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佩霞

作品数:13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护理
  • 4篇动脉
  • 4篇介入
  • 4篇介入治疗
  • 3篇护理配合
  • 2篇心脏
  • 2篇血管
  • 2篇转复
  • 2篇外伤
  • 2篇颅脑
  • 2篇颅脑外伤
  • 2篇脑外伤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病人
  • 2篇除颤
  • 2篇除颤器
  • 1篇导尿
  • 1篇电生理
  • 1篇动静脉

机构

  • 8篇中山大学附属...
  • 4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3篇陆佩霞
  • 6篇颜海莲
  • 4篇李叶红
  • 3篇梁永红
  • 3篇李国琪
  • 2篇方昶
  • 2篇云文娟
  • 2篇温作珍
  • 2篇陈玉玲
  • 2篇周淑娴
  • 1篇任强
  • 1篇谭绮云
  • 1篇谭桂明
  • 1篇袁沃亮
  • 1篇谭秀莲
  • 1篇马海清
  • 1篇张靖
  • 1篇王景峰
  • 1篇黄至斌
  • 1篇伍佩玲

传媒

  • 2篇岭南心血管病...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全科护理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5例无保护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的术中护理配合
2012年
目的探讨无保护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的术中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心导管室在2011年1月至7月收集15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的介入治疗的护理资料进行分析回顾。结果 15例左主干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除2例患者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例患者出现造影剂反应外,其余12例未出现其他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7天,均好转出院。结论熟悉掌握术中护理要点,加强术中医护配合以及密切关注术后病情发展对提高天保护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的疗效有着积极的意义。
梁永红李国琪颜海莲陆佩霞
关键词:术中护理介入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
TR-Band桡动脉压迫止血装置的单人操作技巧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TR-Band桡动脉压迫止血装置的单人操作技巧。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3年5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经皮穿刺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患者300例,术后立即拔管,应用TR-Band桡动脉压迫止血装置压迫止血。全部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150例,连接注射器和air导管后,左手固定注射器和air导管的连接处,右手拔鞘管,需要借助腹部力量推送注射器活塞;观察组150例,连接注射器和air导管后,不固定注射器和air导管的连接处,左手食指、中指和拇指握注射器注气(推针式),右手拔管。结果不固定注射器和air导管连接处,注气过程中,注射器和air导管不会自动脱离,不影响止血效果。结论观察组应用推针式注气,整个操作过程更简单快捷,且动作轻柔,受到一致好评。
颜海莲方燕玲李国琪陆佩霞
关键词:止血操作技巧
多发伤颅脑外伤86例急诊护理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多发伤颅脑外伤的急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03年12月86例多发伤颅脑外伤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到诊时已死亡,8例在抢救过程中死亡,66例手术治疗,术后死亡9例,其中5例死于失血性休克。结论:对多发伤颅脑外伤者,迅速采取准确有效的综合救护措施,可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李叶红谭秀莲陆佩霞吴海东
关键词:多发伤颅脑外伤抢救护理
心脏再同步化起搏及除颤器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总结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应用心脏再同步化起搏及除颤器(CRT-D)的初步体会和随访结果。方法病例入选标准①左室射血分数(LVEF)≤0.35;②QRS波时限≥120ms;③快速室性心律失常;④心功能分级Ⅱ~Ⅳ级。采用左锁骨下静脉穿刺,左室电极置入冠状静脉后侧分支或后分支,右室电极置入右室心尖,右房电极置入右心耳。结果3例均成功置入CRT-D,无严重并发症。左室电极1例置于心脏侧后静脉,另外2例置于心脏后静脉。除颤测试,2例为20J能量1次除颤成功。另1例20J、30J能量除颤未成功,通过调整除颤波斜率,30J成功除颤。随访期间,3例心功能分级、射血分数均有改善,心室起搏比例均超过95%。2例发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经抗心动过速起搏或除颤治疗成功转复。结论CRT-D能恢复心脏同步活动和识别、转复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充血性心力衰竭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方法。
聂如琼王景峰袁沃亮周淑娴方昶陆佩霞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
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的急救护理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总结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的急救护理体会。方法:对252例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患者的急救护理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52例中抢救成功226例,成功率达90%。结论:及时准确判断是降低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死亡率的首要条件,合理掌握优先处理的顺序是抢救成功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及时处理止血控制休克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因素。
陆佩霞李叶红伍佩玲
关键词:颅脑外伤复合伤急救护理
CARTO室早射频消融术中配合及护理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在三维标测系统CARTO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室性早搏(室早)的护理方法。方法:观察26例行射频消融治疗室早患者的配合及护理。术中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打印室早参考图、加强心理护理及病情观察、及时追加肝素等。结果:本组成功治疗26例,术中无并发症发生。结论:CARTO指导下行室早射频消融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方法,减少放射线透视量,术中配合恰当、护理精细、及时,是取得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颜海莲谭兆珍温作珍陈玉玲陆佩霞
关键词:心性三维标测系统射频消融护理
假性导尿在男性病人心脏介入术中的运用效果观察
2008年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心脏介入手术已非常成熟,尽管如此,手术的时间仍难以预计。心脏介入手术检查时间一般仅需要20min,但复杂病变的治疗时间需2h或更长:经股动脉或股静脉穿刺置管行心脏介入手术,常规只需要局部麻醉.术前不用留置尿管。但对于长时间手术的病人,如何解决术中小便问题,我们不断地探讨,发现用无菌易拉口密封袋进行假性导尿,效果非常好,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颜海莲陈玉玲温作珍陆佩霞
关键词:导尿无菌心脏介入术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护理配合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总结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护理配合的经验。方法从2003年1月-2006年3月对10例证实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住院病人通过介入方法进行腔内隔绝术的治疗和配合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例支架置入成功,病人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程时间短。结论通过介入方法对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腔内隔绝的治疗和护理配合,其成功率高,本组无死亡病历发生,并发症少,安全,近期疗效好。
陆佩霞云文娟李叶红
关键词: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护理配合
TACE联合冷循环PMCT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冷循环经皮微波凝固治疗(PMCT)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71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分期是Ⅰa~Ⅲa,随机分为治疗组(PMCT和TACE联合治疗组)33例,对照组(TACE组)38例。治疗组患者先行TACE治疗,2~4周后根据复查的AFP和CT/MR等的影像学检查决定再次行TACE或者PMCT。随访时间5~48个月(平均25.5个月),随访内容包括AFP、肝功能、影像学资料、并发症等。根据随访的生存时间、复发情况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的肝癌患者的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是84.23%、72.29%、61.96%和55.84%、22.79%、11.40%,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的肝癌患者的6个月、12个月、24个月累积复发率分别6.06%、9.09%、24.24%和7.89%、31.57%、60.52%。TACE联合PMCT治疗肝癌没有严重并发症,对肝功能的损害轻。治疗组33例有5例合并动静脉瘘(AVF),经动脉栓塞治疗后2例AVF消失,3例治疗后效果不理想的患者行PMCT后AVF消失。结论:本组研究初步显示,TACE联合PMCT治疗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近、中期的效果好。PMCT提供了治疗肝癌合并AVF新的方法。
许林锋陈耀庭任强马海清张靖陈斌陆佩霞谭绮云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经皮微波凝固治疗动静脉瘘
福辛普利钠对自发高血压大鼠心肌心室有效不应期和心室颤动阈值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钠对自发高血压大鼠(SHR)左室心肌有效不应期和心室颤动阈值的影响。方法10周龄雄性SHR16只随机分成福辛普利钠组[5mg/(kg.d),灌胃]和无治疗组,每组8只;8只10周龄Wistar大鼠作为对照组。喂药8周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动脉收缩压、左室质量指数(LVMI)、心室有效不应期和心室颤动阈值。结果两组SHRLVMI[无治疗组(3.7±0.01)、福辛普利钠组(3.2±0.03)mg/g]明显大于对照组[(2.5±0.02)mg/g,P<0.01];两组SHR心室颤动阈值[无治疗组(15.3±0.5)、福辛普利钠组(18.3±0.5)mA]明显低于对照组[(26.2±0.5)mA,P<0.01],福辛普利钠组明显大于无治疗组[(15.3±0.5)mA,P<0.01];福辛普利钠对SHR的心室有效不应期无明显影响。结论福辛普利钠提高自发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心室颤动阈值,心室颤动阈值与LVMI呈明显负相关。
黄至斌方昶周淑娴陆佩霞谭桂明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心肌肥厚电生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