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魁东
- 作品数:68 被引量:540H指数:16
- 供职机构:湖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湖南农业结构与布局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应对技术研究
- 陆魁东汪扩军帅细强罗伯良张超黄晚华赵福华屈右铭彭莉莉刘富来赖顶梅余学知龙志长
- 综合运用现代数理统计技术,系统地分析了气候要素和农业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利用当今较先进的奇异谱预测方法,预测了未来5年气候趋势,结合气候变化特征和长期预测,创造性地提出各区域农业应对措施。采用计算机技术和GIS小网络技术...
- 关键词:
- 关键词:农业气候变化
- 拔节期淹涝胁迫对水稻形态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被引量:33
- 2014年
- 以常规稻湘早籼45为供试材料,在拔节期设计不同淹水深度(2/3淹和全淹)及淹水持续时间(3、5、7和9 d)的淹涝胁迫试验,分析不同淹涝胁迫处理对水稻绿叶数、卷叶长度、叶鞘长度、高位分蘖等形态因子以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淹水深度处理,绿叶数与淹水持续时间呈负相关,且2/3淹较全淹更明显;全淹处理,茎变化明显;2/3淹处理,叶变化明显;高位分蘖率与淹水持续时间呈正相关;卷叶长度变化,在2/3淹时,与淹水持续时间呈负相关,全淹时,两者呈正相关;叶鞘的变化,不同处理之间差异不大,均表现为伸长生长。不同淹涝胁迫处理对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均表现为空壳率高、穗结实粒数低和千粒重低,2/3淹持续9 d处理的影响最大,结实粒数最低,仅有34粒。探讨了不同淹涝胁迫环境,水稻茎、叶等形态特征变化的适应机制和可能原因。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洪涝灾害防灾减灾以及抗灾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 宁金花陆魁东霍治国解娜黄晚华
- 关键词:水稻淹涝胁迫
- 湖南一季晚稻抽穗扬花期间高温分析及对种植布局的建议被引量:10
- 2005年
- 对湖南历年来高温发生的时期、地域、年际变化以及持续时间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分析后,提出了一季晚稻在湖南的适宜播种期,如衡阳、株洲、湘潭及郴州的北部,其适宜播种期为5月15~25日;长沙、娄底、邵阳、永州等地适宜播期为5月5~25日;常德、益阳、岳阳等地的适宜播期为5月5~20日.
- 陆魁东申建斌黄晚华宋忠华
- 关键词:高温热害一季晚稻播种期
- 湖南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潜力的响应被引量:31
- 2007年
- 根据1961-2004年湖南省96个气象站的历史资料,分析了近44年温、光、水的年际变化特征,利用作物生产潜力模式,计算了湖南农作物光合潜力、光温潜力与气候生产潜力,探讨了农作物生产潜力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湖南省年平均气温每10年上升0.1℃,年日照时数自20世纪80年代初下降了173.2 h,年降水量存在2个明显的多水期和少雨期.光能潜力和光温潜力呈东高西低的分布态势,气候生产潜力,湘西和衡邵盆地为低值区,湘北和湘南为高值区.光能潜力、光温潜力44年分别下降了7 629.6,4 739.7 kg/hm2,气候生产潜力变化趋势不明显.
- 陆魁东屈右铭张超王勃汤宇
- 关键词:气候变化地理信息系统农作物
- 湖南生态系统气象监测评估技术研究
- 蔡荣辉陆魁东霍瑞利帅细强屈右铭隋兵韩沁哲杨仁平
- 该课题是湖南省气象局重点课题。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气温呈升高的趋势,极端气候事件明显增多,加之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导致生态环境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必须从气象观测、分析和评估方面,加强生态状况及相关灾害的监测和评估,努力为...
- 湖南双季超级稻熟性搭配精细化气候区划研究被引量:11
- 2015年
- 基于1971-2010年湖南省97个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利用空间插值等GIS技术,选取8℃~22℃活动积温和3月下旬-10月日照时数为区划指标,进行湖南超级双季稻熟性搭配精细化气候区划,并通过不同年代段的动态气候区划比较,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湖南双季超级稻种植适宜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湖南适宜种植双季超级稻的区域面积大,"迟熟+迟熟"区主要位于湘南的平原地区;相对于1971-2000年,1981-2010年湖南双季超级稻"迟熟+迟熟"区、"中熟+迟熟"区面积明显增加,同时向北扩展;"中熟+中熟"区、"早熟+早熟"区面积有所减小;"早熟+中熟"区面积变化不大;不适宜区面积略有增加。建议在稳定现有种植面积的同时,在湘江流域和洞庭湖区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扩大双季超级稻种植面积。
- 杜东升廖玉芳陆魁东谢佰承
- 关键词:双季稻熟性气候区划
- 基于气候差异性的湖南烟叶品质气候分型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为了掌握湖南省烟叶品质类型的空间分布情况,选取影响湖南烟叶品质形成的6个气候因子,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烟叶种植区进行了烟叶品质气候分型,讨论各烟叶品质气候类型的气候差异性和气候特点,并进行湖南烟叶品质气候区划。结果表明:湖南烟叶品质可划分为3类品质气候区,Ⅰ类品质气候区分布在湘西,具有大田期热量资源丰富,成熟期日照充裕,昼夜温差大、成熟期后期雨水较少的气候特征;Ⅱ类品质气候区主要分布在湘中一带,具有大田期热量资源适宜,成熟期日照较多,昼夜温差大,高温热害发生机率较高的气候特征;Ⅲ类品质气候区主要分布在湘南南部和湘东北等地,具有大田期热量资源适宜、成熟期日照较少、昼夜温差较大、高温热害发生机率较低的气候特征。
- 张超陆魁东黄晚华张国君
- 关键词:烟叶品质
- “3S”技术在生态与农业气象中的应用
- 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卫星遥感系统(RS)相结合,可以在生态与农业气象服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利用极轨气象卫星与GIS、GPS相结合,可以实时地监测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政府部门可以客观地掌握各种变...
- 汪扩军帅细强杨仁平陆魁东
- 湖南超级早稻产量及产量结构对气象因子的响应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基于2015-2016年湖南不同气候区超级早稻分期播种试验资料及气象数据,探讨了湖南超级早稻产量及产量结构对气象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湖南不同气候区超级早稻生育期和产量结构存在一定差异,湘北超级早稻生育期较湘南和湘中偏长3~7 d,湘中理论产量最高,湘南理论产量次之,湘北理论产量最低。湖南不同气候区超级早稻产量结构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存在一定差异,湘南超级早稻理论产量与全生育期的日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存在着显著相关性,湘中超级早稻理论产量与全生育期降水量和抽穗-乳熟期气温日较差存在着显著相关性,湘北超级早稻理论产量与全生育期日平均气温、分蘖-拔节期积温和抽穗-乳熟期气温日较差存在着显著相关性。湘南、湘中和湘北地区超级早稻千粒重与抽穗-乳熟期气温日较差存在着显著相关,湘南、湘中和湘北抽穗-乳熟期气温日较差分别为8.6、10.8和9.9℃时,千粒重达最大值。
- 谢佰承李涵茂戴平陆魁东陆魁东
- 关键词:超级早稻气象因子
- 湖南烤烟适宜移栽期分析被引量:16
- 2012年
- 利用湖南省97个气象站1961—2005年3—4月逐日气温和地形高程数据,采用农业气候统计方法分析各气象站稳定通过5、8、10℃的初日;采用GIS小网格技术,得到湖南500 m×500 m植烟区域适宜移栽的初日地域分布。结果表明:稳定通过5℃的80%保证率初日以江永县、江华县出现最早,为2月19—22日,湘西高海拔地区及浏阳市东部出现在3月13日以后,其他烟区出现在2月23—3月13日;稳定通过8℃的80%保证率初日湘南大部分烟区在3月23—26日,湘西中海拔地区及桃源县、临澧县、浏阳市东部大多出现在3月26日—4月1日,湘西高海拔地区为4月7日以后;稳定通过10℃的80%保证率初日湘中以南烟区为3月30日—4月1日,湘西低海拔地区以及邵阳市、郴州市中部等地在4月1—5日,湘西中高海拔地区出现在4月7日以后。
- 李伟李伟陆魁东周清明杨虹琦
- 关键词:烤烟移栽期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