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
- 作品数:1 被引量:22H指数:1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扩散加权成像在鉴别诊断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性质中的应用被引量:22
- 2013年
- 目的比较常规MR序列与扩散加权成像(DWI)判断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性质的准确性,评价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细胞密度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5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行常规MR序列和DWI检查,依照病理结果将盆腔淋巴结分为转移性淋巴结(转移组)和炎性淋巴结(炎性组)。在T2WI上测量两组淋巴结的大小,在T2WI、DWI和ADC图上测量其信号强度和ADC值,以病理结果为标准,评价长径(L)、短径(S)、长/短径(L/S)、T2WI上信号强度(SIT2WI)、DWI上信号强度(SIDWI)和ADC值对淋巴结性质的诊断效能,并分析ADC值与细胞密度的相关性。结果 55例患者共检出57枚转移性淋巴结和102枚炎性淋巴结,两组淋巴结大小及T2WI和DWI上信号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t=1.63;S:t=2.09;L/S:t=―1.59;SIT2WI:t=―0.97;SIDWI:t=―0.74;P>0.05);转移组ADC值明显低于炎性组(t=-8.73,P<0.001)。当ADC值取1.04×10-3mm2/s时,诊断效能最大,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93%、93%、95%、90%、93%;两组淋巴结ADC值与细胞密度呈负相关(r=-0.674,P<0.001)。结论 ADC值对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是否转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细胞密度可能是影响两组淋巴结ADC值差异的关键因素。
- 郭靖汪俊萍李威
-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淋巴结淋巴转移扩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