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明红

作品数:70 被引量:664H指数:14
供职机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2篇虫害
  • 21篇病虫
  • 20篇病虫害
  • 17篇飞虱
  • 16篇作物
  • 14篇水稻
  • 14篇重大病虫
  • 14篇重大病虫害
  • 12篇发生趋势预报
  • 10篇农作
  • 10篇农作物
  • 10篇农作物重大病...
  • 10篇农作物重大病...
  • 8篇稻纵卷叶螟
  • 8篇纵卷叶螟
  • 8篇卷叶
  • 8篇卷叶螟
  • 8篇褐飞虱
  • 6篇稻飞虱
  • 6篇种群

机构

  • 68篇全国农业技术...
  • 15篇南京农业大学
  • 12篇南京信息工程...
  • 4篇云南省植保植...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云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四川省农业厅
  • 3篇安徽中科智能...
  • 2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四川省农业科...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湖南省植保植...
  • 2篇安徽省植物保...
  • 1篇贵阳学院
  • 1篇北京农学院
  • 1篇教育部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作者

  • 70篇陆明红
  • 39篇刘万才
  • 21篇黄冲
  • 18篇姜玉英
  • 15篇刘杰
  • 12篇翟保平
  • 10篇包云轩
  • 10篇曾娟
  • 5篇杨清坡
  • 4篇刘垚
  • 4篇胡高
  • 4篇谢晓金
  • 3篇李亚红
  • 3篇周国辉
  • 2篇陈德西
  • 2篇何忠全
  • 2篇李庆红
  • 2篇向运佳
  • 2篇张国
  • 2篇桂富荣

传媒

  • 30篇中国植保导刊
  • 7篇生态学报
  • 7篇植物保护
  • 4篇应用昆虫学报
  • 3篇昆虫学报
  • 3篇应用气象学报
  • 3篇植物医生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气象
  • 1篇宁夏农林科技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中国农技推广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农机化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1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7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10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4年全国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被引量:10
2014年
根据2013年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病虫越冬基数、国家气候中心冬、春季全国气候预测、农作物品种抗性布局和种植方式等因素,做出了2014年全国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预计2014年全国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维持重发态势,发生程度将重于2013年。
姜玉英曾娟陆明红刘杰
关键词:小麦水稻病虫害
2012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被引量:3
2012年
2011年12月5~7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召开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组织生产、科研、教学等单位的近百名专家,会商分析了2012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计2012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呈重发态势,
姜玉英曾娟陆明红刘万才
关键词: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病虫害发生趋势
2015年全国三大谷类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被引量:8
2015年
综合分析小麦、水稻、玉米三大谷类作物重大病虫越冬基数、品种抗性布局和种植方式以及冬、春季全国气候趋势预测等因素,判断2015年全国三大谷类作物重大病虫害仍呈偏重发生态势。
姜玉英曾娟陆明红刘杰
关键词:小麦水稻病虫害
近10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的统计和分析被引量:258
2016年
2006-2015年,我国农作物病虫草鼠害总体处于严重发生状态,各类病虫害年发生面积在4.603 5亿~5.075 3亿hm^2次,年均挽回粮食损失9 684.68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的17.35%;年均实际损失粮食1 965.49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的3.53%。五大粮食作物中每年通过防治挽回损失的比例,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和马铃薯分别占55.18%、21.29%、18.97%、1.88%和2.68%,实际造成损失的比例分别占33.67%、23.31%、35.13%、2.11%和5.79%。影响全国粮食生产最为重要的10种(类)病虫害依次为稻飞虱、水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玉米螟、小麦蚜虫、二化螟、稻瘟病、小麦纹枯病、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某一个病虫暴发危害时最高可实际造成200万t以上的粮食损失,总损失可达2 200万t,占某类粮食总产的12%左右,对国家粮食安全影响巨大。最具暴发和流行危害特点的种类主要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小麦条锈病、小麦赤霉病和黏虫等6种。本文运用大量翔实的历史数据统计分析了近10年来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病虫害的危害损失和暴发危害情况。
刘万才刘振东黄冲陆明红刘杰杨清坡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统计分析
基于植保大数据的病虫害移动智能识别系统——随识被引量:3
2020年
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技术,研发了一款基于手机移动端的农作物病虫害移动智能识别系统——随识;该系统可安装到智能手机上,通过手机拍照,即可实现农作物病虫害从鉴定识别到防治技术等方面的服务,针对一个病虫害,提供包括鉴定识别、特征描述、分布范围、危害损失、发生规律、防治技术和防控信息等内容,可为广大植保技术人员和使用者开展病虫害防治提供较为全面的帮助.本文在介绍随识病虫害识别系统架构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系统的下载安装、注册登录、智能识别、圈记、病虫知识库和用户信息等功能模块的使用方法,以期帮助用户更好地使用该系统.
谢成军刘振东张炜陈天娇陆明红刘万才
关键词:人工智能自动识别
2019-2021年云南省草地贪夜蛾发生和为害动态被引量:2
2024年
通过收集田间调查数据,总结了云南省2019-2021年入侵前3年草地贪夜蛾为害作物种类、扩散区域、发生面积等情况。结果显示,玉米是该虫在云南的主要寄主,为害面积占比超过98%;甘蔗、小麦、高粱、生姜等作物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为害。甘蔗、高粱、水稻、小麦集中在苗期受害,成熟期基本未见为害,而生姜收获期心叶部也受到为害。地处滇南低海拔地区且与境外接壤的普洱、红河、文山、德宏、临沧、保山、西双版纳7市(州)在3年内的发生面积较大、发生程度较重,其发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8.47%;其次,玉溪、大理、楚雄、昆明等滇中地区发生面积占全省发生面积的21.89%;滇东北地区的曲靖和昭通以及滇西北地区的丽江、迪庆、怒江的发生面积较少,合计仅占9.65%,草地贪夜蛾的发生表现出从北到南逐渐加重的趋势。每年的5月下旬以后,草地贪夜蛾的发生面积迅速增加,并在6—7月达到发生的高峰期,夏季发生面积最大;2019年和2021年夏季草地贪夜蛾百株虫量和被害株率最高,2020年秋季最高;受玉米价格高、农民防治意愿高等因素影响,冬季鲜食玉米平均百株虫量、被害株率较小,为害程度较轻。
李亚红周文文吴海峰沈云峰郑科美陈亚平陆明红
2018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被引量:8
2018年
根据2017年各地水稻"两迁"害虫、水稻螟虫、小麦条锈病、玉米螟、飞蝗等重大病虫害冬前基数调查结果,结合气象条件和作物种植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作出了2018年水稻、小麦、玉米和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的14种(类)重大病虫害的发生趋势预报。其中,小麦赤霉病、水稻"两迁"害虫、棉铃虫等流行性和迁飞性病虫害重发风险高,水稻二化螟、水稻纹枯病、小麦蚜虫、玉米螟发生区域广、为害重,黏虫、稻瘟病、小麦条锈病、玉米大斑病、马铃薯晚疫病在部分地区可达偏重发生,飞蝗总体发生平稳,局地可能出现高密度点片。
姜玉英刘万才黄冲陆明红刘杰杨清坡
关键词:重大病虫害农作物
2016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被引量:19
2016年
根据2015年各地水稻"两迁"害虫、水稻螟虫、小麦条锈病、玉米螟、蝗虫等重大病虫害的冬前基数调查结果,结合2015年冬季和2016年春季全国气候趋势预测和作物种植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做出了水稻、小麦、玉米和马钤薯等主要粮食作物的14种(类)重大病虫害的发生趋势预报。其中小麦赤霉病、黏虫、水稻"两迁"害虫等流行性病害和迁飞性害虫重发风险高于上年,水稻纹枯病、水稻螟虫、小麦蚜虫、玉米螟发生区域广、为害重,稻瘟病、小麦条锈病、玉米大斑病、马铃薯晚疫病在部分地区有偏重发生可能,飞蝗和草地螟总体发生平稳。
姜玉英刘万才陆明红黄冲刘杰
关键词:重大病虫害农作物
我国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流行动态及预测预报实践被引量:12
2016年
自2009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中国南方稻区局部首次暴发为害以来,在农业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全国植保体系系统开展病害的流行规律、调查监测和预测预报技术研究,初步掌握了病害的发生流行动态和特点,明确了影响我国南方稻区病害发生的毒源地主要为中南半岛的越南中北部及红河平原,其次为我国的海南和云南南部山区。2010年以来,制定了病害测报技术规范,建立了监测预警网络体系,积极开展预测预报工作。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监测预报经历了由"恐慌"到"淡定"、由"心中无数"到"心中有数"、由"无所适从"到"有条不紊"的过程,病害预测的准确性明显提高,在有效指导防治、控制病害流行、减轻危害损失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刘万才陆明红黄冲周国辉Hoang Anh Tuan
关键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在斜纹夜蛾种群监测上的应用探索被引量:4
2018年
通过应用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监测田间斜纹夜蛾成虫消长动态,明确该系统自动计数的准确性和远程信息传输等智能化监测水平。监测结果表明,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反映的蛾峰与普通性诱、灯诱监测一致,且在害虫发生早期种群数量较低时,系统诱虫量高于灯诱,即灵敏度较高。以逐日诱虫量分析系统自动计数误差,自动计数与实际诱虫量完全吻合的正确率为20.4%,误差率在10%以内的为40.0%,且自动计数与实际诱虫量呈极显著相关(R=0.962,P<0.01)。结合同期进行的卵和幼虫系统调查结果表明,田间百株卵量、百株虫量高峰出现在系统监测蛾峰后5~10 d。说明该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斜纹夜蛾田间发生情况,满足了种群动态监测和预测预报的技术要求,为夜蛾类害虫的智能测报提供了新方式。
邓锦明陆明红宋建辉肖明徽刘邦祯段德康衷敬峰郭锦彪
关键词:远程实时监测斜纹夜蛾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