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香然 作品数:51 被引量:452 H指数:14 供职机构: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金属学及工艺 矿业工程 化学工程 更多>>
两种不同造影剂注射速度在正常肾脏320排动态容积CT灌注成像中的比较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行肾脏灌注成像时两种不同造影剂注射速度对正常肾脏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320排动态容积CT对22例经SPECT检查双肾功能正常的患者行肾脏CT灌注成像,比较不同造影剂注射速度的两组间灌注参数值的差异。结果:5 mL/s组肾皮质BF、BV和Clreance分别为(262.2±4.9)mL/(min·100 mL)、(52.8±2.8)mL/100 mL和(10.6±0.3)mL/(min·100 mL),肾髓质BF、BV和Clreance分别为(118.0±4.2)mL/(min·100 mL)、(13.7±0.7)mL/100 mL和(11.4±0.4)mL/(min·100 mL);7 mL/s组肾皮质BF、BV和Clreance分别为(295.4±7.2)mL/(min·100 mL)、(46.7±3.2)mL/100 mL和(13.2±0.4)mL/(min·100 mL),肾髓质BF、BV和Clreance分别为(131.0±3.9)mL/(min·100 mL)、(17.8±2.1)mL/100 mL和(15.6±1.5)/(min·100 mL)。7 mL/s组肾皮质的Clearance高于5 mL/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肾皮质的BF、BV值及肾髓质各灌注参数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20排动态容积CT灌注成像能对正常的肾脏皮髓质灌注进行定量分析。在临床应用中,造影剂注射速度采用5 mL/s比7 mL/s更安全有效。 余娟 蔡香然 彭秀斌 刘斯润关键词: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双能CT在体诊断泌尿系统尿酸盐和草酸盐结石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采用Meta分析探讨双能CT对体内尿酸盐结石及草酸盐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2005年1月—2015年12月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PubMed及Elsevier-SDOL,提取运用双能CT分析体内泌尿系结石成分的相关文献。采用诊断准确性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2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Meta-disc 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中英文文献共12篇。诊断尿酸盐结石汇总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7[95%CI为(0.91,0.99)]、0.99[95%CI为(0.98,1.00)];诊断草酸盐结石汇总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9[95%CI为(0.97,1.00)]、0.90[95%CI为(0.85,0.93)]。结论双能CT诊断体内尿酸盐、草酸盐结石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有助于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 程仲元 白乐 冯友珍 刘晓玲 蔡香然 王晓白关键词:泌尿系结石 在体 META分析 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在评估高尿酸血症患者肾脏早期微结构改变的应用 程仲元 蔡香然 王晓白肥胖对肺功能的影响及其影像学评估 2025年 目前肥胖和超重人群比率不断升高,肥胖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疾病,是多种非感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涉及全身多个系统及器官,包括呼吸系统。肥胖对肺功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肺部的机械性压迫和对支气管的低度炎性作用。机械性压迫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顺应性降低、肺容积改变、气道阻力增加、区域性肺通气及通气/血流(ventilation/perfusion ratio,V/Q)改变、呼吸肌过载等。低度炎性状态可引起支气管壁炎性改变,诱发气道重塑。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一种对肥胖程度进行分类的简便方法,但其无法体现区域性脂肪的分布模式。不同脂肪分布模式对肺功能的影响不同。肺功能检查可无创、间接地显示肥胖人群肺功能的变化,但其仅可反映呼吸系统的整体改变,无法直接、动态地显示肺功能变化。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等影像学检查,不仅能准确计算脂肪含量、分布及定量分析肺部结构的改变,还可在自由呼吸下观察胸廓、肺、呼吸肌的动态改变,从而尽早发现肺功能的变化,便于及时进行减重干预。本文综述了肥胖引起肺部改变的病理生理机制、肥胖相关的胸部影像学进展及未来可能的研究热点。 秦雨欣 冯友珍 程仲元 余鑫 蔡香然关键词:肥胖 肺功能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动态容积CT灌注成像在肾脏疾病的应用 2013年 正常肾脏血流丰富,每分钟血流量约占心排量的20%~25%。肾脏血流分布极不均匀,肾皮质血流量约占肾脏总血流量的94%,而肾髓质血流量仅不足5%。肾脏灌注成像可对肾脏血液动力学进行定量分析并客观评价单肾功能,弥补了实验室检查敏感性较差、 余娟 蔡香然关键词:CT灌注成像 肾脏疾病 容积 血流量 肾脏血流 双能CT检查在痛风性关节炎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6 2015年 目的探讨双能CT(DECT)检查在痛风性关节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1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30例强直性脊柱炎(AS)及30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行第2代DECT对最痛部位包括手腕关节或肘关节或膝关节或足踝关节及腰椎、骨盆和骶髂关节进行扫描。用DE Image view处理软件独立分析、评价,以检查部位有绿色伪彩结晶沉积作为诊断依据。记录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血尿酸水平。3例痛风患者穿刺活检检查尿酸盐结晶,与DECT结果进行比对。10例入组时DECT显示有尿酸盐结晶沉积的慢性痛风患者服用降尿酸药物6月后复查相同关节部位DECT,比较治疗前后尿酸盐沉积情况。结果痛风性关节炎组、AS组、RA组DECT(+)分别为98.4%(60/61),13.3%(4/30)、6.7%(2/30)(χ2=95.522,P<0.05)。21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DECT(+)为95.2%(20/21),40例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DECT(+)为100%(40/40)。3组高尿酸血症患者比例分别为60.7%(37/61),30%(9/30),23.3%(7/30)。3组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中DECT(+)分别为97.3%(36/37),44.4%(4/9),28.6%(2/7)(χ2=24.197,P<0.05)。痛风组共发现344处尿酸盐结晶,最常出现结晶沉积的部位依次为第一跖趾关节(22.1%)、第一趾中远端(19.8%)、跟骨(17.4%)、胫骨下端(13.4%),AS组共发现17处尿酸盐结晶,RA组共发现5处尿酸盐结晶。3例穿刺活检发现尿酸盐结晶的痛风患者,DECT在活检部位均检测到绿色标记的尿酸盐沉积。10例DECT显示有尿酸盐结晶沉积的慢性痛风患者服用降尿酸药物6月后复查相同关节DECT,发现局部尿酸盐结晶减少。结论 DECT可以清晰显示尿酸盐结晶,有助于痛风与其他关节炎的鉴别诊断及随防。 任洁 周毅 吴会霞 朱丽花 蔡香然关键词:痛风 双能CT 尿酸盐结晶 MRI评价肩峰形态与肩袖撕裂的关系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采用MRI分析肩峰形态特点与肩袖撕裂(RCT)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RCT患者的临床与MRI资料,另选取19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肩峰形态分为4型:Ⅰ型(平坦型)、Ⅱ型(弧型)、Ⅲ型(钩型)、Ⅳ型(反弧型)。于MRI图像上测量与RCT发病机制相关的肩峰形态学特点的4个参数:肩肱间距(AHD)、肩峰指数(AI)、外侧肩峰角(LAA)和肩峰厚度。结果Ⅱ型肩峰RCT的发生率最高,分别为病例组43.24%(16/37)、对照组57.89%(11/19)。2组间肩峰类型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HD、AI、LAA和肩峰厚度测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仅Ⅲ型肩峰各参数测量值与其他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RI可清晰显示肩袖形态,RCT患者的AHD和LAA值较小,AI和肩峰厚度值较大,Ⅲ型肩峰可能会增加RCT的风险。 陈晓巧 刘晓玲 冯友珍 叶耀江 蔡香然关键词:肩峰 肩袖撕裂 磁共振成像 原发胆囊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 2024年 胆囊是淋巴结外淋巴瘤罕见的发生部位,胆囊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易与其他更常见的病变相混淆,术前正确诊断胆囊淋巴瘤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评估术式及改善预后。本文报道了一例误诊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68岁男性原发性胆囊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例。MR表现为胆囊增大,胆囊壁不规则增厚,在T_(1)WI上呈低信号,在T_(2)WI压脂序列上呈稍高信号改变,最厚处位于颈部,增强扫描可见增厚胆囊壁轻中度强化,胆囊邻近肝实质可见片状强化影,胆囊外侧壁见多发小囊状T_(1)WI高信号、T_(2)WI高信号影,增强扫描可见不均匀强化。病理表现为胆囊黏膜及肌层、浆膜外脂肪中有弥漫淋巴样细胞浸润生长,免疫表型主要表现为CD20(+),CD79a(+),Ki-67(约70%+),病理结果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刘旭 冯友珍 程仲元 蔡香然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 胆囊肿瘤 磁共振成像 MRI评价肩峰形态与肩袖撕裂的关系的初步研究 目的 运用MRI分析肩峰形态特点与肩袖撕裂(RCT)之间的关系,并明确何种肩峰类型会增加肩袖全层撕裂的风险。方法 96例因肩关节痛来院就诊患者,均行MRI检查并测量MRI中各项指标数值,其中肩袖撕裂患者60例(包括部分撕... 陈晓巧 蔡香然 刘斯润关键词:肩袖撕裂 磁共振成像 原发性大肠癌的MRI研究 目的: 探讨MRI对原发性大肠癌检查的可行性及其诊断价值。 材料和方法: 对40例经临床拟诊的大肠癌行MRI检查,检查前经直肠灌水300~1000ml,轴面平扫,轴面、矢状和冠状三平面增强扫描及水成像。 结果: ... 蔡香然关键词:原发性 大肠癌 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