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强

作品数:38 被引量:135H指数:6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军队临床高新技术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2篇细胞
  • 23篇干细胞
  • 20篇间充质干细胞
  • 20篇充质干细胞
  • 11篇间充质
  • 11篇骨髓间充质
  • 9篇骨髓间充质干...
  • 8篇脐带
  • 7篇脐带间充质干...
  • 7篇骨髓
  • 6篇淋巴
  • 5篇增殖
  • 5篇淋巴细胞
  • 5篇免疫
  • 5篇基因
  • 5篇白血
  • 4篇细胞增殖
  • 4篇间质干细胞
  • 4篇骨髓间充质干...
  • 4篇干细胞增殖

机构

  • 33篇兰州军区兰州...
  • 8篇兰州大学第二...
  • 5篇兰州军区总医...
  • 2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兰州医学院第...

作者

  • 38篇赵强
  • 37篇白海
  • 25篇王存邦
  • 9篇潘耀柱
  • 8篇欧剑锋
  • 7篇葸瑞
  • 7篇张茜
  • 6篇张姝婷
  • 5篇陈哲
  • 4篇张海英
  • 4篇韩潇
  • 4篇欧剑峰
  • 4篇马晓慧
  • 3篇乔瑞云
  • 3篇林梅
  • 3篇胡晓燕
  • 3篇艾昊
  • 3篇杨小亮
  • 3篇宋玮玮
  • 3篇苏亚楠

传媒

  • 7篇中国实验血液...
  • 4篇西北国防医学...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现代肿瘤医学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华放射医学...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104.IFN-α及IFN-γ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乔瑞云白海王存邦欧剑峰张海英赵强
文献传递
芍药苷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背景:研究显示芍药苷具有补血及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功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机体的造血及免疫功能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芍药苷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因子的分泌和表达有何影响报道较少。目的:探讨芍药苷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白细胞介素6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培养法体外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流式细胞术和成脂及成骨诱导法鉴定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芍药苷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法测定芍药苷干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6的分泌水平,RT-PCR检测芍药苷干预后白细胞介素6 m 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成功分离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成骨、成脂分化潜能。与对照组相比,芍药苷浓度为2μmol/L和10μmol/L可明显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10μmol/L芍药苷干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S期细胞比例显著升高。10μmol/L芍药苷干预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白细胞介素6的分泌和m 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由此得出,一定浓度的芍药苷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并提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6水平和基因表达。
晁二涛白海王存邦葸瑞欧剑锋赵强
关键词:骨髓间质干细胞白细胞介素6干细胞骨髓干细胞芍药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血液病骨髓涂片与骨髓病理活检诊断对比分析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探讨骨髓穿刺涂片和骨髓病理活检在各类血液病诊断中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经临床最终确诊的各种血液病患者442例,骨髓标本采用骨髓液抽吸涂片、活检同步法取材,骨髓涂片与活检染色后,进行增生程度、细胞计数及形态学观察,并进行对比。结果在骨髓纤维化(PMF)、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异常综合征(MDS)、多发性骨髓瘤(MM)、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巨幼细胞性贫血(MA)、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AML)、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骨髓转移瘤(MCBM)、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及霍奇金淋巴瘤(NHL)等11类血液系统疾病中,骨髓活检诊断符合率高于骨髓涂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1,P=0.020);其中PMF、AA、MDS、MM、MCBM、NHL等骨髓涂片诊断符合率均比骨髓活检低,但只有PMF、MDS样本量大于40例,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L、MA、AML、ITP、CML等骨髓涂片诊断符合率比骨髓活检高,其中ALL、AML、CML样本量大于40例,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活检较骨髓涂片在PMF诊断、NHL和MDS具体分型及判断骨髓增生程度具有优势,而骨髓涂片在ALL、AML和CML诊断及分型,以及巨幼细胞、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疾病方面可能占有优势。
张京杨柯白海王存邦欧剑锋赵强张姝婷
关键词:血液病骨髓涂片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异体T淋巴细胞和白血病细胞HL-60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持续分泌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与其受体CXCR4的相互作用,不仅在细胞的炎症反应、造血干细胞的迁移与归巢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作用,还在肿瘤的发生、转移、复发、免疫耐受及血管新生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T淋巴细胞及白血病细胞HL-60增殖的影响。设计:细胞学体外对照观察。材料:骨髓标本来自本院血液科异基因骨髓移植供者及骨髓象正常的非白血病患者,T淋巴细胞来源于健康志愿者,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为本实验室液氮冷冻保存,CXCR4单克隆抗体12G5为eBioscience公司产品。方法:应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3代后收集培养5d的细胞上清,离心去沉淀后备用。应用尼龙棉柱法分离异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调整细胞密度为2×109L-1备用。T淋巴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共培养实验设立3组:T淋巴细胞组、T淋巴细胞+细胞上清组、T淋巴细胞+细胞上清+单抗组。HL-60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共培养实验设立3组:HL-60细胞组、HL-60细胞+细胞上清组、HL-60细胞+细胞上清+单抗组。主要观察指标:MTT法检测T淋巴细胞及HL-60细胞在应用单克隆抗体12G5前后的增殖情况。结果:与T淋巴细胞组比较,T淋巴细胞+细胞上清组、T淋巴细胞+细胞上清+单抗组的吸光度值均明显降低(P<0.05),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HL-60细胞组比较,HL-60细胞+细胞上清组吸光度值明显升高(P<0.05);与HL-60细胞+细胞上清组比较,HL-60细胞+细胞上清+单抗组的吸光度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加入单克隆抗体12G5阻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的生物学效应后,不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清液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的效果,但可以抑制白血病细胞HL-60的增殖。
林梅白海王存邦杨小亮赵强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T淋巴细胞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HL-6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和成骨诱导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体外培养及诱导成骨分化的特征。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和体外扩增培养人骨髓MSC,并进行成骨诱导。应用茜素红染色法和钙钴法分别进行成骨诱导的MSC钙化结节检测和碱性磷酸酶(ALP)检测。结果:MSC成骨细胞诱导培养第l^3天的细胞增殖旺盛,3~5d即融合成单层。随着诱导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逐渐堆积并矿盐沉积,形成矿化结节。培养14d和21d后,矿化结节形成率分别为(70.5±3.5)%和(87.5±3.5)%,ALP染色阳性率分别为(41.5±1.5)%和(85.2±1.7)%。结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骨髓MSC可诱导分化为具有含矿化结节及ALP阳性特征的骨样细胞。
台会平骆文远孙延庆马晓慧赵强白海
关键词:体外培养诱导分化成骨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异体外周血B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在体外对异体外周血B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骨髓中分离、培养MSC,从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L-亮氨酸甲酯去除单核细胞,以2-氨乙基硫脲溴化物(AET)处理绵羊红细胞(SRBC)的花环形成法,去除T淋巴细胞获得纯化的B淋巴细胞。用羊抗人IgM单克隆抗体(anti-IgM)刺激与或未与MSC或其培养上清共培养3d的B淋巴细胞,应用MTT法测B淋巴细胞的增殖,ELISA法测培养上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M的产生,应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与MSC共培养24、48h后B淋巴细胞的凋亡。结果MSC及其培养上清抑制由anti-IgM诱导的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泌IgG、IgM,且随着MSC细胞数量及其培养上清浓度的增加,这种抑制越明显。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MSC共培养不同时间的B淋巴细胞的凋亡变化无统计学意义,MSC抑制B淋巴细胞的增殖存在暂时性和可逆性。结论MSC对异体外周血B淋巴细胞存在免疫调节作用,并且这种调控机制是复杂的,不仅与MSC细胞数量有关,还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和MSC分泌的细胞因子有关。
武令启白海王存邦杨小亮赵强杨义武林梅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B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免疫调节
自噬相关基因MAPLC3在放射损伤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MSCs)放射损伤后自噬水平的变化。方法利用X线8Gy照射体外培养的hBMMSCs,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自噬相关基因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1 light chain 3,MAPLC3)的mRNA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中MAPLC3呈低表达,而8GyX线照射后2h其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hBMMSCs放射应激时存在自噬的活化。
陈哲白海潘耀柱王存邦欧剑锋赵强陈哲
关键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噬
干扰素γ对人脐带间充质基质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2012年
本研究观察干扰素γ(IFN-γ)对体外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基质细胞(UC-MSC)表面黏附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组织块移行法培养人UC-MSC,并进行细胞表面抗原、成骨和成脂鉴定。向第3代UC-MSC加入不同浓度的IFN-γ,干预24 h后收集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54、CD58、CD62p、CD62L、CD44、CD49d、CD102及CD106黏附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生理状态下,CD106、CD62P、CD62L和CD102阳性表达率极低(均<1%),CD54表达最高(41.58±0.83)%;经IFN-γ干预后,CD102、CD106、CD62L、CD62p阳性表达率略有升高,但总体变化不明显(均<5%);CD54、CD58阳性表达率与IFN-γ呈浓度依赖性,最高达(59.66±1.36)%,(43.96±0.62)%;CD49d的阳性表达率在100 U/ml时达到峰值(51.33±0.74)%,CD44在浓度为1 000 U/ml时阳性表达率最高(73.22±1.93)%。结论:IFN-γ可显著提高UC-MSC表面CD54、CD58、CD44、CD49d的阳性表达率,但对CD102、CD106、CD62P和CD62L作用不明显。
乔瑞云白海王存邦欧剑峰张海英赵强
关键词:黏附分子干扰素Γ
TLR2配体肽聚糖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2010年
本研究探讨不同剂量的Toll样受体2(TLR2)的配体肽聚糖(peptidoglycan,PGN)在体外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BM-MSC,体外扩增,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标志以鉴定纯度;将分离培养的BM-MSC按一定浓度接种于96孔板中,以1、10、20μg/ml的PGN与BM-MSC共培养为实验组,不加PGN的BM-MSC为对照组;培养第1至第7天,MTT法检测BM-MSC的增殖情况;以上述浓度的PGN与BM-MSC共培养72小时后,流式细胞术检测BM-MSC的细胞周期。结果表明,BM-MSC与PGN共培养后,BM-MSC的增殖指数明显增加,呈时间、剂量依赖性,以10μg/mlPGN促BM-MSC增殖作用最明显。与对照组比较,PGN干预组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增加,以10μg/ml组最明显。结论:在培养条件下PGN可以促进更多的BM-MSC进入DNA合成期,从而有更多的细胞分裂,产生大量的增殖细胞,并且这种影响呈时间、剂量依赖性。
苏亚楠白海王存邦马晓慧欧剑锋赵强何晓霞宋玮玮
关键词:肽聚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增殖细胞周期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造血干细胞共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五例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与造血干细胞共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及其对移植后造血重建的影响。方法从无骨髓浸润的恶性血液病患者本人骨髓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经放化疗等预处理后,与造血干细胞共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5例,其中恶性淋巴瘤4例,粒细胞肉瘤1例,并观察其对移植后造血重建的影响。结果MSCs联合造血干细胞共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5例,MSCs输注过程顺利,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移植后造血恢复过程中,中性粒细胞≥0.5×10^9/L的中位时间为9.4(8~11)d、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为12.2(10~14)d。结论MSCs联合造血干细胞共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安全性好,未见明显副作用。结果提示输注MSCs可促进造血恢复,但其远期疗效仍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吴涛白海王存邦张茜澹台林芳王晓靖欧建锋赵强
关键词:骨髓间质干细胞造血干细胞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