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子宫
  • 1篇子宫内膜
  • 1篇子宫内膜癌
  • 1篇内膜
  • 1篇内膜癌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多态性
  • 1篇宫内
  • 1篇宫内膜
  • 1篇宫内膜癌
  • 1篇汉族
  • 1篇汉族妇女
  • 1篇妇女
  • 1篇IL-23R

机构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石油管理...

作者

  • 1篇刘辉
  • 1篇卢俊伟
  • 1篇李钠
  • 1篇梁叆琳
  • 1篇颜丽
  • 1篇宋雅平
  • 1篇周斌

传媒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IL-23R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妇女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IL-23R基因rs11465817、rs10889677多态性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polymorphisms,SNP)与中国汉族妇女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96例中国汉族妇女EC和138例女性正常对照IL-23R基因rs11465817r、s10889677位点多态性。结果①rs11465817、rs10889677位点等位基因、基因型分布频率在EC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rs11465817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与临床病理特点无相关性(P>0.05);③分层分析后发现rs10889677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在特殊类型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CC+CA基因型个体发生特殊病理类型EC的风险是AA基因型的2.816倍(95%CI:1.210~6.553);在不同病理类型组间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CC+CA基因型个体发生恶性程度较高的EC是AA基因型的3.107倍(95%CI:1.239~7.794);在有无肌层浸润组间比较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CA+AA变异型发生肌层浸润危险性是CC基因型的5.259(95%CI:1.079~25.630)。结论 IL-23R基因rs11465817位点SNP与EC无明显相关性;rs10889677位点SNP与中国汉族妇女EC发病相关,可能是导致EC表现出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遗传因素之一。
梁叆琳卢俊伟李钠周斌颜丽宋雅平刘辉
关键词:IL-23R基因多态性子宫内膜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