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谨诚
- 作品数:38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天文地球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16O+12C反应全熔合激发函数的测量
- 轻系统全熔合激发函数上的共振结构引起了许多物理工作者的兴趣。早些时期就观测到了O+C 反应激发函数上的共振结构,为了进一步研究在更高能量范围其全熔合激发函数的特性,我们利用北京原子能研究院的13MV 串列静电加速器产生的...
- 王素芳郑纪文刘国兴陈克良白兴平于暹郑平子张焕乔许谨诚刘祖华徐侃阮明吕俊
- 关键词:激发函数全熔合
- 文献传递
- 预平衡裂变
- 1996年
- 实验证明,重离子熔合裂变与入射道的质量不对称有关,说明对于某些反应体系,熔合形成的复合体系,裂变时未忘记其形成的历史.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预平衡裂变模型,解释了重离子垒下熔合裂变碎片角分布各向异性异常.
- 刘祖华张焕乔许谨诚钱兴谯愚林承键
- 关键词:重离子熔合
- 近垒和垒下重离子熔合裂变碎片各向异性的异常
- 2000年
- 系统总结了研究近垒和垒下重离子熔合裂变反应碎片各向异性的异常的结果 ,提出一个新的预平衡裂变模型 ,成功地解释了碎片各向异性的异常现象 .但对异常宽峰结构不能说明 ,有待进一步研究 .
- 张焕乔刘祖华许谨诚吕骏钱兴阮明谯愚林承键徐侃
- 关键词:激发函数重离子
- 航天器件重离子微束辐射装置
- 为了深入研究单粒子效应的微观机制,使得在抗辐射加固芯片的设计中更具有针对性,采用束流直径与芯片特征尺度相当的重离子微束进行地面模拟研究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利用重离子微束可以确定芯片不同区域的敏感度;确定其电荷产生、放大和...
- 许谨诚郭刚陈泉沈东军惠宁郭红英
- 关键词:抗辐射加固重离子单粒子效应
- 文献传递
- 微米级束流分布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 一种微米级束流分布的测试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对固体径迹探测器的表面进行坐标标记,沿预设方向在表面依次形成基准区域、至少一个定位束斑阵列区域及目标束斑阵列区域,记录各区域的坐标位置;根据坐标位置,采用微束束流照射至少一个...
- 孙浩翰郭刚刘建成许谨诚沈东军史淑廷惠宁
- 裂变瞬发中子多重性研究被引量:1
- 1991年
- 本文介绍了裂变瞬发中子多重性这一研究领域的概况,着重介绍获第二届吴有训物理奖的“自发裂变和中子诱发裂变的瞬发中子多重性的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许谨诚张焕乔刘祖华
- 关键词:裂变多重性
- 放射性离子束的产生和加速
- 2002年
- 研制了一条次级放射性束流线 ,产生放射性核束11C ,17F ,7Be,13N ,6 He。利用所获的放射性核束7Be,成功地完成了7Be(d ,n) 8B反应的角分布测量。采取离线方法产生和加速了放射性核束6 4Cu ,在实验靶上获 1.2× 10 5ions·s- 1(80MeV) ,完成了6 4Cu库仑激发实验研究。
- 秦久昌姜永良游曲波白希祥柳卫平陈泉郭刚何明姜山许谨诚
- 关键词:放射性核束加速器
- 北京HI-13串列加速器上单粒子效应研究
- 宇宙空间单个高能带电粒子入射到星载微电子器件敏感区,引起微电子器件逻辑错误或功能异常的现象称为单粒子效应(SEE),它包括单粒子翻转(SEU)、锁定(SEL)和烧毁(SEB)等现象。在卫星运行轨道空间中存在着大量的高能带...
- 郭刚许谨诚刘建成路秀琴陈泉郭继宇惠宁滕瑞
- 关键词:串列加速器单粒子效应
- 文献传递
- 垒下熔合裂变中观察到的异常
- 1995年
- 测量了16O+232Th、238U和19F+232Th近垒和垒下熔合裂变截面以及碎片角分布.包含靶核静态形变的耦合道理论解释了垒下熔合截面增强,预言了复合核系统自旋分布展宽.而实验上观察到的碎片角分布各向异性明显与裂变统计理论的预言不一致.
- 刘祖华张焕乔许谨诚钱兴谯愚林承键徐侃
- 关键词:鞍点原子核
- 一种针孔准直器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准直器的制备方法。为解决现有针孔准直器存在的针孔形状不理想,使得重离子微束的低能散射严重,导致产生的重离子束斑过大,不能满足应用要求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孔准直器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刀片的磨制:采...
- 惠宁许谨诚郭刚沈东军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