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
- 2008年
- 刘平郭明建
- 关键词:胰腺炎护理
- 高分辨率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2
- 2007年
- 目的探索高分辨率CT(HRCT)对3.0 cm以下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直径<3.0 cm的周围型小肺癌进行HRCT扫描。结果支气管气像、空泡征、磨玻璃样改变出现率较高,而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出现率较低。结论HRCT对显示病灶的内部结构和边缘形态明显优于SCT,对诊断早期周围型小肺癌很有价值。
- 郭明建刘平
- 关键词:高分辨率CT周围型小肺癌
- 急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被引量:9
- 2009年
- 刘平郭明建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护理
- 对脑膜瘤在低场MRI诊断中的不典型表现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用低场MRI对不典型脑膜瘤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4年7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14例患者均使用低场MRI进行诊断。然后,观察这些患者肿瘤的大小、位置、形态、MRI信号及瘤周的水肿等情况。结果:这14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均被确诊患有脑膜瘤。这21例患者使用低场MRI进行诊断的结果为:1患者肿瘤的直径为1.0~8.5cm。2肿瘤位于后颅凹的患者有2例,肿瘤位于大脑凸面的患者有8例,肿瘤位于脑室内的患者有3例,肿瘤位于鞍区的患者有1例。3有9例患者的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有5例患者的肿瘤呈不规则形或分叶状。4单发性肿瘤患者有13例,多发性肿瘤患者有1例。5有12例患者肿瘤的边界清楚,有2例患者肿瘤的边界不清。6有4例患者的肿瘤信号均匀(其中有1例患者患有完全钙化型脑膜瘤,信号无强化),有10例患者的肿瘤信号不均匀(其中有5例患者患有囊性脑膜瘤,信号混杂且强化不均匀)。7有9例患者出现脑膜尾征。8瘤周水肿明显者有3例,轻度瘤周水肿者有7例,瘤周无水肿者有4例。9良性脑膜瘤患者有10例,恶性脑膜瘤患者有4例。结论:用低场MRI检查对不典型脑膜瘤患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高。此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郭明建陈均吴青山
- 关键词:不典型脑膜瘤低场MRI
- 小肠脂肪瘤继发肠套叠的MSCT诊断(附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小肠脂肪瘤继发肠套叠的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3例小肠脂肪瘤继发肠套叠患者的多层螺旋CT和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空肠-空肠套叠为继发性肠套叠,原发病变均为小肠脂肪瘤,靶征3例,双肠管征2例,血管卷入征3例,1例呈肾形肿块影,套叠头部见脂肪密度肿块影。结论:多层螺旋CT是诊断小肠脂肪瘤合并肠套叠最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手术前可以做出较准确的诊断。
- 郭明建陈均陆锦贵吴青山陈午才
- 关键词:小肠脂肪瘤成人肠套叠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腹盆腔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研究在腹盆腔肿瘤诊断过程中对于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腹盆腔肿瘤患者中选择2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采用美国通用GE 1.5T磁共振成像设备(1.5T Signa HDxt)行T1WI、T2WI、T2WI-fs、同反相位成像(CSI)、DWI、T1WI-fs以及多期增强扫描检查。通过检查可知肝脏肿瘤7例;肾脏及肾上腺肿瘤4例;盆腔肿瘤9例。并将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与常规的MRI增强图像进行比较。结果:本次检查20例肿瘤患者的T1W1及T1W1-fs均表现为高信号,常规增强图对5例强化较为明显的肿瘤可以作出判断,增强减影后图像能够对20例肿瘤作出判断,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基础依据。结论:在腹盆腔肿瘤诊断过程中对于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的应用效果显著,尤其是能为腹盆腔占位性疾病提供重要诊断依据,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郭明建
- 关键词:腹盆腔肿瘤减影技术磁共振成像
-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胆胰系疾病诊断中临床运用价值
- 2007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技术在胰胆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50例经临床、B超或CT检查疑有胆总管疾病的患者,进行MRCP检查。结果MRCP图像与ERCP、PTC图像相似,能准确的显示胰胆管的病变部位、梗阻程度、狭窄和充盈缺损,其良、恶性病变,也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结论MRCP在诊断胰胆管疾病方面简便、安全、无创伤性、无需造影剂,而且具有与ERCP、PTC相仿的诊断价值。
- 郭明建
- 关键词: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胰胆管疾病
- CT引导下胸部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 2006年
- 王卫霞郭明建
- 关键词:CT引导穿刺活检胸部疾病
- 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被引量:2
- 2009年
- 刘平郭明建
- 关键词:脊髓损伤护理
- 扩散加权成像结合常规序列在复杂性肛瘘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2
- 2015年
- 目的评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序列(DWI)结合常规序列对复杂性肛瘘显示的准确性,探讨DWI在复杂性肛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经手术证实的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扫描序列包括常规序列横轴位T1WI、T2WI、T2WI脂肪抑制,冠状位、矢状位T2WI脂肪抑制及DWI,以手术结果为标准,分别观察并比较评估常规扫描序列和常规扫描序列+DWI对肛瘘瘘管、内口及脓肿的显示情况。结果 30例肛瘘患者,MR常规扫描序列诊断内口灵敏度为81.4%(38/43),阳性预测值为8 9.7%(3 5/3 9);瘘管灵敏度为9 0.2%(3 7/4 1),阳性预测值8 6.0%(3 7/4 3);脓肿灵敏度9 1.6%(1 1/1 2),阳性预测值1 0 0%(1 1/1 1);常规序列+D W I诊断内口灵敏度9 5.3%(4 1/4 3),阳性预测值9 5.3%(4 1/4 3),瘘管灵敏度9 2.7%(3 8/4 1),阳性预测值9 7.4%(3 8/3 9),脓肿灵敏度100%(12/12),阳性预测值100%(12/12),两种诊断方法比较,常规序列+DWI对肛瘘的诊断效果要优于常规序列,其中对内口的显示灵敏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常规序列+DWI显示肛瘘内口、瘘管及脓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作为外科手术前的常规检查。
- 陈均陆锦贵吴青山刘灵灵郭明建陆杰胡振民
- 关键词:肛瘘扩散加权成像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