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霞萍
- 作品数:16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十堰市太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全反式维甲酸对大鼠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的影响
- 2002年
-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 (ATRA)对球囊损伤大鼠腹主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 :制作球囊损伤的大鼠腹主动脉剥脱模型 ,Wistar大鼠 12只随机分为 1对照组 (n=6) :腹腔内注射 intralipid(1ml/d) ,2 ATRA组 (n=6) :腹腔内注射溶解于 intralipid的 ATRA(4 mg· kg-1 · d-1 )。球囊损伤 14 d后 ,损伤区域的血管段用 40 g/L甲醛固定 ,然后染色 ,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形态学分析。结果 :ATRA明显减小新生内膜面积 ,增加管腔面积。结论 :ATRA具有抑制损伤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
- 党书毅王家宁黄永章王卫民陈霞萍刘志祥周芳张群林
- 关键词:全反式维甲酸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内膜增生
- 16SrDNA生物芯片微阵列方法检测立克次体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以 1 6SrDNA为对象 ,生物芯片微阵列技术为平台 ,建立一种能在未知标本中快速检测 6种立克次体的方法。方法 :针对每种立克次体 1 6SrDNA的可变区 ,分别设计和合成 4条寡核苷酸探针。利用微阵列技术构建立克次体检测用生物芯片。待测立克次体染色体DNA用 1 6SrRNA通用引物扩增掺入荧光素 ,然后与芯片杂交。利用各种立克次体的 4条特异性探针是否全部出现杂交信号来做出判断。结果 :以寡核苷酸为探针的生物芯片系统可以实现 6种立克次体的检测。对伯氏考克斯体、汉氏巴尔通体、恙虫病东方体 ,本系统可以将其鉴定到种或属的位置。从第 4号探针的不同可以将普氏立克次体和立氏立克次体这两个群区分开来。犬埃立克体检测始终为阴性 ,可能和没有合适的标本有关。从接到样品到判读出结果 ,整个检测过程大约需要 4 .5h。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本法比PCR_电泳法敏感 1 0倍。结论 :利用 1 6SrDNA生物芯片微阵列方法可以快速检测
- 崔红陈霞萍陈梅玲郭兆彪王津翟俊辉杨瑞馥
- 关键词:立克次体RDNA生物芯片微阵列
- 腺病毒介导的反义AT1R转染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影响
- 2004年
-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的反义AT1基因转染对培养的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s)迁移的影响。方法:用定向克隆和同源重组方法构建携带人反义AT1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AdCMV/ahAT1),转染体外培养的VSMCs,用RT-PCR半定量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AT1R的表达,用改良趋化小室法检测细胞迁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转染AdCMV/ahAT1后48h的VSMCs,AT1RmRNA表达少50%,AT1R的蛋白表达也显著低下(P<0.01);迁移距离为(41.7±9.7)μm,显著短于空白对照组(77.5±12.7)μm和Ad/CMV.LacZ组(77.2±10.6)μm,均为P<0.01。结论:腺病毒介导的反义hAT1R转染,通过抑制AT1R的表达,明显抑制了大鼠VSMCs的迁移。
- 涂明利涂远超曹政王卫民陈霞萍王晓勋王汉琴王家宁杨桂元
- 关键词:腺病毒血管细胞运动
- 全反式维甲酸对培养的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影响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 (ATRA)对培养的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 (VSMCs)迁移的影响。方法 :血管平滑肌细胞采用组织贴块法培养 ,ATRA(2 .5× 10 -6mol/L)分别作用经PDGF -BB(2 0ng/ml)和 10 0 %FCS趋化作用下的VSMCs,采用改良的Boydenchamber方法检测VSMCs的迁移活性。结果 :ATRA作用的VSMCs对PDGF -BB和 10 0 %FCS的化学趋化活性明显减弱。结论 :ATRA具有抑制VSMCs迁移的作用。
- 党书毅黄从新王卫民陈霞萍张群林
- 关键词:全反式维甲酸动脉平滑肌细胞WISTAR大鼠细胞迁移VSMCS
- 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asHpa的构建及意义
- 2004年
- 目的 :构建乙酰肝素酶信号密码的反义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探索恶性肿瘤基因治疗的新途径。方法 :以质粒pcDNA3.1为载体 ,将乙酰肝素酶信号密码的DNA片段反向插入其多克隆位点得到反义乙酰肝素酶信号密码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1-asHpa)。 结果 :经过PCR扩增鉴定、电泳证实获得的重组基因插入方向和插入序列大小正确。结论 :成功的构建了乙酰肝素酶信号密码的反义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
- 阮绪芝黄立英李瑞明陈霞萍
- 关键词:真核表达质粒乙酰肝素酶反义基因恶性肿瘤基因治疗
- 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及培养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 建立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良好的分离纯化和培养方法。方法 将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自股骨中分离,应用贴壁选择法结合细胞克隆挑选法进行分离纯化,应用细胞生长因子(EGF和PDGF-BB)刺激法进行MSCs的体外培养和传代,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分离培养的细胞并照像记录。结果,培养获得了纯化的呈梭形成纤维样细胞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在生长因子EGF和PDGF-BB的共同作用下,传代MSCs生长旺盛,形态均一。结论 该方法是简便高效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和培养方法。
- 阮绪芝陈霞萍严世荣王卫民
- 关键词: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细胞培养
- 生长因子(EGF和PDGF-BB)对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意义(英文)被引量:8
- 2004年
-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BB)对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murinebonemarrowstromalstemcells,mMSCs)增殖的作用,探索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快速增殖的条件和方法。方法将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进行分离和纯化培养后,加入EGF和PDGF-BB,利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反映细胞增殖效果,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增殖及分化状态。结果EGF和PDGF-BB干预后,3H-TdR掺入(11456.14±968.86)dpm较对照组(3271.88±420.91)dpm明显增高,说明EGF和PDGF-BB可促进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增殖;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EGF和PDGF-BB处理组mMSCs具有增殖优势,分化相对延迟,而对照组提前显示出自然分化现象。结论生长因子(EGF和PDGF-BB)可促进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增殖,是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大量培养和快速增殖的有效刺激因子。
- 阮绪芝陈霞萍李瑞明王为民周芳
- 关键词: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EGFPDGF-BB血小板源生长因子细胞增殖
-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被引量:9
- 2002年
- 目的 :建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传代、冻存及鉴定方法。方法 :采用肾小管节段贴块培养法 (A法 )与消化培养法 (B法 )对比原代培养 ,并以 0 .2 5 %胰蛋白酶消化、传代 ,以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细胞种类 ,常规冻存和复苏。结果 :A法成功培养、传代、冻存、复苏并鉴定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B法失败。结论
- 涂明利陈双郧王卫民陈霞萍曹树军
- 关键词: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
- 反义AT1R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
- 涂远超涂明利许大国王汉琴曹政杨桂元王卫民王晓勋刘志祥陈霞萍
- 该项目阐明了反义AT1R对VSMCs的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反义AT1R通过抑制AT1R的表达,能抑制AngⅡ介导的VSMCs增殖和迁移,并具有诱导VSMCs凋亡的作用。它预示着反义AT1R体内转移有降低血压和防治血...
- 关键词:
-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 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成骨的实验研究
- 2003年
- 目的 建立一种良好的分离和培养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 (moasebonemarrow derivedmesenchymalstemcells ,mMSCs)的方法 ,观察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成骨潜能。方法 应用贴壁选择法结合细胞克隆收集法进行mMSCs的分离纯化 ,应用细胞生长因子 (EGF和PDGF BB)刺激法进行MSCs的体外培养和传代 ,并在低糖DMEM (DMEM LG)培养液中培养。为促进mMSCs体外成骨性分化 ,传代培养到一定时期时加入成骨性添加剂和 1 0 %胎牛血清。培养第 2 0天分别用Gomori钙钴法显示碱性磷酸酶和VonKossa改良法显示钙化结节。结果 mMSCs呈克隆化增殖并贴壁生长形成形态均一的梭形细胞群。成骨性添加剂可有效作用于传代培养的mMSCs,表现为细胞之间相互连接形成结节状聚合体 ,碱性磷酸酶阳性细胞数量增多 ,VonKossa染色可见钙化结节的形成。结论 建立的mMSCs的分离、培养和成骨条件有效 。
- 阮绪芝陈霞萍严世荣王卫民
- 关键词: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细胞生长因子成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