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齐国

作品数:13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湖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湖南省医药卫生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缺血
  • 7篇脑缺血
  • 6篇再灌注
  • 6篇灌注
  • 4篇四氢巴马汀
  • 4篇全脑
  • 4篇缺血再灌注
  • 4篇左旋四氢巴马...
  • 4篇脑缺血再灌注
  • 3篇氧化氮
  • 3篇一氧化氮
  • 3篇再灌注损伤
  • 3篇全脑缺血
  • 3篇全脑缺血再灌
  • 3篇全脑缺血再灌...
  • 3篇脑组织
  • 2篇凋亡
  • 2篇血清
  • 2篇一氧化碳
  • 2篇医院获得性

机构

  • 6篇长沙市第四医...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南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岳阳市第二人...

作者

  • 13篇陈齐国
  • 4篇杨光田
  • 3篇何彩霞
  • 2篇李茉莉
  • 2篇谭洪毅
  • 2篇潘频华
  • 2篇张强
  • 2篇王展
  • 2篇林春龙
  • 1篇李成
  • 1篇王静
  • 1篇卜珊珊
  • 1篇汪培华
  • 1篇文体端
  • 1篇刘彬
  • 1篇李沅湘
  • 1篇王迪浔
  • 1篇宋振举
  • 1篇崔嵘
  • 1篇杨光田

传媒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2014中华...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长沙市第四医院ICU收治的行CBP治疗的脓毒症患者17例(CBP组),选择同期未行CBP治疗的脓毒症患者17例(非CBP组)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前后血液生化改变、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II)等。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临床参数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①治疗后两组心率、呼吸频率、中心静脉压(CVP)、血肌酐(SCr)、氧合指数(PO2/FIO2)等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BP组平均动脉压(MAP)[(88.3±12.5)mmHg]、CVP[(12.7±5.0)cmH20]、SCr[(225.0±113.2)μmol/L]、C反应蛋白(CRP)[(103.3±82.3)mg/mL]、PO2/FIO2[(2.51±0.72)]、APACHEⅡ评分[(22.8±6.3)分]与非CBP组比较[(81.9±15.1)mmHg、(14.1±3.9)cmH2O、(172.3±141.8)μmol/L、(150.9±109.1)mg/mL、(1.91±0.46)、(28.4±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BP组与非CBP组比较.转出ICU比例较高,病死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因素回顾性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PO2/FIO2以及MAP是与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BP治疗脓毒症的效果优于非血液净化方式。治疗前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
崔嵘陈齐国
关键词:血液净化连续性
116例ICU医院获得性鲍曼不动杆菌肺炎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湖南省ICU获得性鲍曼不动杆菌肺炎(ABHAP)的预后危险因素.方法 以湖南省6家医院ICU在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发生的1 16例ABHAP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记录,按住院28...
王展潘频华李茉莉谭洪毅张强吕爱莲陈齐国李舜午林春龙
长沙市直卫生系统重症医学科质量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评估本系统重症医学科医疗护理质量,探讨本系统重症医学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本系统内各医院重症医学科2009年度某一月份出院病历各10份,选择10项重症医学质量指标,由长沙市临床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抽调10名医疗、护理和药学专家按统一标准进行检查。结果:本系统平均ICU住院日数3.23日、平均机械通气日数1.97日、平均压疮发生率0.00%、平均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1.75%、平均拔管后24 h内再插管率1.40%、平均转出ICU后24小时再转入率1.40%、平均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0.00%、平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0.00%、平均抗菌药物使用合格率78.57%、平均转入ICU时APACHEⅡ评分17.77、平均转出ICU时APACHEⅡ评分17.08。结论: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应加强自身建设、建立质量监视系统、实时分析申报的数据,针对弱点加强培训和整改、促进本系统重症医学质量快速提高。
陈齐国何彩霞王静
关键词:重症医学
局部枸橼酸抗凝在重症医学科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14年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己成为重症监护病房各种危重病救治中多器官功能支持(MOST)的重要手段之一。抗凝技术是治疗能否成功的关键。局部枸橼酸抗凝(RCA)既可起到体外循环抗凝作用,又不至影响体内凝血功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抗凝方法。本文从抗凝的机制、代谢原理、代谢并发症以及抗凝技术的实施总结局部枸橼酸抗凝在重症监护病房CRRT的应用。
李成陈齐国
关键词:局部枸橼酸抗凝连续肾脏替代治疗重症监护病房
颅痛定对心肺复苏患者血清NO及CO浓度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 :观察心肺复苏成功患者血清NO和CO浓度的变化以及颅痛定对这种变化的影响。方法 :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5例),从心跳骤停到开始复苏时间以15分钟为界进一步把治疗组和对照组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于心肺复苏成功后第6h、24h、48h、72h抽取病人外周静脉血,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含量,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CO含量。结果 :心肺复苏后6h血清NO浓度上升,24h达高峰,随后又下降,48h降到低谷,然后再次上升。颅通定表现出对NO产生的抑制作用,早期治疗组和对照组NO含量变化曲线几乎平行,两组NO含量差别在6h、24h无显著性,在48h、72h有显著性。晚期治疗组与对照组NO浓度变化方向几乎相反,颅通定也表现出对NO生成的抑制作用,但与对照组无平行关系。晚期治疗组和对照组中任何时间段血清NO含量的差别均无显著性。早期对照组的CO浓度在复苏后6h下降,24h降到低谷,48h略有上升,后又再次下降。而治疗组CO浓度在复苏后6h开始上升,随后急剧下降,48h达到低谷,然后再次上升。早期治疗组和对照组的CO浓度变化曲线几乎呈相反方向。晚期对照组CO浓度在复苏后6h急剧下降,24h降到低谷,随后一直上升。颅通定表现出对CO生成的抑制作用,治疗组从复苏后6h到72h几乎呈直线下降趋势。但无论是早期组或晚期组在各个时间点之间CO浓度差别均无显著性。结论 :颅通定可能通过调控心肺复苏患者体内NO含量发挥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且在早期复苏(≤15min)患者中作用更明显。而颅通定对心肺复苏患者体内CO含量的影响不明显。
陈齐国何彩霞何奇
关键词:一氧化氮一氧化碳心肺复苏脑缺血-再灌注
颅痛定对人脑缺血-再灌注患者血清 NO及 CO 浓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对血清NO和CO的影响及颅痛定的干预。方法随机抽样2011-01~2012-12收治的心肺复苏术后3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15例。两组患者心肺复苏后立即给予一般性治疗,治疗组起病后即加用颅痛定60 mg,每日3次,持续3 d用药。于心肺复苏术后6、24、48、72 h抽血测定NO、CO浓度。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浓度,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CO浓度。结果人脑缺血-再灌注6、24、48、72 h后外周静脉血中NO浓度增加,其中脑缺血<5 min再灌注48 h达到高峰;人脑缺血-再灌注6 h后CO浓度最大,之后回落,其中脑缺血<5 min再灌注24 h达到高峰;颅痛定降低脑缺血-再灌注6~24 h CO浓度,增加NO浓度,而在缺血-再灌注24~72 h降低NO浓度。结论颅痛定可能通过调控机体内NO和CO浓度,发挥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何彩霞陈齐国卜珊珊何浩吴华文体端李沅湘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
急性胰腺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临床分析被引量:5
1999年
已知急性胰腺炎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1]。但有关急性胰腺炎的文献引用SIRS这一概念较少。对SIRS的临床价值也存在争议[2]。为探讨急性胰腺炎与SIRS的关系...
陈齐国
关键词:胰腺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病因学
左旋四氢巴马汀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流时对脑组织电解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通过观察脑缺血 再灌流时脑组织钙、镁、锌、钠、钾、铁含量的变化 ,探讨左旋四氢巴马汀在全脑缺血 再灌流损伤时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急性脑缺血 再灌流损伤模型 ,用原子分光光度仪检测脑组织电解质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缺血 再灌流 12h组钙、锌、钠、钾含量增高(P <0 0 1) ,铁含量亦增高 (P <0 0 5 ) ,镁含量降低 (P <0 0 1) ;2 4h钙、锌、钠含量进一步增高 (P <0 0 1) ,镁含量进一步降低 (P <0 0 1) ,钾和铁含量与假手术组接近 (P >0 0 5 )。左旋四氢巴马汀在脑缺血再灌流 12h和 2 4h均能抑制脑组织钙 (P <0 0 1)、锌 (P <0 0 1)、钠 (P <0 0 5 ,P <0 0 1)含量的上升 ,并提高脑组织镁 (P <0 0 1)和钾 (P <0 0 5 ,P <0 0 1)的含量 ,降低铁含量 (P <0 0 5 ,P <0 0 1)。结论 左旋四氢巴马汀可抑制脑缺血 再灌流期间脑组织钙、锌、钠含量的上升并提高镁和钾含量 。
陈齐国杨光田
关键词:左旋四氢巴马汀脑缺血再灌流脑组织
左旋四氢巴马汀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时对脑组织钙含量及脑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通过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时脑组织钙含量及脑细胞凋亡的变化 ,探讨左旋四氢巴马汀在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作用机制。方法 本实验在建立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基础上 ,用原子分光光度仪检测脑组织钙含量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脑细胞凋亡。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 12h钙含量较假手术组增高 (P <0 0 1) ,脑细胞凋亡数亦增加(P <0 0 1) ;2 4h钙含量进一步增高 (P <0 0 1) ,凋亡细胞数亦进一步增加 (P <0 0 1) ;左旋四氢巴马汀在脑缺血再灌注 12h和 2 4h均能抑制脑组织钙含量的增高 (P <0 0 1)并减少脑细胞凋亡数 (P <0 0 1)。各组脑组织钙含量与脑细胞凋亡数呈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左旋四氢巴马汀可减少脑细胞凋亡 ,其机制与抑制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钙聚集有关。
陈齐国杨光田
关键词:左旋四氢巴马汀脑缺血再灌注脑细胞凋亡
一氧化氮和Ca^(2+)含量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通过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时脑组织一氧化氮(NO)和Ca2+含量及脑细胞凋亡的变化,探讨NO、钙对脑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本实验在建立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基础上,用Green法测定脑组织NO的含量,用原子分光光度仪测定脑组织Ca2+含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脑凋亡细胞。结果:脑缺血再灌注12h、24h,NO含量及Ca2+含量均较假手术组增加(P<0.05,P<0.01),脑细胞凋亡数亦增加(P<0.01),且随时间延长进一步增加(P<0.05)。脑缺血再灌注12h、24h时,脑组织Ca2+含量与脑细胞凋亡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发生脑细胞凋亡与脑组织NO、Ca2+含量增高有关。
杨光田陈齐国汤彦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CA^2+含量脑细胞凋亡一氧化氮脑组织NO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