GSTT1/M1及MKL1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2010年
张雪亚徐予鲍玉洲朱中玉赵永辉赵先锋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冠心病发病风险医学界
从角膜组织中快速检测HBV、HCV的方法探讨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运用多重巢式PCR技术,同步检测人组织中的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为角膜移植供体组织材料中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的快速筛查建立方法。方法。参照相关文献和Genbank公布的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并合成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的半巢式和巢式引物。供体角膜周边组织材料2份,由河南省眼科研究所眼库提供。角膜供体年龄为18~45岁。以上角膜材料均由河南省各地、市级医院送来,供体人员生前是否患有乙型肝炎和/或丙型肝炎均情况不明。在得到角膜周边组织材料后,每份迅速切取10mg左右置于无茵研磨器内研磨,用一步法快速提取基因组DNA和总RNA。首次完成丙型肝炎病毒的反转录cDNA,然后在同一反应体系内同时加入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引物,采用“双退火温度”,共35个循环,进行两轮巢式扩增。结果:在32份样本中,乙型肝炎病毒阳性为3份(阳性率9.3%);丙型肝炎病毒均为阴性(阳性率0%)。结论:从角膜周边组织中提取基因并用于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的组织快检,可扩大用于角膜移植材料的来源。运用多重巢式PCR技术对角膜供体材料中DNA和RNA的组织快检,具有方法简便、灵敏度高、出结果快、经济等优点,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张艳敏鲍玉洲张郑民孔众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角膜移植聚合酶链式反应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