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蓓蓓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4篇呼吸道合胞病...
  • 4篇呼吸道合胞病...
  • 4篇获得性
  • 4篇合胞病毒
  • 4篇合胞病毒感染
  • 4篇病毒
  • 4篇病毒感染
  • 3篇医院获得性
  • 3篇流行病学特征
  • 2篇RSV
  • 2篇病原学
  • 1篇血流感染
  • 1篇血症
  • 1篇阳性球菌
  • 1篇医院感染
  • 1篇球菌
  • 1篇微生物敏感性...
  • 1篇敏感性

机构

  • 6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6篇董琳
  • 6篇徐月波
  • 6篇蔡蓓蓓
  • 6篇刘琳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3
  • 4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儿童医院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控制措施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分析儿童医院呼吸道合胞病毒(HA-RS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感染控制措施,为临床有效防治提供依据,防止医院内暴发流行。方法调查2005年1月-2011年12月HA-RSV感染患儿的流行病学资料,分析感染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结果 82例患儿年龄1~29月龄,中位年龄7月龄;原发病以腹泻为主,32例占39.0%,其次为婴儿肝炎综合征30例占36.6%和急性下呼吸道感染15例占18.3%;23例患儿占28.0%有基础疾病;临床诊断毛细支气管炎占50.0%,肺炎占36.6%和支气管炎占13.4%;HA-RSV感染全年均可发病,其中秋冬季发病63例占76.8%;8例占9.8%患儿因病情加重转入PICU,有基础疾病患儿入住PICU的比例明显高于无基础疾病患儿(P<0.005);对确诊HA-RSV感染的患儿实施接触隔离、分组护理、减少探视、加强手卫生和环境、物品消毒等措施后,感染得到控制,71例治愈86.8%,11例好转出院13.4%,无死亡病例。结论 HARSV感染好发于1岁以内,尤其是3月龄以内的婴儿,以秋冬季发病为多,主要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有基础疾病者病情较重,入住PICU比例较高,总体预后良好;及时隔离患儿、分组护理、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消毒措施,对于控制HA-RSV感染的蔓延起着关键的作用。
蔡蓓蓓董琳徐月波刘琳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儿童
儿童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病原学及耐药分析
目的总结儿童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HABSI)的病原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168例病原学阳性的HABSI患儿的临床和细菌药敏资料。结果共从168例患儿中...
徐月波董琳刘琳蔡蓓蓓
关键词:耐药分析病原学
文献传递
儿童医院获得性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控制措施
目的分析儿童医院获得性呼吸道合胞病毒(HA-RS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感染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2月82例HA-RSV感染患儿的流行病学资料及感染控制和治疗措施。结果 82例患儿中男59例...
蔡蓓蓓董琳徐月波刘琳
儿童医院获得性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及控制措施
目的分析儿童医院获得性呼吸道合胞病毒(HA-RS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2月82例HA-RSV感染患儿的流行病学资料及感染控制措施。结果82例患儿中男59例,女23例,...
蔡蓓蓓董琳徐月波刘琳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医院获得性RSV流行病
儿童医院获得性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控制措施
<正>目的分析儿童医院获得性呼吸道合胞病毒(HA-RS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感染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2月82例HA-RSV感染患儿的流行病学资料及感染控制和治疗措施。结果82例患儿中男5...
蔡蓓蓓董琳徐月波刘琳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医院获得性RSV流行病学特征
文献传递
儿童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和病原学分析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分析儿童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HABSI)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68例病原学阳性的HABSI患儿的临床和细菌药物敏感试验资料。结果共从168例患儿中检出病原菌171株,以ICU最多见(73.7oA),其次为血液科(22.6%)。其中革兰阳性菌占53.8%,革兰阴性菌占34.5%,真菌占11.7%;居前6位的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24株、14.1%),肺炎克雷伯菌(23株、13.5%),溶血葡萄球菌(13株、7.6%),金黄色葡萄球菌(11株、6.4%),屎肠球菌(11株、6.4%)及大肠埃希菌(11株、6.4%)。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分别为1株和22株,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耐利奈唑胺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株分别有22株和8株。160例(95.2%)患儿原有基础疾病,以早产和低体质量最多见(60.7%),126例(75.0%)接受过侵入性操作。发病年龄以〈3个月最多见(75.6%)。结论HABSI好发于3个月以下婴儿及有基础疾病的患儿,多数接受过侵入性操作;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可发生罕见的奥默毕赤酵母菌HABSI,加强医院感染防控至关重要。
徐月波董琳刘琳蔡蓓蓓
关键词:菌血症革兰阳性球菌毕赤酵母微生物敏感性试验抗药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