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若铭
- 作品数:29 被引量:8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温敏水凝胶、喷雾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敏水凝胶、喷雾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温敏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PLGA‑PEG‑PLGA三嵌段共聚物溶解在二氯甲烷中,然后将硫脲和N‑卤代琥珀酰...
- 瞿洪平卢敏赵岗潘婷婷谭若铭邓廉夫田芮成德翠
- ICU病人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后分析(附81例报告)
- 2023年
- 目的:分析真实世界中重症病人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 bloodstream infection,CRKP-BSI)的死亡危险因素以及治疗效果,为病人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0年6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内81例CRKP-BSI病人的临床特征,评估死亡危险因素及不同抗菌药物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CRKP-BSI以腹腔来源和呼吸道来源的占比较多,分别为56.79%(46例)、22.22%(18例)。CRKP-BSI病人28 d死亡率及住院死亡率分别为54.32%(44例)、65.43%(53例)。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入院前患胆道疾病(P=0.026)、病人BSI发生时SOFA评分升高(P=0.006)为28 d死亡率独立危险因素。接受以替加环素为基础(44例)或以多黏菌素B(26例)为基础的抗生素治疗,两组28 d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82%(25/44)比57.69%(15/26),P=0.943]。根据病人的年龄(≤65岁比>65岁)、性别、体质量指数(≤25 kg/m^(2)比>25 kg/m^(2))、APACHEⅡ评分(≤20分比>20分)、肾脏替代治疗及机械通气的使用分为不同亚组,各亚组间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OFA评分及入院前胆道疾病病史是CRKP-BSI 28 d死亡率的危险因素。以替加环素为基础与以多黏菌素B为基础的抗菌药物治疗效果无差异。
- 刘萌徐文戴赟麒谭若铭刘嘉琳顾飞飞陈尔真王晓丽瞿洪平邱毓祯
- 关键词:血流感染重症病人
- 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调查中国大陆地区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院内死亡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非干预性队列研究。收集2016年3月1日至2018年2月28日中国大陆19家医院的20个ICU内符合柏林ARDS标准定义的老年(≥65岁)ARDS患者。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ARDS高危因素、呼吸支持数据和预后数据,描绘老年ARDS预后情况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入组170例老年ARDS患者,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分别为15例(8.8%)、73例(42.9%)和82例(48.2%)。老年ARDS最常见的诱发因素是肺炎(134例,78.8%)。在ICU住院期间,共64例(37%)老年患者接受了无创通气,其中28例(43.8%)转为有创机械通气。ICU期间使用有创通气的老年ARDS患者为130例(76.5%),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最终全部使用了有创通气。88例(51.8%)患者合并了其他脏器功能衰竭。105例(61.8%)患者发生院内死亡。多因素分析提示入组24 h后的序贯性脏器功能衰竭(SOFA)评分和氧合指数、入ICU前7 d累积液体平衡及休克为院内存活的独立影响因素(入组24 h氧合指数:P=0.0300,RR=0.196,95%CI为0.045~0.853;入组24 h SOFA:P=0.030,RR=0.725,95%CI为0.543~0.969;前7 d累积液体平衡:P=0.026,RR=1.000,95%CI为1.000~1.000;合并休克:P=0.034,RR=0.140,95%CI为0.023~0.863)。结论入住ICU的老年ARDS患者住院病死率高,入组24 h后更高的SOFA评分、更低的氧合指数、入ICU前7 d更高的累积液体正平衡及休克会增加老年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入ICU后的前7 d在循环稳定的前提下维持液体负平衡可能改善ARDS的住院存活。
- 黄絮吴大玮卢海宁王导新邓旺孙同文邢丽华刘韶华王石磊罗红张晗刘嘉琳谭若铭杨敬平徐喜媛乌日娜阎锡新徐海博徐思成罗霞赵蓓蕾潘滨海腾鸿陈丽娟田野蔡莹詹庆元
- 关键词:老年预后
- 外科病人耐药菌感染的防控
- 2023年
- 外科病人耐药菌感染现状日益严峻,而有效预防ICU病人耐药菌交叉传播及各常见部位感染发生是关键环节。针对耐药菌防控的关键问题,实施综合防控策略。通过对病人进行早期识别、抢先隔离、主动筛查、分级防控等核心措施,并联合常见感染部位的目标性预防措施,形成针对ICU病人的耐药菌感控体系,并通过前移、外推至普通病房,从而最大化进行耐药菌防控,有效降低外科病人耐药菌定植/感染发生率。
- 谭若铭瞿洪平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 高流量氧气湿化仪管路的连接件
-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高流量氧气湿化仪管路的连接件,包括湿化仪连接管、第一连接管、一氧化氮发生器、第二连接管和鼻塞导管连接管;所述湿化仪连接管的连接端具第一接头,所述鼻塞导管连接管的连接端设有第二...
- 于月瞿洪平潘婷婷谭若铭管嘉懿王晓丽
- 万古霉素对医院获得性肺炎中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研究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中万古霉素对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布、MIC值与预后的关系以及高MIC值MRSA菌株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应用万古霉素治疗的MRSA HAP,采用E试验法测定MRSA菌株的MIC值,分析比较不同MIC值菌株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82例,43例(52.4%)MRSA菌株具有较高的MIC值;在基础疾病状态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情况下,低MIC值和高MIC值患者万古霉素应用7 d后病原菌未清除率分别为15.4%和37.2%(P=0.026);万古霉素应用3 d后临床治疗无效率分别为25.6%和44.2%(P=0.079);28 d内肺炎复发率分别为5.7%和20.5%(P=0.129);万古霉素治疗前90 d内MRSA感染史与高MIC值MRSA感染发生明显相关(P=0.033)。结论高MIC值MRSA HAP患者万古霉素应用3 d后临床治疗无效率、7 d后病原菌未清除率及28 d内肺炎复发率高于低MIC值患者,万古霉素治疗前90 d内有MRSA感染史是HAP中高MIC值MRSA菌株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 王晓丽刘嘉琳孙景勇谭若铭李梅玲尹建永瞿洪平
- 关键词:万古霉素最低抑菌浓度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获得性肺炎
- 一种抗生素联合用药电化学传感器制备方法及传感方法
- 一种抗生素联合用药电化学传感器制备方法及传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丝网印刷电极进行预处理;在预处理的丝网印刷电极上滴涂氮修饰的碳化钼分散液;通过电聚合的方法在电极上制备双模板分子印迹聚合物;将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混合并溶解...
- 刘嘉琳李迎春瞿洪平杨娇王晓丽刘育坚黄菁菁谭若铭吴静
- 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交叉感染降阶梯防控策略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25
- 2015年
- 目的高耐药菌群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中不易清除,易导致交叉传播,为防控耐药菌的交叉感染实施降阶梯防控策略,以期减少耐药菌定植与感染,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前后对比、干预对照研究上海瑞金医院外科ICU(SICU)从2013年8月—2014年7月的危重患者,进行主动性、多部位筛查耐药菌,后半年干预组实施组合式降阶梯集束化防控措施。结果 SICU共184例患者,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2例。对照组检出耐药菌69株,干预组为41株。其耐药菌株检出率分别为75.0%和44.6%,P<0.001。去除带入细菌,ICU内获得性耐药菌株分别为55株和26株,耐药菌株检出率为59.8%和28.3%,P<0.001。无菌病例数分别为49例和59例,所占比例为53.3%和64.1%,P=0.13。经过分级防控的综合策略,对照组和干预组的ICU获得性耐药菌感染千日率分别为14.12‰和7.64‰,P=0.16。ICU获得性耐药菌血流感染千日率分别为3.14‰和0.69‰,P=0.45。ICU获得性耐药菌肺炎千日率分别为6.28‰和1.39‰,P=0.16。ICU获得性耐药菌腹腔感染千日率分别为4.18‰和2.78‰,P=0.88。从预后角度来看,干预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期间病死率、28 d病死率及90 d病死率均有下降,其中以感染归因病死率有明显下降趋势(13.04‰和5.43‰,P=0.07)。结论经降阶梯防控措施能有效减少患者ICU获得性耐药菌定植与感染,缩短ICU患者住院时间,降低ICU患者因感染引起的病死率。
- 李梅玲黄洁赵昱瑾顾秋莹王晓丽谭若铭李磊武均闵东瞿洪平
- 关键词:多重耐药
- 一种局部肺复张气管镜导管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局部肺复张气管镜导管,属于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操作部、插入部、气囊充气部;所述操作部的一端与所述插入部连接,所述操作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操作部内部设置的导丝腔连通;所述插...
- 徐静谭若铭管嘉懿瞿洪平刘嘉琳潘婷婷王晓丽
- 生物标记物在成人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6
- 2010年
- 脓毒症是严重感染、创伤、烧伤等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有随人口老龄化及感染耐药微生物和免疫抑制剂应用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1].由于严重脓毒症的尽早诊断及恰当的初始治疗对预后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寻找一种或一组能进行有效早期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并评估患者预后的生物标记物.理想的生物标记物应具有易检测性、高精确性、可重复性、低本高效性以及易解读性等特点.临床医师能通过生物标记物的变化在病程早期进行疾病诊断以及治疗干预[2].现逐一介绍目前主要应用于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诊断及预后评价的生物标记物.
- 谭若铭刘嘉琳瞿洪平
- 关键词:脓毒症生物标记物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