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杨

作品数:8 被引量:101H指数:5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手术
  • 3篇女性
  • 2篇手术治疗
  • 2篇脱垂
  • 2篇盆腔
  • 2篇疗效
  • 2篇宫颈
  • 2篇宫颈癌
  • 2篇OPN
  • 2篇P53
  • 1篇电刺激
  • 1篇电刺激治疗
  • 1篇抑制剂
  • 1篇脏器
  • 1篇障碍性
  • 1篇障碍性疾病
  • 1篇照射
  • 1篇直肠
  • 1篇直肠膨出
  • 1篇生物学

机构

  • 8篇石河子大学医...
  • 1篇石河子大学

作者

  • 8篇王英红
  • 8篇郭杨
  • 1篇顾雅娟
  • 1篇李文婷

传媒

  • 7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4篇2015
  • 4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盆腔器官脱垂的手术治疗进展被引量:6
2015年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社会老龄化的加速,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非手术治疗(Kegel运动、生物反馈电刺激等)适用于轻到中度的脱垂患者。手术是治疗重度POP的有效手段。发达国家POP的修复重建手术已占到普通妇科大手术的40%~60%。随着医学理论及医疗器械、材料的发展,一些新的手术方法不断出现,但缺少统一的标准,下面就国内外关于POP手术术式进展做一汇总。
郭杨孙浩罡公苓苓王英红
关键词:盆腔器官脱垂重建手术直肠膨出手术术式POP
女性盆腔脏器脱垂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对盆腔脏器脱垂(POP)疾病治疗的3种手术方式进行分析,统计其近期以及远期手术效果、并发症对比结果。方法:选取2002年12月~2014年7月就诊该科,经POP-Q诊断为Ⅱ~Ⅳ度的POP并手术的患者18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阴式子宫切除+阴道前后壁修补(A组)79例,网片全盆底重建(B组)45例,腹腔镜下子宫切除+阴道顶端悬吊(C组)57例。比较分析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后病率、术后住院天数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3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尿管留置天数、术后住院天数、脱垂复发率等C组小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复发率高于B、C组,B组围手术期并发症高于A、C组。结论:A组复发率较高,B组与C组治愈率较高,但B组并发症发生率高,安全性差,C组效果优于A、B两组,远期疗效有待大样本长期研究。
郭杨公苓苓孙浩罡王英红
关键词:盆腔脏器脱垂手术
屈螺酮炔雌醇片用于中国地区手术流产后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评价屈螺酮炔雌醇片用于中国地区手术流产后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lsevi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有关屈螺酮炔雌醇片用于中国地区手术流产后疗效的文献。采用RevMan 5.0软件对各文献阴道流血量、阴道流血持续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和子宫内膜厚度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4 224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屈螺酮炔雌醇用于手术流产后能缩短阴道流血持续时间〔加权均数差(MD)=-3.01,95%CI(-3.98,-2.05)〕和月经复潮时间〔MD=-11.64,95%CI(-15.45,-7.84)〕,增加子宫内膜厚度〔MD=1.73,95%CI(0.79,2.67)〕,而对术后阴道流血量〔MD=-12.49,95%CI(-38.52,13.54)〕影响不明显。结论屈螺酮炔雌醇片可缩短手术流产后阴道流血持续时间,改善月经复潮时间及子宫内膜厚度,而对阴道流血量无明显改善,可用于手术流产后的治疗。由于纳入的文献质量普遍不高,本次系统评价的论证强度可能会受到影响。
郭舟群孙浩罡先君公苓苓郭杨王英红
关键词:屈螺酮炔雌醇片避孕药META分析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进展被引量:37
2015年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20%-30%,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的7%。子宫内膜癌好发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的妇女,近年来呈年轻化趋势,发生于绝经前的占25%,其中〈40岁占3%-14%。
公苓苓郭杨孙浩罡王英红
关键词:女性生殖系统ENDOMETRIAL腔内照射芳香化酶抑制剂经腹手术淋巴结切除术
OPN、p53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与高危型HPV感染的关系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组织中OPN、p53的表达及与高危型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病理诊断为宫颈病变的患者208例。分为慢性宫颈炎~CINⅠ级组,60例;CINⅡ级~CINⅢ级组,60例;宫颈鳞癌组,58例。同法选取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正常的宫颈组织3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OPN、p53的表达;杂交捕获二代实验(HC2)技术检测宫颈分泌物中高危型HPV的DNA。结果:OPN、p53在对照组、慢性宫颈炎~CINⅠ级组,CINⅡ级~CINⅢ级组和宫颈鳞癌组4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18.3%、40%、63.8%和3.3%、28.3%、40%、6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病变程度与高危型HPV感染程度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N、p53与高危型HPV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OPN与p53间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PN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FIGO分期、肿瘤大小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FIGO分期、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均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PN、p53、高危型HPV共同促进了宫颈癌的发生,3者联合检测可预测宫颈癌的发生。
孙浩罡蒋雪龙郭杨公苓苓王英红
关键词:OPNP53高危型HPV宫颈病变宫颈癌
宫颈癌生物学指标OPN、p53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宫颈癌(Cervical Carcinoma)是目前女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而死亡率居于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对广大女性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宫颈癌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国内外学者仍在不断探究。随着近几年分子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迅猛发展,肿瘤发生的相关机制被逐步揭示,探索癌变过程中相关基因的改变对宫颈癌的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在与宫颈癌有关的众多基因中,OPN、p53所发挥的生物学作用也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现将有关文献做一综述。
孙浩罡郭杨公苓苓王英红
关键词:宫颈癌OPNP53生物学指标女性恶性肿瘤生物学作用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临床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26
2015年
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13年10月该院子宫内膜癌患者210例的病例资料,其中腹腔镜组(LH)160例,开腹组(AH)50例,对子宫内膜癌两种手术治疗方式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尿管保留时间、引流管保留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体温升高天数、拆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以及手术近期、远期并发症、复发率及死亡率做归纳总结和统计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162.0±42.0)min,开腹组为(195.2±47.9)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为(172.4±105.3)ml,开腹组为(365.0±185.9)ml,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淋巴结清除个数为(19.15±8.13)个,开腹组为(13.03±6.75)个,两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0±0.6)天,开腹组为(2.5±0.5)天,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输尿管损伤、术中输血、肠梗阻、切口裂开、泌尿系感染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及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优于开腹手术,可作为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
公苓苓郭杨孙浩罡王英红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
电刺激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价值的Meta-分析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评价电刺激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RevMan5.0软件对符合入选标准的5篇文献进行了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692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电刺激治疗对盆底Ⅰ类肌(MD=12.65,95%CI:6.74,18.55)、盆底Ⅱ类肌(MD=12.16,95%CI:5.69,18.64)肌力均有明显改善,而对盆底整体肌力(MD=23.29,95%CI:0.74,46.08)改善不明显。结论:电刺激治疗可改善盆底肌力,可用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
孙浩罡顾雅娟李文婷公苓苓郭杨王英红
关键词:电刺激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META-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