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琪珊
- 作品数:14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治疗方法治疗Ruedi-Allgower Ⅱ、Ⅲ型Pilon骨折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Ruedi-Allgower Ⅱ、Ⅲ型Pilon骨折的手术时机及并发症防治。方法2000~2006年我院收治Ruedi-Allgower Ⅱ型12例,Ⅲ型10例共22例Pilon骨折。跟骨牵引7~15(平均10)d后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小切口复位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固定,螺钉加克氏针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8~80个月,平均32个月,按照Mazur评分标准:优10例、良8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88%。结论影响复杂Pilon骨折预后的因素较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及在最恰当的时间进行手术是成功的关键。
- 顾琪珊谭均班照楠唐安荣
- 关键词:PILON骨折骨折固定术胫骨
- 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 2002年
- 顾琪珊胡勇唐志惠
- 关键词:椎弓根内固定胸腰椎骨折
- 重度骨关节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偏心距重建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髋关节重度骨关节炎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中偏心距重建方法以及疗效。 方法2009年7月-2011年6月,收治18例(18髋)髋关节重度骨关节炎患者。男14例,女4例;年龄47~72岁,平均55.4岁。病程11~74个月,平均33.6个月。左髋11例,右髋7例。髋关节Harris评分为(34.6 ± 5.3)分。托马斯征、“4”字试验以及Trendelenburg征均为阳性。术前肢体不等长15例。患者均行THA,术中采用股骨距标准截骨、选择正确的旋转中心及合适长度股骨距重建偏心距。 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1例出现腓总神经牵拉损伤,经对症治疗3个月后恢复;其余患者均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1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0~53个月,平均43.5个月。术后髋关节疼痛明显缓解,步态恢复正常。X线片复查示:关节无脱位,假体在位良好、无松动;6例双下肢不等长。患者健、患侧偏心距差值为0.1~0.7 mm,平均0.4 mm。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3.0 ± 7.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2.96,P=0.01);关节活动度均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髋关节重度骨关节炎行THA,通过术前模板测量选择合适假体,术中保留适当股骨距长度、调节股骨颈长度和颈干角,适度软组织松解,可准确重建偏心距,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 班照楠黄富国顾琪珊许冰李永奎李正疆
-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 成都市温江区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了解成都市温江区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患病率,为该地区防治骨质疏松性骨折提供依据。方法以2008年6月至2011年4月我区来院体检的年龄大于60岁的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1600例(男753例,年龄60~88岁,平均72岁;女847例,年龄60~86岁,平均74岁),以《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为诊断标准,通过X线骨密度测量仪(DXA)测定髋部及腰椎(L1~4)骨密度诊断骨质疏松症,再从诊断为骨质疏松症者中依据《骨质疏松骨折诊疗指南》筛选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成都市温江区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患病率与年龄等多因素相关,相同年龄组女性患病率大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都市温江区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患病率高,防治形势严峻。
- 李正疆张焱顾琪珊何慧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性骨折流行病学调查
- 闭合复位第一、二掌骨间克氏针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被引量:14
- 2015年
-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手部骨折,手法复位外固定常难以维持复位而需手术治疗。2009年2月至2013年6月,我们采用C臂机透视下闭合复位,第一、二掌骨间克氏针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患者37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 班照楠黄富国顾琪珊许冰李永奎李正疆周利强
- 关键词: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闭合复位骨间手法复位外固定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要点分析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终末期膝关节疾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213例(238膝),分析其手术操作技巧、术后镇痛方法、患者依从性等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关系。结果 168例(170膝)获得3个月至4.5年随访,感染3例(4膝);术前膝关节HSS评分为(32.45±2.55)分,术后为(78.45±3.65)分,达到优良级别。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终末期膝关节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手术效果与手术技巧、术后早期镇痛、患者的依从性等关系密切。
- 李正疆顾琪珊李永奎
- 关键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技巧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
- 计算机辅助下术前测量下颈椎弓根内固定相关的解剖学参数
- 2015年
- 目的计算机辅助模拟及测量各个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相关解剖数据,为临床个体化置入提供参考。方法对拟行下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共29例)行对应节段CT扫描,将结果导入Mimics 10.01观察及测量颈椎弓根皮质骨及松质骨宽度;再将三维重建导入Imageware 13.2中,按椎弓根轴线模拟钉道置入后测量模拟钉道的最大长度、与对应上下终板的角度、横向外倾角、内外偏角安全范围、头尾倾角安全范围等个体参数;模拟进钉点及其与横断面上与侧块最外缘的距离和矢状面与上关节突后下缘的距离;作为后期临床中个体化螺钉置入的参考。结果 1C3~C7椎弓根宽度逐渐增大,松质骨宽度范围为2.05~3.91 mm,皮质骨宽度范围为4.33~7.87 mm,其中C7最大,C3最小。2模拟椎弓根钉道横向外倾角35.012 6°~49.299 6°,模拟椎弓根钉道内偏角安全范围6.112 6°~9.219 6°、外偏角安全范围4.473 1°~8.779 6°;C3~C7模拟椎弓根钉道与对应上下终板的角度范围在12.6873°^-16.961 8°,模拟椎弓根钉道头倾角安全范围2.557 2°~5.834 2°、尾倾角安全范围7.063 2°~10.984 2°。3C3~C7椎弓根进钉通道长度逐渐增大,范围为26.813 6~35.341 9 mm,其中C7最大,C3最小。结论计算机辅助下对下颈椎椎弓根的个体化模拟及测量,可以在术前充分了解拟行椎弓根内固定的各个下颈椎相关解剖学参数。
- 申洪全柯珍勇汪洋顾琪珊班照楠周利强许冰
- 双切口双钢板治疗Schatzker Ⅴ、Ⅳ胫骨平台骨折
- 2008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双切口双钢板治疗Schatzker Ⅴ、Ⅵ胫骨平台骨折。方法2002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共收治Sehatzker Ⅴ、Ⅵ胫骨平台骨折10例,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38.0岁,经过10~40个月平均随访22个月。用Raamuussen评分法评价疗效。结果10例患者下肢力线全部矫正,关节面平整,其中优良8例,一般2例,1例皮缘坏死,钢板部分外露。结论采用双切口双钢板治疗Schatzker Ⅴ、Ⅵ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可靠的手术方法,疗效较好。
- 顾琪珊班照楠谭均唐安荣
- 关键词:双切口双钢板骨折胫骨平台
- 老年人髓部骨折MDT术前评估治疗及手术时机选择
- 目的:探讨老年人髋部骨折MDT术前评估治疗及手术时机选择.方法:回顾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62例老年人髋部骨折的病历资料,男性20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73.5岁.术前合并症48例(77.3%).均经MDT评估...
- 顾琪珊李永奎班照楠黄强杨静何欣
- 关键词:MDT髋部骨折老年人
- 经椎弓根硬膜前方减压伤椎植骨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总结经椎弓根硬膜前方减压、伤椎植骨、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5月-2007年1月,采用经椎弓根硬膜前方减压、伤椎植骨、短节段内固定治疗24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男16例,女8例;年龄16~58岁,平均33.7岁。伤后至手术时间3~12d。骨折部位:T111例,T125例,L111例,L25例,L32例。神经功能按照Frankel分级:A级5例,B级7例,C级7例,D级3例,E级2例。Cobb角平均17.3°,椎体压缩率平均45%,椎骨矢状径平均10.6mm,椎管平均受压指数1.5。结果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2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4.8个月。骨折脱位完全复位,无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椎体压缩率平均86%,Cobb角平均5.9°,术后椎骨矢状径平均14.7m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骨受压指数为0~1。神经功能按照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6例,C级7例,D级5例,E级4例。结论经椎弓根硬膜前方减压、伤椎植骨、短节段内固定可有效防止内固定失败和矫正高度丢失,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 顾琪珊周礼谭均唐安荣
-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骨折植骨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