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浮

作品数:8 被引量:57H指数:3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荧光
  • 3篇荧光素
  • 3篇荧光素酶
  • 3篇青海弧菌
  • 3篇离子
  • 3篇离子液
  • 3篇离子液体
  • 2篇分子
  • 2篇虫荧光素
  • 2篇虫荧光素酶
  • 1篇淡水发光菌
  • 1篇动力学
  • 1篇毒性
  • 1篇异源
  • 1篇异源二聚体
  • 1篇萤光素酶
  • 1篇萤火虫荧光素...
  • 1篇射线
  • 1篇市政
  • 1篇市政污水

机构

  • 8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作者

  • 8篇刘树深
  • 8篇陈浮
  • 3篇葛会林
  • 1篇苏冰霞
  • 1篇吕岱竹
  • 1篇段欣甜
  • 1篇刘玲
  • 1篇罗金辉
  • 1篇李恺

传媒

  • 3篇化学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测定化学物对萤光素酶抑制毒性的微板发光法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基于萤火虫萤光素酶生物发光反应体系,以SpectraMax M5酶标仪为发光强度测试设备,建立了测定化学物对萤光素酶抑制毒性的微板发光测试新方法。系统地研究了萤光素酶浓度、萤光素浓度、ATP浓度、pH、温度、反应时间等实验条件对发光强度的影响。发现ATP对发光呈现双相响应关系,最大发光度出现在ATP浓度为1.1×10-4 mol·L-1。应用该方法成功地测定了NaF,NaCl,KBr和NaBF4对萤光素酶的发光抑制毒性效应,基于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化学物对萤光素酶毒性的剂量-效应曲线(DRC),拟合效应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通过拟合的DRC参数,准确地计算了化学物的半数效应浓度EC50。对比有关文献方法,萤光素酶毒性测试的微板发光法具有更简便快捷,节省试剂药品,便于多次平行测定从而提高准确度等优点。
葛会林刘树深陈浮罗金辉吕岱竹苏冰霞
关键词:萤光素酶最小二乘法
离子液体与重金属化合物对青海弧菌的协同毒性评估
市政污水和工业废水中通常都含有重金属离子,活性污泥处理后的废水中仍然有少量重金属离子的混合物。对于废水中的重金属,由于它们对水具有很高的亲和力,很难使用常规的溶剂通过液液萃取的方法进行去除。离子液体是一种非常规的“绿色”...
葛会林刘树深陈浮
关键词:离子液体青海弧菌市政污水工业废水
农药对虫荧光素酶的联合毒性及分子模拟研究
陈浮刘树深
青海弧菌荧光素酶蛋白三维结构的分子模拟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基于荧光素酶催化发光的生物发光技术在化学、生命与环境科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部分萤火虫和发光细菌的荧光素酶晶体三维结构已经解析出来.青海弧菌(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简称Q67)是从青海湖青海裸鲤中提取的一种新型淡水发光细菌,已用于化学品的生物检测及毒性评价.然而,其催化发光过程中最重要的荧光素酶三维结构尚未解析,阻碍了化学品对Q67产生毒性的机理研究进程.本工作通过异源二聚体同源建模与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构建了Q67荧光素酶的三维结构.研究结果表明,Q67荧光素酶蛋白有α和β两个多肽亚基,范德华力是维持α/β稳定结构的主要作用力,而α/β亚基携带的净电荷产生的静电相互作用不利于体系稳定.缔合的专一性则由α/β亚基接触面上的极性基团之间的氢键实现.底物黄素单核苷酸与Q67荧光素酶的结合位点在α亚基活性口袋中,β亚基有利于保持α亚基活性口袋的稳定性.
陈浮刘树深段欣甜
关键词:异源二聚体荧光素酶同源建模淡水发光菌分子动力学
浓度加和模型在化学混合物毒性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40
2013年
化学污染物总是以混合物形式存在于实际环境体系中.化学混合物的毒性评估与预测是环境化学领域当前的研究热点与难题.要评估与预测一个化学混合物的毒性效应,首先要证明其是否具有加和性.目前有3个加和参考模型即浓度加和模型(CA)、独立作用模型(IA)与效应相加模型(ES)用于化学混合物毒性的加和性检验.如果混合物效应明显偏离加和参考模型预测效应,则认为该混合物产生毒性相互作用,即协同或拮抗.选择不同的加和参考模型可能得出不同的相互作用结论.ES模型最早广泛应用,但不能解释由同一化合物构成的所谓虚拟组合现象,应用已开始受到限制.IA模型被认为适用于具有相异作用模式的化学物构成的混合物,而CA模型适用于相似作用模式化学物构成的混合物并能合理解释ES模型不能解释的虚拟组合现象,常常认为是化学混合物毒性预测的标准模型.然而,由于CA模型目前没有坚实的理论支持,也不能直接联系混合物毒性作用机理,同时在浓度-效应曲线的部分区域存在不能预测的所谓"预测盲区",因此,CA模型也只是一个工作模型,需谨慎使用.
刘树深刘玲陈浮
离子液体与重金属化合物对青海弧菌的协同毒性评估
<正>市政污水和工业废水中通常都含有重金属离子,活性污泥处理后的废水中仍然有少量重金属离子的混合物。对于废水中的重金属,由于它们对水具有很高的亲和力,很难使用常规的溶剂通过液液萃取的方法进行去除。离子液体是一种非常规的"...
葛会林刘树深陈浮
文献传递
基于咪唑离子液体与萤火虫荧光素酶的结合模式预测混合物毒性被引量:3
2015年
混合物毒性的评估与预测一直是毒理学和环境科学领域的前沿和热点.浓度加和模型(CA)和独立作用模型(IA)是目前应用最多的2个加和参考模型.但是,由于作用模式的相似性或相异性难以确定,难以在实际工作中选择合适的参考模型.为了探索分子水平上的结合模式与加和模型的关系,本研究以4种1-烷基-3-甲基咪唑氯离子液体([Cnmim]Cl,n=2,6,8,12)和萤火虫荧光素酶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确定离子液体与萤火虫荧光素酶的结合模式,结果表明[C2mim]Cl和[C6mim]Cl与荧光素酶具有相似的结合模式(BP1和BP2),[C8mim]Cl和[C12mim]Cl具有相同的结合模式(BP3).通过荧光素酶微板毒性分析法测定4个离子液体及两两组合构成的6个二元混合物体系共18条混合物射线的发光抑制毒性,应用CA和IA模型评估混合物毒性.结果表明,具有不同结合模式的[C2mim]Cl-[C8mim]Cl和[C2mim]Cl-[C12mim]Cl混合物体系,其毒性可用IA预测;具有相同结合模式的[C2mim]Cl-[C6mim]Cl和[C8mim]Cl-[C12mim]Cl体系,其毒性可用CA预测;而[C6mim]Cl-[C8mim]Cl和[C6mim]Cl-[C12mim]Cl体系,其部分混合物毒性可用CA描述,因其组分的结合模式既有相似性又有相异性.
陈浮刘树深余沫李恺
拓展浓度加和模型预测三种三嗪类除草剂混合物的时间依赖毒性被引量:17
2014年
浓度加和(CA)模型是评估与预测化学混合物毒性效应的常用模型之一,已广泛应用于药物组合与农药混配等多个混合物体系.然而,CA不能用于包含不同时间具有不同效应组分的混合物体系,需要拓展.以具有不同时间依赖毒性特征的三种三嗪类除草剂即嗪草酮(MET)、西草净(SIM)和环嗪酮(HEX)为混合物组分,以直接均分射线法(EquRay)构建它们的二元混合物,以青海弧菌Q67为受试生物,在6个不同时间(即0.25,2,4,8,12和16 h)下测定各混合物组分及其二元混合物暴露于Q67时的发光抑制毒性,分析与归纳抑制毒性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三种除草剂对发光菌Q67的发光抑制毒性具有不同的时间变化规律:MET的毒性随时间延长有明显增大的趋势,SIM的毒性在不同时间没有显著性变化,而HEX随着时间的延长毒性开始有所增加,而后变化很小;二元混合物毒性的时间变化规律与混合物组分有关,MET与HEX的二元混合物体系的毒性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逐步增加,MET-SIM体系开始有所下降而后缓慢增加,而SIM-HEX体系的毒性在不同时间差异不明显;应用拓展后的CA模型分析所有二元混合物在不同时间点的毒性变化,表明都是加和的,没有协同或拮抗作用.
王猛超刘树深陈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