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丽儒
- 作品数:10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VEGF基因多态性及Id2基因甲基化与患儿法洛四联症的相关性研究
-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简称先心病,由胚胎时期胎儿的心血管系统发育异常引起,表现为心脏和血管在形态、结构、功能、代谢等方面的异常,是常见的新生儿出生缺陷性心血管疾病。法洛四...
- 闫丽儒
- 关键词:法洛四联症基因多态性基因甲基化
- 文献传递
- 空气灌肠整复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60例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 评价空气灌肠整复对小儿肠套叠诊治的疗效。方法 在X线电视屏监视下 ,应用GB2 0 1型自动遥控灌肠器对 6 0例肠套叠患儿进行整复术。结果 6 0例患儿行空气灌肠后均明确诊断 ,其中 5 1例为回 -结肠型肠套叠 ,6例为结 -结肠型 ,3例为回 -回结肠型。叠套头部表现为杯口状 4 6例 ,钳状 5例 ,球形及息肉形软组织肿块影 9例 ,且均见于回 -结肠型。
- 闫丽儒姜连娣
- 关键词:空气灌肠整复结肠小儿肠套叠急性肠套叠
- MMP-7、MMP-13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研究直肠癌中MMP-7和MMP-13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与直肠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直肠癌、22例癌旁正常组织进行MMP-7和MMP-1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MMP-7在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二者之间差异显著(P<0.01);MMP-13在癌旁正常组织中无表达,MMP-13在直肠癌细胞和间质细胞中均有阳性表达,但主要在间质细胞中表达。MMP-7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MMP-13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结论直肠癌组织中MMP-7的表达与肿瘤进展有一定关系,可被视为一种反映直肠癌生物侵袭性的有价值的标志物,MMP-13可能参与了间质成分较强的降解反映过程,从而使肿瘤更易侵袭和转移。
- 闫丽儒允晓光姜连娣
- 关键词:直肠癌MMP-7MMP-13免疫组织化学
- 吲哚美辛对脑梗死急性期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吲哚美辛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影响,探讨吲哚美辛对脑梗死急性期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吲哚美辛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并选取正常体检者30人组成对照组。在治疗前及治疗第7天、第14天检测血清CRP和sICAM-1含量,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sICAM-1、CRP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吲哚美辛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显著(P<0.05);两组治疗14d时NIHSS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1),且吲哚美辛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吲哚美辛治疗组未出现明显副反应,耐受性良好。结论吲哚美辛能明显降低ACI患者血清CRP及sICAM-1水平;有助于ACI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并且安全性较好。
- 王岩闫丽儒吕蔓华许美玲纪辉
- 关键词:吲哚美辛脑梗死C反应蛋白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 美托洛尔对实验性脑出血的保护作用及机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对出血后神经细胞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8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30只)、治疗组(30只)。模型组及治疗组大鼠断尾取血注入尾状核,制备脑出血模型。制模成功后模型组即刻给予0.9%生理盐水1.5ml灌胃,治疗组即刻给予美托洛尔100g/kg灌胃。各组大鼠在相应观察点(造模后24、48、72h)乙醚麻醉,摘除眼球取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CGRP、ET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浆ET与CGRP含量均高于正常组(P<0.05),以ET升高为主,且以48h升高最明显,之后有下降趋势,CGRP含量72h内逐渐增高;治疗组血浆ET及CGRP含量均高于正常组(P<0.05),且72h内维持在一定水平;治疗组24hET与CGRP含量高于模型组,CGRP含量增高(P<0.05),而ET含量增高不明显;治疗组48、72hET及CGRP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72h内ET/CGRP比值治疗组比模型组偏低。结论CGRP、ET参与了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美托洛尔通过调节血浆CGRP、ET含量达到脑保护作用。
- 王岩张纯慧闫丽儒
- 关键词:美托洛尔脑出血CGRPET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早期死亡风险分级法构建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构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早期死亡(ED)风险分级法,用独立的患者集验证该分级法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笔者医院近8年收治的285例连续的、亚砷酸(ATO)单药诱导治疗的初发APL患者的临床数据。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230例)和验证集(55例)。性别、年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肌酐、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水平、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和血小板(PLT)计数9个变量纳入研究。将所有的数值变量进行二分类转化。各个变量与ED之间相关性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使用Hosmer-Lemeshow检验对模型拟合度进行检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对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评估。结果经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最终性别、年龄、血浆肌酐、FIB、D-二聚体水平和WBC计数6个变量进入模型。经训练集和外部验证集分别验证,证实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和ED预测效能。采用训练集数据,利用该模型构建了ED风险分级法。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无论在训练集还是在独立的外部验证集中,该ED风险分级法都与ED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结论针对ATO单药诱导治疗的APL患者,本研究建立了ED风险分级法,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在患者入院早期即快速鉴别出发生ED风险高的APL患者。
- 杨荟圆路明闫丽儒侯文宜张迎媚周晋
-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白血病三氧化二砷
- 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分析被引量:11
- 2006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伴有DM(229例)和不伴有DM(793例)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造影结果。结果与非DM的冠心病患者相比,DM合并冠心病患者存在有更多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血清三酰甘油异常、女性吸烟,且无症状心肌缺血者比例高。在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面,DM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构成、病变类型构成、小血管病变、弥漫性血管病变的发生率与非DM的冠心病患者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合并DM与不合并DM的冠心病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有显著差异,前者多支冠状动脉病变、C型病变发生率高,冠状动脉病变分布于小血管多且病变复杂。
- 闫丽儒
-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血管造影术
- β阻滞剂对急性期实验性脑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测定脑出血Wistar大鼠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内Ca2+浓度、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含量变化及美托洛尔(β-阻滞剂)对其影响,探讨β-阻滞剂对出血后神经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8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24h、48h、72h组)、药物治疗组(24h、48h、72h组)。采用大鼠断尾取血注入尾状核建立脑出血模型,模型组造模后即刻给予生理盐水1.5ml灌胃,药物治疗组造模后即刻给予美托洛尔100g/kg灌胃。采用Fura-2/AM荧光探针法测定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内Ca2+浓度、放射免疫方法(RIA)测定各组血浆CGRP及ET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内Ca2+浓度、血浆ET与CGRP含量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药物治疗组各时间点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内Ca2+浓度降低(P<0.05),药物治疗组24h ET、CGRP含量增高;48、42h ET及CGRP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3d内ET/CGRP比值药物治疗组比模型组偏低。结论 Ca2+、CGRP、ET参与了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美托洛尔(β-阻滞剂)可能是对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内Ca2+浓度及血浆CGRP、ET含量调节,使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内Ca2+浓度降低、血浆ET/CGRP比值接近正常,达到脑保护作用。
- 王岩闫丽儒纪辉张纯慧李丹董艳波
- 关键词:美托洛尔脑出血钙离子CGRP
- 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CD40L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老年ACS患者,按照临床治疗方法分为非介入组(60例)和介入组(60例)。每组患者再随机分为两个亚组:对照组和替罗非班组。非介入组中的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等常规药物治疗;替罗非班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持续治疗72 h。介入组应用PCI,其中对照组在PCI术前嚼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术中鞘内注射肝素;替罗非班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于PCI术前10 min开始以10μg/kg的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注射。各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8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血清sCD40L水平。结果:介入组和非介入组的替罗非班组患者治疗后48 h的血清sCD40L浓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可以降低ACS患者的血清sCD40L水平,从而发挥除抗栓以外的抗炎作用。
- 闫丽儒姜连娣薛慧峰韩威王岫岩
- 关键词:替罗非班急性冠脉综合征SCD40L
- VEGF基因多态性和ID2基因甲基化与法洛四联症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
- 2016年
- 基因的多态性改变和甲基化表观遗传的修饰是有关法洛四联症在遗传学方面研究最多的发病机制,在心脏发育过程中VEGF基因的多态性和ID2基因甲基化的异常改变,可以导致这些基因的转录和表达调控的异常,使心脏发育缺陷而导致法洛四联症。通过对基因多态性和DNA甲基化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法洛四联症发病机制的探讨,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开辟新思路。
- 闫丽儒李媛媛王梅郭玉杰郗春艳
- 关键词:法洛氏四联症基因多态性甲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