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申强
- 作品数:7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与社区医疗的科学定位被引量:10
- 2009年
- 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与社区医疗的结合进行探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社区医疗中的应用,尤其是其社会性、整体性、综合性、以人为本的思想无疑会给社区医疗带来全新的发展,促使社区医疗科学定位,转变服务模式。而社区医疗的发展也会促进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
- 郝申强田庆丰李中琳
- 关键词: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与社区医疗的科学定位
- 随着新的医学模式发展,必定有生物-心理-社会医疗服务方式兴起,而社区医疗无疑是顺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发展的。本文介绍了社区医疗的发展现状,探讨了社区医疗的科学定位问题。
- 郝申强田庆丰李中琳
- 关键词:社会医学
- 文献传递
- 河南省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利用现况调查
- 目的
通过对河南省2007年4县农村居民卫生服务研究,一方面分析河南省农民2007年健康状况及与之相关的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状况,测算农民疾病经济负担,为开展农村卫生工作、制定农村卫生政策和措施、合理进行卫生资...
- 郝申强
- 关键词:农村居民疾病经济负担卫生服务利用
- 文献传递
- 2003~2007年河南省农民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了解河南省农民健康状况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河南省抽样地区5年间2次农村居民卫生服务调查资料进行分析,以两周患病率、慢性疾病患病率等指标进行纵向分析比较,采用问卷和家庭询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获得数据,采用SPSS12.0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年总患病率较2003年有所降低(P<0.001)。两次调查不同年龄段两周患病率均不同(P<0.001)。不同经济水平地区间慢性病患病率有差异(P<0.01)。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结论河南省农民5年间健康状况有所提高,经济状况是影响农民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需要的主要因素,农民的健康状况与性别、年龄等人口学因素有关。
- 李超郝申强田庆丰
- 关键词:农民影响因素
- 大学生的父母家庭结构变化对其家庭成员婚姻质量和身心健康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分析大学生父母家庭结构变化的现状及其对家庭成员婚姻和身心健康带来的影响。方法:使用SCL-90和婚姻质量问卷对232对大学生父母进行了婚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调查和分析,得出家庭结构变化前后婚姻质量的变化情况和家庭结构异常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结果:在夫妻自评婚姻质量中,新型家庭结构的稳定性较传统家庭结构要低,在美满度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家庭结构不同的SCL-90表中,有4个因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婚姻质量与心理健康部分因子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家庭结构的变化对家庭成员的婚姻质量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家庭结构异常的家庭,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家庭结构完整的家庭差,且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婚姻质量之间存在负相关。
- 陈永生李春霖张萍郝申强时松和田庆丰
- 关键词:家庭结构婚姻质量身心健康
- 城乡夫妻个体婚姻资源量对其婚姻质量及身心健康影响的对比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通过分析城乡夫妻个体婚姻资源量的差异,研究其对城乡夫妻婚姻质量及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使用SCL-90和婚姻质量问卷对458名大学生父母进行婚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调查和分析,比较城乡夫妻个体婚姻资源量的差异及对其婚姻质量及身心健康水平的影响。结果:城乡夫妻个体婚姻资源量在居住地、文化水平和职业方面存在差异(P均<0.05);城乡夫妻婚姻稳定度与美满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农村夫妻与城市夫妻SCL-90评分比较,其中躯体化、睡眠、精神紧张、恐惧感、孤独感5个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个体婚姻资源量与心理健康部分因子成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城乡夫妻个体婚姻资源量差异对其婚姻质量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夫妻双方心理健康水平与个体婚姻资源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
- 张萍李春霖郝申强田庆丰
- 关键词:婚姻质量身心健康
- 不同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模式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23
- 2010年
- 目的比较社区自我管理模式与三级管理模式对高血压病人血压分级、控制率的影响,探索有效的高血压管理模式,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以社区为基础的完全随机实验,将413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自我管理模式组(实验组)和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组(对照组),比较实验组(208名)和对照组(205名)6个月后在血压分级、血压控制率等方面的变化。结果实验组高血压三级患者构成比从29.32%下降到17.31%,对照组从31.71%下降到23.42%,实验组下降的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压控制率从23.60%上升到57.20%,对照组从26.80%上升到36.60%,实验组上升的幅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较三级管理模式在控制血压方面效果更好。
- 李春霖陈嫣张东霞张飞张萍郝申强田庆丰
- 关键词:高血压自我管理三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