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玉芝
-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30℃血停搏液心肌保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158例报告)被引量:3
- 1995年
- 自1991.6~1992.6采用30℃血停搏液持续灌注进行心肌保护,对158名病人行心内直视手术。主动脉阻断11~155min,心脏自动复跳率82.3%,手术成功率98.7%,心肌生化及超微结构改变30℃血停搏液均优于冷停搏液对照组(P<0.01)。且阻断时间越长,差异越显著。本方法是一种较理想的心肌保护方法。
- 祁家驹蒋树林夏求明王孝铭马丽英贾玉芝
-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肌保护心内直视术
- 心肌缺血/再灌注反应规律性的探讨被引量:1
- 1993年
- 本文应用镧电子示踪技术和焦锑酸分子探针技术及体视学定量方法,观察了心肌缺血不同时间再灌注后细胞膜系和线粒体镧(La^(3+))、钙(Ca^(2+))示踪所提示的线粒体的功能以及超微结构变化等特点。结果表明,心肌缺血/再灌注反应具有一定规律性,即反应初期—反应极期—反应表竭期。缺血40min到60min再灌注是可逆性与不可逆性再灌注损伤的临界点。
- 贾玉芝王孝铭李相忠李金凤李芳
-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镧钙
-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相性变化的电子示踪研究
- 贾玉芝
- 大鼠急性放射性肺炎及丹参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1
- 1994年
- 本实验采用电镜组化方法,观察了分次照射后大鼠肺脏超微结构的改变及丹参的保护作用。结果见:20Gy组,毛细血管腔内有少量铜颗粒,管壁不均匀增厚;板层小体体密度值(Vv)增大,数密度值(Nv)减少(P<0.05)。40Gy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形成指状突起,管腔内铜颗粒增多,有明显的充血现象;Ⅱ型细胞核出现切迹甚至分裂,板层小体Vv、Nv值继续增加、减少。60Gy组,毛细血管腔狭窄加重,内皮细胞变性、坏死、管腔内见大量镧颗粒;Vv、Nv值的变化继续加重,(P<0.01),部分Ⅱ型细胞解体。有裸核形成。同时亦见吞噬细胞的吞噬现象。40Gy及60Gy丹参保护组,其改变程度较相应单纯照射组明显减轻(P<0.01)。
- 刘尔东贾玉芝刘尔林王瑞芝刘大为张丽萍崔守仁
- 关键词:放射性肺炎毛细血管镧丹参
- 冷钾稀释血顺灌及逆灌对心肌毛细血管保护效果的动态定量观察
- 1995年
- 体外循环条件下(降温至30℃,灌流液4℃),对应用顺灌(主动脉根部灌)和逆灌(冠状静脉窦灌)的2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左心房肌毛细血管作了动态形态定量观察。结果表明,二组分别观察157和144个毛细血管,断面变化一致,主要是内皮细胞肿胀,较正常平均增厚0.40~0.41μm。内皮细胞肿胀始于时相Ⅰ。与原病变和中断心跳有关。时相Ⅳ内皮持续肿胀,而狭窄管腔扩大,是由于复灌注压的作用,内皮肿胀有待复流后期恢复,未见复流障碍。二组差别是,逆灌组管腔扩大提前到时相Ⅲ,内皮肿胀发生率于时相Ⅳ明显降低,显示逆灌的保护效果优于顺灌法。
- 王孝铭李相忠贾玉芝李娟夏求明陈子道
- 关键词:逆灌心肌毛细血管
- 放射性心肌损伤心肌细胞内钙分布的改变及丹参的影响被引量:14
- 1993年
- 本实验以分次照射所致大鼠放射性心肌损伤为模型,应用焦锑酸钾分子探针技术及生物体视学定量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放射性心肌损伤时心肌细胞内钙分布特点,心肌组织反应规律以及丹参制剂对心肌保护作用等,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线粒体的体密度(Vv)、数密度(Nv)分别增大和减小,线粒体内钙颗粒的体密度(Vv)亦逐渐增大。照射20Gy时,膜通透性增大:40Gy时绕核体内出现大量钙沉积,照射60Gy时,损伤明显加重,但仍有部分结构保存较好。丹参保护组较照射组损伤相应减轻。
- 刘尔东刘大为王瑞芝刘元华沈铭勋崔守仁贾玉芝刘尔林
- 关键词:钙丹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