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海军

作品数:26 被引量:99H指数:7
供职机构: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珠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珠海市卫生局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子宫
  • 9篇腹腔
  • 9篇腹腔镜
  • 6篇宫腔
  • 5篇异位症
  • 5篇手术
  • 5篇术后
  • 5篇子宫内膜
  • 5篇子宫内膜异位
  • 5篇子宫内膜异位...
  • 5篇内膜
  • 5篇内膜异位症
  • 5篇宫内
  • 5篇宫内膜
  • 5篇宫腔镜
  • 3篇电凝
  • 3篇妊娠
  • 3篇切除
  • 3篇子宫腺
  • 3篇子宫腺肌

机构

  • 25篇珠海市妇幼保...

作者

  • 25篇贾海军
  • 12篇王庆一
  • 10篇袁艳艳
  • 9篇余洁
  • 9篇于芳
  • 4篇雷萍
  • 3篇廖飞燕
  • 3篇郭海雁
  • 2篇王晓蓉
  • 2篇叶君
  • 2篇戴红
  • 2篇樊瑛
  • 1篇陈兴
  • 1篇王杜平
  • 1篇劳金美
  • 1篇张帼卿
  • 1篇罗华玉
  • 1篇曾维曦
  • 1篇张颖

传媒

  • 3篇中国计划生育...
  • 2篇中国计划生育...
  • 2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临床医学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遵义医学院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医学信息
  • 1篇实用检验医师...
  • 1篇中国毕业后医...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d-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及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DNA结合抑制因子(Id)-1在各期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在位及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6月因不孕症或盆腔包块于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就诊并住院的7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EMS的在位及异位内膜标本各50例(分别包括增殖期子宫内膜标本28例及分泌期子宫内膜标本22例)纳入实验组,同时,以23例非EMS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标本(包括增殖期子宫内膜标本14例及分泌期子宫内膜标本9例)纳入对照组(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珠海市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所有标本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d-1蛋白和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水平在各期EMS及月经周期的差异。各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实验组EMS在位内膜标本的Id-1蛋白表达阳性率和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85,P=0.009;t=13.585,P=0.000);EMS在位内膜标本的Id-1蛋白表达阳性率和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EMS异位内膜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60,P=0.020;t=0.485,P=0.001)。对不同分期EMS在位内膜标本的Id-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进行比较,Ⅲ-Ⅳ期子宫内膜标本比Ⅰ-Ⅱ期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39,P=0.020;t=9.708,P=0.000);对不同分期EMS异位内膜的Id-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进行比较,Ⅲ-Ⅳ期子宫内膜标本比Ⅰ-Ⅱ期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10,P=0.018;t=9.577,P=0.000)。正常子宫内膜、EMS在位及异位内膜的增殖期和分泌期Id-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d-1高表达与EMS的发生、�
贾海军余洁于芳王庆一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周期
探讨多媒体网络教学在妇科内窥镜手术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将多媒体网络教学用于妇科内窥镜手术带教中,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5月期间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接收的本科实习生83名,以带教方法不同对其分组研究,传统教学组(41例)采用传统教学带教,多媒体网络教学组(42例)行多媒体网络教学带教,教学结束后,2组均进行成绩考核,对2组教学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多媒体网络教学组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总分与传统教学组相比,均相对更高(P <0.05);多媒体网络教学组学生对本次带教满意度为95.24%,与传统教学组73.17%相比,相对更高(P <0.05);多媒体网络教学组带教方式对学生记忆力提升、临床处理能力提升、手术操作技能提升、妇科兴趣提升等方面的影响与传统教学组相比,相对更好(P <0.05)。结论多媒体网络教学用于妇科内窥镜手术带教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提升学生兴趣、临床操作技能、理论知识成绩等,还能提高学生对带教的满意度,有效提升妇科带教质量。
贾海军戴红雷萍黄士荷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教学妇科内窥镜手术
腹腔镜下Lembert缝合修复缺陷联合宫腔镜电凝治疗剖宫产瘢痕缺损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Lembert缝合修复局部解剖缺陷并联合宫腔镜电凝消融局部病变内膜(简称新式宫腹腔镜联合治疗)治疗剖宫产瘢痕缺损(PCSD)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诊断为PCSD并知情同意接受新式宫腹腔镜联合治疗的2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为(55.3±8.5)min,术中出血量(18.6±5.9)ml。所有患者术后无感染、静脉血栓形成、生殖道瘘等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经期(6.2±2.2)d,较术前(15.7±3.3)d明显缩短(t=28.36,P<0.001),手术总有效率为96.2%。术后PCSD处残余肌层厚度(5.5±0.7)mm,较术前(1.6±0.5)mm明显增厚(t=22.10,P<0.001)。严格避孕半年,术后18个月内总妊娠率为69.2%(18/26),术后30个月内总妊娠率为80.8%(21/26),其中18例妊娠发生在术后半年后开始试孕的1年内。结论:新式宫腹腔镜联合治疗PCSD具有创伤小、不需切除原瘢痕、安全有效、术后短期即可备孕的优势,可作为病灶处残余肌层厚度<3mm并有生育要求的PCSD患者的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贾海军雷萍郭海雁王晓蓉杨玲樊瑛
关键词:腹腔镜宫腔镜
腹腔镜下Lembert缝合联合宫腔镜电凝治疗剖宫产瘢痕缺损合并不孕症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Lembert缝合联合宫腔镜电凝消融局部病变内膜治疗(简称新式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剖宫产瘢痕缺损(PCSD)合并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诊断为PCSD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者5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8例实施新式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观察组);28例实施宫腔镜联合腹腔镜下PCSD病灶切除修补术(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手术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随访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P<0.05),两组患者术后无感染、静脉血栓、生殖道瘘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术后经期均较术前明显缩短,剖宫产切口处残余肌层均较术前明显增厚(P<0.05)。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85.7%比60.7%)(P<0.05),有效率(100.0%比96.4%)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半年开始试孕,对照组术后1年后开始试孕,试孕1年内观察组妊娠率67.9%(19/28)高于对照组39.3%(11/28)(P<0.05)。结论:新式宫腹腔镜联合治疗PCSD较腹腔镜下PCSD病灶切除修补术缩短了术后避孕时间,适合于年龄较大,有再生育需求的PCSD患者。
贾海军杨玲樊瑛雷萍郭海雁王晓蓉
关键词:腹腔镜宫腔镜
血清hs—CRP及CA125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诊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125检测用于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4例无EM患者(对照组)为A组.46例EM患者为B组.并根据r-AFS分期法将B组患者分为BⅠ/Ⅱ组28例和BⅢ/Ⅳ组18例。采用免疫比浊法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hs—CRP和125水平,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评价这两项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EM的诊断价值。结果B组患者血清hs—CRP和125水平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A组,BⅢ/Ⅳ组均明显高于BⅠ/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s—CRP和125联合检测阳性率,B组高于A组,BⅢ/Ⅳ组高于BⅠ/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s—CRP单项检测的诊断特异性(83.33%)低于125(91.67%),而灵敏度(67.39%)高于125(56.52%)。联合检测时,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为100.00%,但灵敏度较低(54.35%)。结论血清hs—CRP对EM的诊断灵敏度优于125,与125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EM的诊断准确性。
余洁贾海军袁艳艳于芳陈兴罗华玉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超敏C反应蛋白CA125
247例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诊治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3年1月至3月收治的247例特殊部位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7例特殊部位异位妊娠占同期异位妊娠总数的6.5%(247/3 800),其中宫角妊娠116例,卵巢妊娠47例,剖宫产瘢痕妊娠70例,宫内、外复合妊娠9例,子宫肌壁间妊娠2例,宫颈妊娠2例,腹膜后妊娠1例。经超声诊断的误诊率为32.39%。结论特殊部位异位妊娠临床特征不典型,诊断困难,误诊率较高,临床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详询病史,重视临床表现,结合超声、血HCG值及腹腔镜等综合分析,及时诊治,减少误诊以及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
袁艳艳贾海军王庆一
关键词:异位妊娠诊治
术前血清CA125、CA199和AFP测定用于鉴别妇科盆腔包块性质的临床价值
2016年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盆腔包块患者共172例,其中有151例良性包块,21例恶性包块,通过微粒子酶联免疫法以及放免法对172例患者的术前血清CA125、CA199和AFP进行测定,结合测定结果对患者妇科盆腔包块性质的临床鉴别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恶性盆腔包块患者术前血清CA125、CA199和AFP的水平值(219.46±112.39)U/ml、(137.83±104.67)U/ml、(6.58±3.27)ng/ml,均高于良性盆腔包块患者的(33.14±25.86)U/ml、(35.05±22.48)U/ml、(3.17±1.05)ng/ml;恶性盆腔包块患者术前血清CA125、CA199和AFP的阳性率分别为76.19%(16/21)、23.81%(5/21)、9.52%(2/21),均高于良性盆腔包块患者的36.42%(55/151)、5.30%(8/151)、0.00%(0/151)。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术前血清CA125、CA199和AFP测定能有效对妇科盆腔包块的性质进行鉴别,值得推广应用。
余洁贾海军袁艳艳
关键词:CA125CA199AFP
DNA结合抑制因子-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检测DNA结合抑制因子-1(Id-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探讨其在E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EMs在位内膜(60例)、异位内膜(60例)及正常子宫内膜(30例)中Id-1 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CD34标记阳性的血管进行微血管密度(MVD)测定,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EMs在位内膜Id-1 mRNA相对表达量和MVD值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但低于EMs异位内膜,而且随着临床期别增加EMs在位及异位内膜Id-1表达水平和MVD值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子宫内膜、EMs在位及异位内膜的增殖期和分泌期比较,Id-1 mRNA表达水平和MVD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s在位和异位内膜Id-1mRNA表达水平和MVD值呈明显正相关性(r=0.879,P=0.000;r=0.829,P=0.000)。结论 Id-1在EMs在位和异位内膜中存在过度表达,且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推测Id-1可能通过促血管生成途径参与EMs的发病机制。
贾海军于芳余洁王庆一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微血管密度
血清CA125测定用于评估局部晚期宫颈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CA125对局部晚期宫颈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ACT)疗效观察及预测方面的价值.方法对28例Ⅰb2~Ⅱb期宫颈腺癌患者予TC方案(紫杉醇+卡铂)行NACT,根据临床疗效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患者NACT前后及15例正常健康妇女的血清CA125水平,分析CA125变化及其与NACT疗效的关系.结果宫颈腺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随临床分期加重和肿瘤分化程度降低而升高,均高于正常健康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宫颈腺癌NACT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腺癌患者NACT后CA125水平均低于NACT前,但仅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腺癌NACT有效组初次NACT后CA125降幅高于无效组,且降幅≥50%的宫颈腺癌患者NACT有效率高于降幅〈50%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A125变化可反映宫颈腺癌NACT疗效,初次NACT后CA125降幅可作为预测宫颈腺癌化疗近期疗效指标.
余洁贾海军袁艳艳
关键词:宫颈腺癌CA125新辅助化疗
血清CA125测定用于评估局部晚期宫颈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CA125对局部晚期宫颈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ACT)疗效观察及预测方面的价值. 方法:对28例Ⅰb2~Ⅱb期宫颈腺癌患者予TC方案(紫杉醇+卡铂)行NACT,根据临床疗效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采用电化...
余洁贾海军袁艳艳
关键词:宫颈腺癌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