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丽
- 作品数:15 被引量:129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麻醉科可调节式多用支撑架
- 本实用新型属于麻醉手术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麻醉科可调节式多用支撑架,包括底座、可调节伸缩杆、支撑台、立柱、挂钩、支撑夹托、弹簧限位筒;底座上固定安装有可调节伸缩杆,可调节伸缩杆伸缩端固接有支撑台,在支撑台上方中心...
- 陈亚丽
- 文献传递
- 瑞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Sham组(S组)和缺血组,缺血组包括缺血再灌注组(I/R组)、瑞芬太尼预处理组(RPC组)、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阻滞剂SB203580(SB)+RPC组。各组分别于再灌注末抽取静脉血、处死大鼠,收集肝组织。观察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IL-1β水平;TUNEL法测定肝细胞凋亡情况;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肝组织p38MAPK及其磷酸化组分pp38MAPK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组相比,I/R组血清ALT、AST、TNF-α及IL-1β水平均明显升高,出现明显肝组织损伤,肝细胞凋亡增加;与I/R组相比,RPC组血清ALT、AST、TNF-α及IL-1β水平均明显下降,组织病理学损伤明显减轻,肝细胞凋亡减少,肝组织pp38MAPK表达明显升高;应用p38MAPK阻断剂SB203580,肝损伤加重。结论瑞芬太尼预处理通过激活p38MAPK通路,使p38MAPK磷酸化,减轻炎症因子的产生,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以被SB 203580阻断。
- 赵鸽陈正春申新陈亚丽吕毅
- 关键词: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瑞芬太尼缺血再灌注损伤炎性因子
- 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 2006年
-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配伍小剂量芬太尼用于硬膜外腔阻滞分娩镇痛的临床意义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足月妊娠,单胎头位,自然临产的初产妇采用0.125%罗哌卡因及2μg/ml芬太尼复合液于L(2~3)行硬膜外阻滞,并与150例常规分娩者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第1、2产程镇痛效果良好,分别为94%、84%;第1产程明显缩短;母婴均无不良反应。结论:低位硬膜外阻滞,应用罗哌卡因配伍小剂量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效果良好,安全、可靠。
- 申新杜爱侠陈亚丽
- 关键词:镇痛硬膜外腔分娩
- 丙泊酚靶控输注在老年胃癌根治术麻醉诱导时的应用
- 2009年
- 目的:观察BIS指导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及TCI对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70岁以上老年胃癌根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B组和S组,两组病人麻醉诱导均采用分步丙泊酚靶控输注方式进行。B组当BIS达到45-55,进行麻醉插管。S组当OAA/S评分小于3分时,给予肌松药而后插管,记录两组麻醉诱导过程中入室后静卧15min(T0),意识消失(T1),气管插管(T2),气管插管后1min(T3)、3min(T4)、5min(T5)各观察点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BIS值,并记录插管时预测的效应室靶控浓度(Ce)、丙泊酚总量。结果:两组SBP、DBP、HR在T1、T2时降低,T3、T4升高。组内比较:SBP、DBP在T2与T0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3、T4与T2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R在B组变化不明显,S组T3、T4与T2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T3、T4时SBP、DBP、HR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BIS值45-55作为控制变量调控丙泊酚靶控输注在老年胃癌根治手术患者的麻醉诱导,能够降低麻醉诱导时血压下降的幅度及气管插管后的心血管反应,比临床评估的靶控输注更能精确控制麻醉深度,指导麻醉诱导。
- 陈亚丽谭敬赵鸽景桂霞
- 关键词:靶控输注丙泊酚气管内插管法血液动力学
- 不同途径丁丙诺啡自控镇痛在胃癌术后的应用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比较胃癌术后丁丙诺啡静脉自控镇痛和硬膜外自控镇痛的安全性. 方法选择上腹部胃癌择期手术60例,ASAⅠ~Ⅱ级,年龄20~60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I组: 丁丙诺啡静脉自控镇痛,含12μg/ml;E组:丁丙诺啡硬膜外腔自控镇痛, 0.15%布比卡因,含丁丙诺啡6μg/ml.术后6、12、24、48h进行镇痛、镇静评分.结果平静状态下,术后6、12、24、48、72h镇痛效果均基本满意,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起床活动、咳嗽时,Ⅰ组镇痛效果与E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h、12h 两组SBP较术前均有降低. 结论丁丙诺啡静脉或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胃癌术后患者镇痛一样安全有效,尤以硬膜外自控镇痛更能提供理想的镇痛、镇静效果.
- 陈亚丽申新张义长
- 关键词:丁丙诺啡静脉胃癌
- 丙泊酚靶控输注联合脑电双频指数在高龄患者麻醉诱导期的应用被引量:18
- 2011年
- 目的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TCI)联合脑电双频指数(BIS)在高龄患者麻醉诱导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应激反应。方法高龄全麻胃癌根治手术患者45例,随机均分为三组。Ⅰ组以BIS值为控制目标;Ⅱ、Ⅲ组以临床指征为目标。Ⅰ、Ⅱ组麻醉诱导采用丙泊酚TCI,Ⅲ组以人工法输注丙泊酚,而后以恒速泵入。记录入室静卧15 min(T0),意识消失时(T1),气管插管即刻(T2),插管后1 min(T3)、3 min(T4)、5 min(T5)的HR、SBP、DBP;并测定血浆皮质醇(Cor)、血糖(Glu)及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的浓度变化。结果 T1、T2时三组SBP、DBP明显低于T0时(P<0.05);T3时Ⅰ、Ⅱ组SBP明显低于Ⅲ组,Ⅲ组HR明显快于Ⅰ组(P<0.05)。T2时三组Cor浓度明显低于T0时(P<0.05),T3、T4时Ⅱ、Ⅲ组Cor浓度明显高于T2时(P<0.05)。T3时三组NE、E浓度明显高于T0时(P<0.05),T5时三组NE、E浓度明显低于T3时(P<0.05)。结论在丙泊酚用于高龄患者麻醉诱导中,以BIS指导丙泊酚TCI在麻醉诱导期能够较好地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降低气管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维持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平稳。
- 陈亚丽谭敬景桂霞
- 关键词:丙泊酚靶控输注气管插管脑电双频指数
- 瑞芬太尼抑制胃癌手术全麻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研究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观察胃癌根治术全身麻醉气管拔管前应用瑞芬太尼对抑制气管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胃癌手术患者40例,ASA I-Ⅱ,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瑞芬太尼组,每组20例。所有病人接受同一标准的全身麻醉,缝皮结束时,分别静脉给予单次剂量的瑞芬太尼1μg·kg“或等容积的生理盐水。观察拔管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麻醉苏醒时间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气管导管拔除的时间无差异。拔管前后,瑞芬太尼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拔管时及拔管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显著增高(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癌手术拔管前使用单次剂量瑞芬太尼可以有效的抑制气管拔管期心血管反应,且不影响苏醒、不抑制呼吸。
- 陈亚丽曾文斌张义长
- 关键词:胃癌瑞芬太尼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麻醉
- 地佐辛对气管拔管期气道反应及心血管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术毕前应用镇痛药地佐辛对气管拔管期心血管反应、呛咳程度、镇静程度的影响,探讨其在麻醉苏醒期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需要全身麻醉,ASAⅠ~Ⅱ级的肿瘤手术患者60例。根据手术结束前30 min用药方案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ontrol,C组)和地佐辛组(Dezocine,D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及维持用药方案相同。以静脉注射芬太尼及丙泊酚、维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麻醉维持以丙泊酚靶控,异氟醚吸入,间断给予维库溴铵维持。手术结束前30 min,分别静脉给予单次剂量的地佐辛0.125 mg/kg或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术毕当达到拔管指征时,拔除气管导管。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气管拔管期各观察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的变化,呛咳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并记录镇静评分,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并发症。结果 MAP、HR值在拔管时及拔管后2 min在C组显著增高,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呛咳严重程度及发生率D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评分及导管拔除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0.125 mg/kg,能有效减轻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和气道反应,对术后呼吸运动无影响,且不影响患者苏醒。
- 陈亚丽杨菊玲张义长
- 关键词:地佐辛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气道反应
- p38MAPK信号通路在瑞芬太尼或缺血预处理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评价p38丝裂原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在瑞芬太尼或缺血预处理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144只,雌雄不拘,体重200~25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6组(n=24):假手术组(S组);肝缺血再灌注组(I/R组)采用动脉夹夹闭左叶和中叶肝蒂30min,恢复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模型;瑞芬太尼组(R组)于缺血前30min静脉输注瑞芬太尼2μg·kg^-1·min^-1至再灌注120min;缺血预处理组(IPC组)于缺血前30min行缺血5min,再灌注5min,重复3次后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SB+R组和sB+IPC组分别于输注瑞芬太尼或缺血预处理前5min静脉注射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0.2mg/kg,其余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于再灌注30、60、90和120min时各组分别随机取6只大鼠抽取肝下腔静脉血测定血清ALT和AST活性;采用ELISA法测定TNF—α及IL-1β浓度;随后处死大鼠,取肝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磷酸化p38MAPK的表达,观察病理学结果。结果与S组相比,I/R组各时点血清ALT、AST、TNF-α及IL-1β水平升高(P〈0.05),病理学损伤明显加重;与I/R组相比,RPC组和IPC组血清A岍和AST活性、TNF-α及IL-1β浓度降低,再灌注90min时磷酸化p38MAPK表达上调(P〈0.05),sB+RPC组和sB+IPC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B+RPC组与RPC组,sB+IPC组和IPC组相比,血清ALT、AST、TNF-α及IL-1β水平升高,再灌注90min时磷酸化p38MAPK表达下调(P〈0.05),病理学损伤明显加重。结论瑞芬太尼和缺血预处理可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 赵鸽陈正春申新陈亚丽吕毅
- 关键词: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哌啶类缺血预处理再灌注损伤
- 输血反应的早期诊断与防治
- 2003年
- 陈亚丽申新
- 关键词:输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