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婷
- 作品数:22 被引量:110H指数:6
-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利用校园植物进行植物学教学改革的尝试被引量:4
- 2015年
- 利用丰富的校园植物,搭建校园植物平台,结合校园植物网站、标本库以及实物等进行植物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改革,使教学更为形象生动,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
- 辛华高婷金尚卉
- 关键词:植物学校园植物教学改革
- 紫茎泽兰保护酶对模拟虫咬和机械损伤的响应
- 2017年
- 以我国危害最为严重的入侵植物——紫茎泽兰为研究对象,通过叶片打孔模拟虫咬和植株剪除模拟机械损伤,探究紫茎泽兰根系和叶片中保护酶(T-SOD和POD)活力及总黄酮、总酚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打孔和植株剪除显著增加了紫茎泽兰根部和叶片T-SOD和POD的酶活力;随叶片打孔数目的增加、剪株程度的加深,紫茎泽兰根部T-SOD和POD活力增加幅度减小,而叶片T-SOD和POD活力增加幅度增大.此外,打孔和剪株处理均降低了紫茎泽兰根部和叶片的黄酮及酚酸含量.在不同处理中,随叶片打孔的数目增加,剪株程度加深,根和叶的黄酮及叶的酚酸含量增加,而根的酚酸含量减少.此结果反映了虫咬和机械损伤作为环境胁迫对紫茎泽兰的抗氧化作用的影响,对提高紫茎泽兰防除效率和减少农林损失有一定意义.
- 朱珣之高婷刘莎唐凯阳从魏
- 关键词:紫茎泽兰黄酮酚酸保护酶
- 药用植物珊瑚菜GlAT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对药用植物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 BAHD酰基转移酶(Acyltransferase,AT)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用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珊瑚菜幼苗,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检测GlAT候选基因的表达量,在已建立的珊瑚菜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出表达量较高且MeJA处理后上调表达的1条GlAT基因序列,对该基因cDNA序列进行全长克隆;根据所得的氨基酸序列进行蛋白质理化性质、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分析,利用MEGA 6.0构建该蛋白序列的NJ系统进化树。结果:GlAT的全长开放阅读框ORF(Open Reading Frame)为1443 bp,编码480个氨基酸。该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52844.14,等电点为6.92,为亲水性蛋白,属于转移酶超家族。珊瑚菜GlAT蛋白与同科植物胡萝卜Daucus carota subsp.sativus的AT蛋白亲缘关系最近。结论:首次获得珊瑚菜GlAT基因的ORF全长序列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开展该基因的功能和遗传调控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 任宏伟孟寒寒徐瑶赵永丽高婷
- 关键词:药用植物珊瑚菜酰基转移酶基因筛选生物信息学分析次生代谢
- 罗布麻EMS突变体库构建及黄酮变异突变体筛选被引量:4
- 2020年
- 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 L.)突变体的获得是人工创新种质资源的有效途径,也是开展品种选育、功能基因组研究的基础。本研究以采自东营野生罗布麻种子作为材料,预试验结果表明0.7%的甲基磺酸乙酯(EMS,ethylmethylsulfone)溶液诱变罗布麻种子13 h能够达到半致死剂量。在此浓度和处理时间下构建了一个1452株的突变体群体,对获得的M1植株进行农艺性状和总黄酮含量性状筛选,初步获得125份农艺性状突变材料,其中包括8株白化植株、23株叶型变异株、16株叶色黄纹突变体、32株苗期分枝植株以及46株叶位变异突变体,突变频率分别为0.55%、1.6%、1.1%、2.2%和3.2%。此外,还筛选到2株总黄酮含量明显高于野生型和1株低于野生型的材料。在突变群体中对黄酮代谢途径中编码黄烷酮-3-羟化酶的基因(F3H,flavanone 3-hydroxylase gene)进行测序鉴定,结果鉴定到3株F3H基因的突变体。本研究构建的罗布麻突变体库表型丰富且突变位点可以鉴定,是罗布麻新种质筛选、品种选育以及基因功能研究的良好材料。
- 任婷婷任宏伟杜海娜张成省李义强高婷徐宗昌
- 关键词:罗布麻甲基磺酸乙酯诱变育种突变体库
- 北沙参补骨脂素合成酶基因 GlPS1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蛋白诱导表达被引量:1
- 2023年
- 北沙参(Glehniae Radix)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的干燥根,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和较高的经济价值。补骨脂素(psoralen)是北沙参香豆素类化合物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对白血病细胞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舒张作用。补骨脂素合成酶(GlPS)是北沙参补骨脂素生物合成途径的最后一步关键酶。本试验通过PCR扩增获得对北沙参补骨脂素合成酶基因GlPS1,通过酶切、连接、转化、平板培养和提取质粒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将构建好的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实现GlPS1基因的IPTG诱导原核表达。该研究表明被诱导表达的GlPS1蛋白存在于菌体沉淀中,不溶于上清液。研究结果为验证GlPS1基因的功能及使用基因工程方法调控GlPS1蛋白表达奠了基础。
- 张馨方宋洁洁徐瑶田雪梅谭玲玲高婷
- 关键词:北沙参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 珊瑚菜抗盐相关基因GlERF11克隆与盐胁迫表达分析
- 2022年
- 目的 鉴定珊瑚菜抗盐基因GlERF11并分析其在盐处理下的表达量变化。方法 对GlERF11基因进行cDNA全长克隆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GlERF11基因进行定量表达分析。结果 GlERF11基因cDNA全长1019 bp,开放阅读框全长537 bp,编码178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GlERF11蛋白为亲水性蛋白,无跨膜结构域,相对分子质量为19710.95 Da,包含AP2超家族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GlERF11蛋白与伞形科植物胡萝卜ERF11蛋白亲缘关系较近。荧光定量分析显示,珊瑚菜幼苗的GlERF11基因受盐胁迫影响后表达量均有所提高,处理后12 h变化最为显著。结论 本研究针对珊瑚菜抗盐相关基因GlERF11开展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为珊瑚菜品种改良以及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与思路。
- 徐瑶任宏伟孙唯航张馨方田雪梅谭玲玲袁涛高婷
- 关键词:珊瑚菜生物信息学
- 北沙参异戊烯基转移酶GlIPT1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挖掘参与北沙参(Glehniae Radix)香豆素合成的关键酶异戊烯基转移酶(Isoprenyltransferase,IPT)基因,进一步分析该基因的序列特征及表达量模式。方法本研究摸索了一种北沙参基原植物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 Fr.Schmidt ex Miq.)无菌苗制备方法,并且在珊瑚菜转录组测序数据的基础上,使用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筛选出表达量上调的候选基因序列;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对GlIPT1基因cDNA序列进行全长克隆;根据所得的氨基酸序列进行蛋白质理化性质、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分析;利用Clustalx及MEGA 6.0构建NJ系统进化树;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检测该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结果GlIPT1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1296 bp,编码306个氨基酸残基,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34409.30 Da,等电点为5.93,属于P-loop_NTPase超家族,为亲水性蛋白。系统进化分析表明,GlIPT1与伞形科植物胡萝卜Daucus carota subsp.sativus IPT蛋白亲缘关系较近。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GlIPT1基因在珊瑚菜的花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根,在叶中表达量较低。结论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北沙参的分子育种和利用生物技术提高香豆素产量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 陈泓宇任宏伟张玉喜王卫青谭玲玲高婷
- 关键词:北沙参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RACE生物信息学分析组织特异性表达
- 有毒中药土荆皮的ITS2条形码序列分析鉴定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本文选用土荆皮及其5种伪品共37份材料,对ITS2序列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CodonCode Aligner3.5.7进行序列拼接,MEGA5.0计算土荆皮的种内及其与混伪品的种间K2P距离,构建NJ分子系统树,并分析土荆皮及其混伪品ITS2序列二级结构的分子形态学特征。结果:土荆皮药材ITS2序列单倍型与其基原植物叶片序列一致;土荆皮及其混伪品的ITS2序列种间遗传距离远大于土荆皮种内样本的遗传距离;NJ树显示土荆皮样品单独聚为一支,药材土荆皮正伪品的ITS2序列二级结构差异显著。结论:ITS2可以作为土荆皮及其伪品鉴定的有效DNA条形码序列。
- 高婷朱珣之宋经元
- 关键词:土荆皮DNA条形码分子鉴定
- 模拟酸雨对紫茎泽兰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及化感作用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酸雨作为全球环境问题中的一个重要议题,但与生物入侵的关系常常被人们忽视.文中利用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模拟酸雨(p H分别为2.5、4.0和5.6,并且H2SO4与HNO3摩尔浓度比为5.17∶1的混合酸溶液)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同时将酸雨污染与生物入侵通过化感作用联系起来,用模拟酸雨浸提紫茎泽兰叶片化感物质,考察其对受体植物旱稻(Oryza sativa L.)、黑麦草(Lolium perenne)、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存在时,紫茎泽兰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尤其在p H 2.5的模拟酸雨下,紫茎泽兰已完全不能发芽.对于紫茎泽兰化感作用来说,当以旱稻和小麦为受体植物时,模拟酸雨并未增强紫茎泽兰浸提液的抑制作用;但当以黑麦草和紫花苜蓿为受体植物时,模拟酸雨显著增强了紫茎泽兰浸提液的化感作用效果.
- 朱珣之刘莎阳从魏唐凯高婷
- 关键词:紫茎泽兰模拟酸雨化感作用入侵植物
- 北沙参无公害栽培技术体系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北沙参为我国常用大宗药材,其基原植物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Glenna littoralis Fr. Schmidt ex Miq.。为了满足国内外大量北沙参栽培种植的需求,减少农药残留、重金属外源物质污染及化肥滥用等现象,课题组以多年来北沙参种植、生产数据为主,兼顾相关科研情况,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北沙参无公害栽培技术体系,适用于北沙参无公害基地生产。该体系包括基于GIS技术基地选址、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及质量标准等内容,以实现在保证北沙参药材增产的基础上,达到低农残和高品质的目的。
- 崔宁高婷高婷吴杰吴杰
- 关键词:北沙参无公害种植生态适宜性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