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漪
- 作品数:11 被引量:19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致密火山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方法被引量:9
- 2014年
- 水平井多段分级压裂是目前开发致密气藏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对水平井非稳态产能模型的研究可以有效预测压裂水平井的产能特征及确定各因素对产能的影响。将致密火山岩储层多级压裂水平井的渗流划分为3个阶段,考虑不同区域不同渗流阶段的渗流特征和机理,建立了基质–裂缝、裂缝–近井筒和裂缝–井筒的耦合流动方程。以椭圆形渗流理论和多井干扰下的叠加原理为基础,通过保角变换、当量井径原理,建立了多级裂缝相互干扰下的压裂水平井非稳态产能预测模型,运用于实际并进行了各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实例计算表明,致密火山岩气藏压裂水平井生产初期产量高,产气量随着时间逐渐降低。初期产量高、递减较快,后期产量低、递减较慢、产量趋于平缓。通过对启动压力梯度、敏感系数、滑脱因子等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可知,各个影响因素均存在一个最佳取值范围。
- 王强王强童敏武站国
- 关键词:产能预测
- 致密砂岩油藏部分射开压裂直井产能分析
- 目前国内外针对压裂直井产能的研究主要是建立在已有的渗流模型上,并且求解产能模型的方法采用了近似的处理方法,产能模型的精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修正压裂直井产能方程,提高产能预测精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最基本的三维渗流方...
- 刘海龙刘传喜孙建芳徐婷魏漪
- 关键词:产能分析
- 文献传递
- 致密油压裂水平井全周期产能预测模型被引量:21
- 2016年
- 致密油储层基质孔隙喉道细小,以纳米—微米级孔喉为主,具有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导致其渗流机理复杂、开发上提高单井产量难、经济有效开发难。国内外普遍采用水平井体积压裂模式,结合衰竭式开发方式,来实现致密油的有效开发。为了达到产能预测的准确性,针对致密油压裂水平井的3个生产阶段的特性,根据各阶段渗流区内的不同流动介质,基于不同的渗流机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应力敏感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分别建立相应的产能方程,最终形成了致密油压裂水平井多区域、多阶段的全周期产能预测模型。通过实例验证,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际值的吻合度较高,表明本模型可应用于实际油藏中,准确地预测致密油压裂水平井产能,并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对油藏工程的论证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 魏漪冉启全童敏王志平
- 关键词:压裂水平井产能启动压力梯度压敏效应
- 低油价下致密油资源开发现状及应对措施被引量:1
- 2017年
- 致密油已成为美国原油产量增长的主要来源,其国内超过80%的致密油产量来自巴肯、鹰滩和二叠盆地。致密油产量的增长由水平井不断增长的初产率驱动,新井产量的快速提升则主要源于压裂水平井带来的致密油产量的提升。在低油价影响下,美国国内致密油开发陷入产能衰退。当油价降至50美元/桶时,仅约三分之一的致密油产区能够实现盈利。我国陆相致密油具有多种类型,地质条件颇为复杂,致密油开发整体尚处于起步阶段。各致密油区块的开发在低油价下难以实现经济效益。面对低油价,石油行业可从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政策扶持等方面来应对,力求实现致密油开发的技术可行到经济可行,以实现致密油资源的规模有效动用。
- 宁云才钟敏魏漪车树芹
- 关键词:低油价
- 低油价下致密油资源经济效益评价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美国致密油采用"水平井+体积压裂+工厂化"模式实现了工业化开采,我国致密油开发总体上仍处于准备阶段。在致密油开发的核心技术中,水平井加体积压裂是提升致密油产量的利器。这意味着相比常规石油,致密油的单井投资更为高昂。在低油价下,油气田开发企业的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在成本制约下,致密油开发的经济效益评价至关重要,而压裂水平井水平段的优化设计尤为关键。由致密油压裂水平井全生命周期产能预测模型计算出单井产油量,利用折现现金流量法评价水平井钻井压裂过程中水平段长度和压裂级数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得出存在相对最佳的水平段长度和压裂级数范围使得单井经济效益达到最优。实际制订水平井开发方案时,应考虑单井产量、投资、成本和效益的综合影响,制订最优开发方案。
- 宁云才钟敏魏漪王志平车树芹
- 关键词:低油价产能预测净现值内部收益率
- 不同基质-裂缝耦合模式下致密油生产动态特征被引量:12
- 2018年
- 针对致密油生产动态特征复杂、单井产能差异大的特点,基于不同孔缝介质并存的致密油储层特征,研究多重介质耦合下的流动机理,结合地震解释、测井分析和岩心薄片等静态资料,基于裂缝类型、尺度和发育程度的变化,将致密油储层储渗模式划分为多级裂缝-孔隙型、大裂缝-孔隙型、微裂缝-孔隙型和孔隙型4种类型,不同储渗模式具有不同的孔缝介质组合类型,表现出不同的渗流特征和产能特征。利用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方法,结合动、静态资料,揭示出各类储渗模式下油井的生产动态特征。对比分析得出,只有当不同尺度的大裂缝和微裂缝组成复杂缝网时,储层出油能力最强。针对不同储渗模式,应采用合适的储层改造方式,使天然裂缝与人工压裂裂缝形成缝网,有效沟通基质,在增加初期产量和产量规模的同时,增大基质的动用程度,提高致密油采出程度。
- 魏漪徐婷钟敏秦学杰
- 关键词:裂缝动态特征
- 基于分区补给物质平衡法预测致密油压裂水平井动态储量被引量:10
- 2016年
- 为了克服常规物质平衡法的局限,针对致密油储集层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将致密油压裂水平井的渗流区域分为高渗区和低渗区,并将其等效为径向复合渗流模型。以平行板理论为基础,将各区的多重介质等效为一种连续性介质,基于致密油多重介质的非线性渗流机理,结合积分法,提出采用两区补给物质平衡法计算致密油压裂水平井动态储量,并分区建立相应的压力分布方程和物质平衡方程。该方法结合实际生产动态规律,考虑了两类渗流区交界面处压力突变和流体交换,更符合生产实际情况。实例计算表明,应用该方法可以确定出单井控制范围内的动态储量以及不同开采时间低渗区对高渗区的补给量,为生产井产量及工作制度的确定、开发井网的部署和调整提供依据。
- 魏漪魏漪李冉冉启全董家辛
- 关键词:压裂水平井动态储量
- 中国低渗透油气藏开发理论与技术进展被引量:110
- 2018年
- 基于对国内已开发低渗透油气资源的认识和研究,提炼了低渗透油气藏的开发理论,总结了低渗透油气藏开发的关键技术,探讨了低渗透油气藏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和技术方向。中国低渗透油气藏开发主要形成了5个方面的理论与关键技术:(1)发展了低渗透储集层渗流、双重介质渗流、相对均质等理论;(2)研发了"储集层有利区与含气性预测相结合、叠前和叠后相结合"的井位优选技术;(3)完善了定向射孔多缝、多级加砂、多级暂堵、直井多层、水平井等体积压裂提高单井产量技术;(4)提出了整体降压、局部增压、聚能冲压解堵、精细分注、温和超前注水等增注保压技术;(5)形成了水平井注采井网优化提高采收率技术。继续经济有效开发低渗透储量,必须做好3方面的工作:(1)依靠技术进步,继续研发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建立低品位油藏效益开发新模式,确定主体技术界限并做好超前开发接替技术储备;(2)坚持"低成本技术+低成本管理"体系,通过"技术和管理的不断创新,建立一套完整的低成本二元集成创新体系";(3)争取国家优惠政策。
- 胡文瑞魏漪鲍敬伟
- 关键词:低渗透油气藏渗流理论体积压裂注水技术井位优选
- 致密油藏压裂水平井非稳态产能预测模型被引量:21
- 2014年
-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压敏效应影响下的基质—裂缝、裂缝—井筒的耦合流动,以椭圆渗流理论和叠加原理为基础,通过当量井径原理,建立了带有多条横向裂缝且裂缝间相互干扰的压裂水平井的非稳态产能预测模型,并分析了压裂水平井产量变化规律及各因素对产能的影响。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致密油藏压裂水平井初期产量高、递减快、高产期短,后期产量低、趋于平稳、稳产期长。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效应影响大,启动压力梯度、变形系数越大,压裂水平井单井产量越低。水平段长度越长、压裂缝条数越多、裂缝越长、导流能力越大,压裂水平井产量越高,但各自存在最优范围。
- 魏漪宋新民冉启全童敏
- 关键词:致密油藏压裂水平井产能非稳态启动压力梯度压敏效应
- 鄂尔多斯盆地非常规油气开发技术与管理模式
- 2023年
- 作为我国第二大含油气盆地,鄂尔多斯盆地近年来油气产量快速增长,油气当量规模已超8000万吨,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大油气生产盆地和第一大天然气产区。其中盆地内最大油气生产单位一长庆油田,依靠科技创新,让“三低”油气田实现可持续效益开发,油气当量突破6500万吨,创造了国内油气田年产油气最高纪录。在油气增储上产的需求下,新能源快速接替,页岩油和致密气已逐步实现规模效益建产。本文依托地质理论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优化了非常规油气开发的主体和配套技术,多措并举,改革了管理模式,油气勘探开发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资源向储量、储量向产量转化,实现地质储量和产量快速增长。盆地内丰富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将成为下一步油气接替开发的重要领域,接下来仍需持续加强勘探开发技术攻关,不断提高单井产量及采收率,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油田持续稳产上产提供资源和技术保障。
- 胡文瑞魏漪鲍敬伟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