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宇 作品数:12 被引量:53 H指数:4 供职机构: 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无锡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更多>>
首发轻中度青年抑郁症患者接受认知行为治疗前后的内隐刻板印象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首发轻中度青年抑郁症患者接受认知行为治疗前后内隐刻板印象的变化。方法:选取首次发病未经治疗的青年抑郁症患者21例和正常对照者20例,抑郁症患者接受8次的认知行为治疗,正常被试仅接受8周的观察,实验前后,所有被试均接受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24)、自动思维问卷(The Automatic Thoughts Questionnaire,ATQ)、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AT)评估与测验。结果:1实验组治疗后,在HAMD总分、ATQ总分、IAT测验效应值均有显著性改善,分别为(t=-6.81,-3.06,3.86;P<0.05);2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HAMD总分、ATQ总分、IAT测验效应值均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分别为(t=3.50,3.81,-3.11;P<0.05)。结论:认知行为治疗对首发轻中度抑郁症患者内隐刻板印象的改善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柳艳松 孙倩芸 陈新宇关键词:抑郁症 认知行为治疗 内隐刻板印象 自动思维 认知功能损害与ApoE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认知功能损害与载脂蛋白E(Apo E)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采集46例正常对照(对照组)、67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者(MCI组)和42例AD痴呆期患者(DAT组)的外周血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技术(PCR-RFLP)测定上述3组人群中Apo E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结果 3种等位基因在对照组、MCI组和DAT组中的总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ε2和ε3等位基因频率在3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3,P=0.302),但DAT组ε4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和MCI组(P=0.019),ε4等位基因的频率在对照组和MCI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2)。结论 Apo Eε4等位基因可能在DAT发病中发挥一定作用,但其与MCI的发生可能不具有关联性。 王志强 张付全 陈新宇 董昆仑 王栋关键词: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载脂蛋白E 有述情障碍与无述情障碍抑郁症患者自传体记忆比较 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 探讨有述情障碍与无述情障碍抑郁症患者自传体记忆的差异,以及有述情障碍抑郁症患者的自传体记忆与述情障碍的关系.方法 对29例有述情障碍抑郁症患者以及34例无述情障碍抑郁症患者,采用自传体记忆测评(autobiographical memory test,AMT)评定自传体记忆得分、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20-item 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TAS-20)评估述情障碍得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评(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24)评定抑郁得分.结果 ①有述情障碍抑郁症组对消极线索词诱导的过度概括化自传体记忆显著高于无述情障碍抑郁症组[分别为(3.34±1.80)分,(2.51±112)分,t=2.19,P<0.05];②有述情障碍抑郁症组过度概括化自传体记忆总分显著高于无述情障碍抑郁症组[分别为(6.14±2.44)分,(4.86±2.06)分,t=2.21,P<0.05];③在有述情障碍抑郁症组中,述情障碍总分及外向性思维因子分与具体自传体记忆的各因子分及总分均呈负相关(r=-0.502~-0.205,P<0.05),而过度概括化自传体记忆与各因子分及总分均呈正相关(r=0.240~0.611,P<0.05).结论 与无述情障碍抑郁症患者相比,有述情障碍抑郁症患者的过度概括化自传体记忆更为严重,述情障碍能够增加有述情障碍抑郁症患者的过度概括化自传体记忆的严重程度. 柳艳松 王军 孙玉军 陈新宇 王国强关键词:抑郁症 述情障碍 自传体记忆 首发与复发抑郁症患者的过度概括化自传体记忆比较 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索复发性抑郁症与首发抑郁症患者过度概括化自传体记忆(OGM)的差异,以及过度概括化自传体记忆对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对34例首发性抑郁症患者以及31例复发性抑郁症患者,采用自传体记忆测评(autobiographicalmemorytest,AMT)评定过度概括化自传体记忆水平、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评(HAMD-17)及贝克抑郁量表(BDI)评定抑郁严重程度。结果①复发性抑郁症组OGM总分显著高于首发抑郁症组[分别为(3.90±1.65)分,(3.10±1.57)分,t=2.035,P〈O.05];②复发性抑郁症组积极线索词诱导的OGM总分显著高于首发抑郁症组[分别为(2.40±1.36)分,(1.70±1.08)分,t=2.308,P〈0.05];③OGM与BDI总分、HAMD总分以及认知障碍因子、迟缓因子呈高度的正相关性(r=0.497,P〈0.05;r=0.552,P〈0.05;r=0.631,P〈0.05;r=0.553,P〈O.05)。结论与首发性抑郁症患者相比,复发性抑郁症患者的OGM更为严重,抑郁症患者的OGM亦能够增加抑郁症的复发频率,加重认知障碍、迟缓症状。 柳艳松 王军 张付全 王国强 陈新宇 王志强关键词:首发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多巴胺转运体基因表达水平的研究 刘亮 袁国桢 刘晓伟 程灶火 张会芳 范洁 奚娟 邹凯 陈新宇中医心理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TIP技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研究: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比较中医心理TIP技术与西方CBT技术干预抑郁症疗效,观察长期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的抑郁症患者22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接受TIP、CBT、电针+中药+TIP治疗,干预12周,随访1年。评估工具为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贝克抑郁量表(BDI),在治疗前、治疗4、8、12周及随访1年时测评,每组脱落10例,共有195例患者完成试验。结果:随着治疗周期的增长,3组治疗有效率均在稳步提升。并且在第12周达到最高有效率。相对来看,综合疗法的治疗有效率最高为80.8%,而TIP疗法,CBT疗法在第12周的治疗有效率分别是72.9%和72.3%,但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941,P=0.051);随访1年时,C组复发率最高,32.5%,显著高于A组(15%),B组(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74,P=0.034);结论:该部分研究显示A组与C组疗效相当,长期疗效优于C组。 吕学玉 冯帆 丰云舒 李艳 杨冬蓉 都弘 陈建荣 王国强 陈新宇 王健 洪兰 张锦花 李桂侠 杜辉 王处渊 汪卫东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 抑郁症 多中心 抑郁症患者、社会公众、精神科医护人员对抑郁症人群的刻板印象研究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抑郁症患者、社会公众、精神科医护人员对抑郁症人群的外显、内隐刻板印象特征.
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条件的抑郁症患者61人,社会公众55人,精神科医护人员56人,所有被试均接受关于抑郁症人群的外... 柳艳松 张付全 王志强 陈新宇 王国强关键词:抑郁症患者 社会公众 精神科医护人员 刻板印象 文献传递 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巴胺D2受体和多巴胺转运体基因表达水平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多巴胺D2受体(DRD2)和多巴胺转运体(DAT)的mRNA表达水平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以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治疗前精神分裂症组(25例)、长期服药慢性... 刘亮 程灶火 刘晓伟 袁国桢 张会芳 范洁 奚娟 邹凯 陈新宇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基因表达 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文献传递 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巴胺D2受体和多巴胺转运体基因表达水平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多巴胺D2受体(DRD2)和多巴胺转运体(DAT)的mRNA表达水平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以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治疗前精神分裂症组(25例)、长期服药(氯氮平)慢性精神分裂症组(27例)和对照组(30名)外周血淋巴细胞中DRD2和DAT的mRNA表达水平,同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定,并采用Spearman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精神分裂症组、长期服药慢性精神分裂症组、对照组样本外周血淋巴细胞DRD2的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0.32±0.13、0.37±0.19、0.34±0.09,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10,P〉0.05);DAT的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0.48±0.24、0.58±0.21、0.39±0.24,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30,P〈0.05);长期服药慢性精神分裂症组DAT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MS组内=0.194,P〈0.01);治疗前精神分裂症组DRD2基因表达水平与PANSS阳性症状分呈显著正相关(r=0.443,P〈0.05),DAT基因表达水平与PANSS总分(r=-0.418,P=0.075)、一般病理症状分(r=-0.434,P=0.063)的相关性未达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RD2的基因表达水平与PANSS量表的阳性症状分显著正相关,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AT的基因表达水平可能受氯氮平影响上调。 刘亮 程灶火 刘晓伟 袁国桢 张会芳 范洁 奚娟 邹凯 陈新宇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受体 多巴胺D2 基因表达 阴性症状量表 辅助生殖技术对儿童体格和孤独症行为的影响:一项3年纵向随访研究 2023年 背景辅助生殖技术日益成熟,并广泛应用于临床。辅助生殖技术诞生的新生儿越来越多,这类儿童的健康问题也需要更多关注。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对儿童体格和孤独症行为的影响,提高对辅助生殖儿童孤独症行为的关注度。方法从病历信息系统中,按时间顺序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产科出生的辅助生殖新生儿(辅助生殖组)588例为研究对象。从病历信息系统中选取同一时间段该院产科自然受孕出生的600名新生儿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新生儿的性别、出生时母亲的年龄和受教育年限、出生孕周、出生体质量、出生身长以及3岁时体质量和身高数据,并在3岁随访时进行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CABS)评定。结果辅助生殖组母亲受教育年限长于对照组母亲受教育年限[(12.04±1.96)年vs.(11.34±2.90)年,t=-4.887,P<0.01],出生孕周和出生体质量均低于对照组[(38.68±2.56)周vs.(39.53±2.91)周,t=5.315,P<0.01,(3273.27±720.39)g vs.(3158.29±701.74)g,t=2.792,P<0.05]。两组出生身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9.97±5.94)cm vs.(50.07±6.08)cm,t=-0.287,P>0.05]。3岁时,辅助生殖组体质量和身高均低于对照组[(16.16±2.53)kg vs.(16.96±1.67)kg,t=6.393,P<0.01,(95.81±4.50)cm vs.(97.47±7.49)cm,t=4.626,P<0.01]。对照组和辅助生殖组分别筛查出6例(1.00%)和15例(2.55%)存在孤独症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3,P<0.05)。结论辅助生殖技术可能对儿童体格和神经发育存在影响。 陈新宇 陈新宇 罗蓓 曲帅 王国强 王国强关键词:辅助生殖技术 儿童 体格发育 神经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